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化學實驗的論文

時間:2024-08-05 23:51:58 化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化學實驗的論文

  在實驗教學中貫徹綠色化學觀點,實驗教學與綠色化學聯(lián)系最為緊密、最為直接,在實驗教學中貫徹綠色化學思想最為重要。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化學實驗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化學實驗的論文

  【摘要】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huán)境危機,環(huán)保教育是每個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控制藥品用量、完善實驗方法、合理處理廢棄物、推行微型實驗、自制實驗用品、視頻代替實驗、滲透環(huán)保理念,盡力減少化學實驗對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

  【關鍵詞】化學;教學;環(huán)保

  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huán)境危機,由于人口急劇增加,資源消耗日益擴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礦產(chǎn)等資源占有量逐漸減少,人口與資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環(huán)保問題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環(huán)保意識也越來越深入人心,因此,教育教學中的環(huán)保教育就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在化學教學特別是化學實驗教學中對學生適當進行環(huán)保教育是每個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控制藥品用量

  根據(jù)多年的化學實驗教學經(jīng)驗,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實驗中藥品取用量過多,許多學生認為藥品“多多益善”,藥品越多實驗效果越好,他們在取用藥品時是寧可多不愿少;還有一些學生沒有量的概念,不知道1—2毫升或蓋滿試管底到底是多少,在取用時大部分是多取,導致藥品被不必要的浪費,增加了沒必要的環(huán)境污染。因此在實驗中我們一方面要教育學生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用量取用藥品,另一方面,教給學生藥品用量的估計方法,或者教師取出樣量出示給學生看,再讓學生取用。同時對部分藥品采用限量供給,做到少放勤發(fā),把藥品用量降到最低限度。另外化學實驗經(jīng)常會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質(zhì),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huán)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更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的減少廢棄物。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把學生實驗中的許多劑量進行改動,能少則少——節(jié)約藥品就是保護環(huán)境。

  二、完善實驗方法

  九年級化學實驗有相當一部分可以進一步完善,從而使實驗在操作方便、效果明顯的同時減少環(huán)境污染。比如可以對實驗所用藥品及用量進行改進,使得實驗效果更明顯,實驗的安全性更好,實驗可視性更明晰;也可以對實驗的操作程序及步驟進行改進,使實驗過程更加簡捷,實驗步驟更加合理;甚至于還可以對實驗方法進行改進,使實驗現(xiàn)象更有說服力。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實驗時,四個實驗可以用一個裝置完成,方法是,取一個三通管,在它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張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然后,將它與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連接。不一會,可觀察到下部的試紙變紅,而上部的試紙不變色,證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先將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三通管的上方,觀察到火焰無變化,再把燃著的木條放在下口處,觀察到木條立即熄滅,由此證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同時還證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最后將三通管取下來,把試紙變紅的那端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很快看到試紙由紅色重新變成藍色,說明碳酸不穩(wěn)定。此實驗的優(yōu)點是:操作方便,快而明顯,證明性質(zhì)更多,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特別是學生分組實驗,更加實用。

  三、合理處理廢棄物

  每次實驗后都有許多殘渣和廢液,如果把它們都扔掉的話,既浪費又污染環(huán)境。其實這些殘渣和廢液里有許多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的物質(zhì)。因此,對于一些未反應完的藥品和反應后的生成物,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比如液體廢物一般可加漂白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處理、一律及時焚燒。固體非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可加漂白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 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 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做完制取氫氣實驗后,未反應完的鋅粒和反應生成物硫酸鋅,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后殘渣中的二氧化錳和氯化鉀;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后的大理石等等,均可加以回收再利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處理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時,可將尾氣導出處連接尖嘴導管,送到酒精燈處點燃,該做法既保護環(huán)境,又節(jié)約資源;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殘留固體可用做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的催化劑,殘余物中的二氧化錳回收后,可做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其它殘余物做為花、木、草、樹系良好的化肥,等等。從而使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自覺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行為。

  四、推行微型實驗

  微型實驗就是一種化學實驗的新方法、新技術,它是以盡可能少的化學試劑在微型化學儀器中進行實驗來獲取所需化學信息的實驗方法與技術。微型化學實驗具備兩個突出特征:一是實驗中試劑用量很少;二是在微型化的儀器裝置中進行化學實驗。同常規(guī)化學實驗相比,微型化學實驗具有:①節(jié)約實驗經(jīng)費;②操作安全,污染小;③節(jié)省時間。例如:用濾紙片作為載體可以完成許多的化學實驗,在濾紙片上完成化學實驗相對于在試管、燒杯中完成化學實驗既節(jié)約藥品,又方便操作。

  五、自制實驗用品

  生活中的廢棄物比比皆是,如果我們開動腦筋,完全可以把一些廢棄物開發(fā)出來在實驗中代替實驗器材、藥品,比如:從廢電池中收集鋅片、石墨等;利用礦泉水瓶代替集氣瓶收集氣體;質(zhì)量守恒定律探究中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就用面堿和醋在有蓋的塑料杯中進行;酸堿指示劑,可用果皮、鮮花自制……這些措施既可以變廢為寶又保護了環(huán)境。因此,教學中要廣泛開展小制作、小實驗,并開展自制儀器、自制實驗裝置評比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關注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六、視頻代替實驗

  有些實驗的效果不明顯,特別是某些演示實驗,由于觀察角度、教室或實驗室光線、距離講臺遠近不同,實驗效果有顯著不同,如將演示實驗改成邊講邊實驗,或將通過現(xiàn)代教學技術放大實驗效果或模擬動畫等,特別是對于一些危險的、有毒的、復雜的、多次重復的實驗用計算機播放演示實驗視頻,這樣不僅達到了實驗的目的,還大大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因此,實驗視頻代替實驗不僅是可行的,甚至是必要的。

  七、滲透環(huán)保理念

  新教材中介紹了臭氧層的破壞、酸雨、溫室效應、光化學煙霧、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及其防治。并將“居室中化學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見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選學教材中。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將環(huán)保教育滲透于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強調(diào)環(huán)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明白,為了不讓環(huán)境污染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護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樹立起強烈的環(huán)境意識。當講到涉及環(huán)保的相關知識時,可適當補充一些內(nèi)容,介紹一些實例來加深印象,拓寬視野。過去,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注意到化學實驗與化學知識的結合,而沒有注意環(huán)保知識的教育,為此,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將化學知識、化學實驗與環(huán)保知識結合起來,把實際生產(chǎn)中防潮、治污的化學方法利用到化學實驗學習中去。

  總之,在進行化學實驗的同時努力把治理污染轉變成預防或減少污染。用綠色化學的新理念對化學實驗進行改革,盡力減少化學實驗對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這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更是我們從事化學實驗工作的公民對于地球母親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沈兆剛 《教學儀器與實驗》 2010

  [2]郝金生 《中學化學實驗研究》 2004

  [3]初中化學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學實驗的論文】相關文章:

化學實驗是否需要研究化學論文10-24

實驗教學化學教育論文06-25

淺析基于實驗的化學教學的論文09-08

高中化學實驗論文07-31

高中化學實驗論文05-16

換位思考化學實驗研究的論文06-07

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論文09-04

化學實驗教學探討論文06-05

生物化學實驗論文09-20

多媒體技術化學實驗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