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護理體會
老年人在人口結構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社會群體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是社會問題.近年來隨著疾病譜的改變,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 的比例逐年增高,而且住院頻率高、周期長,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針對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特點,給予相應的治療和護理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當前護理工作中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進行護理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及探討在護理中應采取的方法及措施,以便提高后期護理質量。方法通過對我院近年在日護理中所暴漏出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調查,指出了睡眠障礙問題是目前護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出現(xiàn)護理問題,如對患者了解與溝通、藥物護理、睡眠護理及飲食護理制定改良措施;對近兩年收治的200名老年心血管患者實行改良后的護理模式。結果經制定改善措施并付諸實施后,減少了在護理患者進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達92.5%,進而提升了護理質量。結論在日常護理中應加強護理,降低護理事故率,提升護理質量。
【關鍵字】心血管、老年患者、臨床護理、睡眠障礙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老年人;技膊。浒l(fā)病快、病情嚴重等特點威脅著老年人身體健康,做好老年心血管疾病護理工作尤為重要[1]。以我院200名心血管病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護理情況進行了分析,以為后期護理人員提供參考。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據(jù)臨床資料,男性患者134名,女性患者66名;其中患有心肌梗塞的患者共計98名,心率失;颊吖灿45名,心力衰竭患者共計42名,另15名為無痛性心絞痛患者。
1.2方式與方法
對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及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特殊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一般護理。其特殊護理方式如下:
(1)加強對患者的了解程度;趥鹘y(tǒng)護理理念,護士工作主要是依照醫(yī)生囑托對患者進行護理,這種護理方式在以往護理中占據(jù)主導地位,但不能適應當前提倡個性化護理的今天。因此,作為護士,首先應依照醫(yī)生囑托完成基本護理,同時,還應盡可能了解患者性格及心理特點,對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如患者在住院期間可能會存在心理壓力過大的問題,作為護士應營造溫馨和諧的氣氛,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此外,應盡可能給患者遺留熱情的影響,以拉近患者與護士之間距離,以便護士護理工作的展開[2-3]。對于心血管病患者在寒冷季節(jié)容易引起心力衰竭,護士在對其進行日常護理過程中應提醒患者保暖,讓患者認識到嚴重性。最后,對患者在護理中還應做到細心、主動,采用得體的肢體語言及說話方式,采取盡可能方式緩解患者焦躁情緒,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做到不觸犯患者隱私,使患者在疾病中能夠充分體驗到醫(yī)護人員應有的體貼與關懷,以便使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情。
(2)做好藥物護理。根據(jù)相關結果,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占據(jù)重要比重,因此,藥物護理應作為重點護理對象進行把控。對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復雜、病程長、進程快等特點,一旦護理不到位容易造成嚴重后果。作為醫(yī)護人員應加強自身基本能力提高,積極熟悉心電圖、各類藥物的療效與不良反應處置。如護理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心電圖有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等情況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治療。再如藥物過敏反應,如低血壓、洋地黃中毒等應注意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與治療,以防病情擴大。此外,患者可能存在漏服藥、忘服藥的情況,護士在護理期間應及時將藥物送交患者服用,特別對于不服從治療的患者應監(jiān)督其服藥,以免出現(xiàn)漏服等影響患者康復[4-5]。最后,做好與患者家屬溝通工作,以便在患者出現(xiàn)任何不良狀況時能夠及時與家屬聯(lián)系,并叮囑家屬做好對患者的實時觀察,以便患者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時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擴大。
(3)積極治療患者睡眠障礙。對于本次調查中,護理期間存在睡眠障礙的患者占據(jù)較大比例,因此睡眠障礙應作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主要護理內容。如患者睡眠存在障礙,不僅降低其活動能力,還會使正常生理發(fā)生紊亂,導致呼吸加快,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其結果將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患者死亡率極大。因此,護士應采取有效措施對患者睡眠進行護理。如患者病情嚴重時可通過吸氧緩解癥狀;再如,要求患者采用頭高位睡眠,以緩解肺部淤血,達到促進睡眠目的[6];還可通過提醒患者控制夜間飲水量,以控制患者晚上起夜次數(shù),提高睡眠質量。另外,對于部分睡眠存在嚴重障礙者,可采用促進睡眠的藥物輔助睡眠。
(4)做好飲食護理。老年患者由于年齡相對較大,牙齒缺損較為嚴重,咀嚼能力下降,同時,由于身體基本功能退化,腸胃蠕動能力減弱,加之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而對腸壁供血困難造成消化功能下降,如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影響患者日常治療及休息[7]。鑒于此,護士應督促患者按照要求進食,如食用低鹽、低糖、低脂類食物,少食多餐,盡量食用一些高蛋白、營養(yǎng)并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達到在保持營養(yǎng)均衡的前提下能夠促進患者消化與吸收。此外,還應監(jiān)督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及容易發(fā)脹的食物如薯類、辣椒等,以保證患者正常排泄,防止患者出現(xiàn)便秘等情況,如出現(xiàn)應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助排[8]。1.3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采用t或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
二、結果
改良措施前、后護理不良事件比較:對未經實行改善措施前護理的200名患者回顧性統(tǒng)計,共出現(xiàn)護理事故127次,其中,摔傷事件8次,墜床事件6次,藥物不良反應18次,睡眠障礙82次,其他不良事件13次;在護理滿意表中,非常滿意89例,較為滿意74例,不滿意37例,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81.5%。經分析發(fā)現(xiàn),對心血管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時出現(xiàn)不良事件的幾率較高,約占不良事件總數(shù)的63.5%,主要存在問題是睡眠障礙問題,約占不良事件總數(shù)的41%,其次為藥物不良反應問題,約占不良事件總數(shù)的9%。經我院實施改良護理后,觀察組在護理過程中出共出現(xiàn)護理事故20次,其中藥物不良反應3次,睡眠障礙12次,其他不良事件5次,摔傷事件、墜床事件均未出現(xiàn),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其護理效果如詳見表1。改良措施前、后護理總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如下表2所示。由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92.5%),明顯大于采對照組患者滿意度(81.5%),經統(tǒng)計學分析,P值小于0.05,說明其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討論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所;嫉囊活惣膊,同時心血管疾病也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該類疾病具有突發(fā)性、病情發(fā)展快等特點,患者在接受入院治療時,護士應加強日常護理工作,以防止患者由于護理不到位、不及時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后果,甚至使患者突然引發(fā)心肌梗塞而失去生命。根據(jù)日常護理情況,從對患者進行基本護理入手,對增加患者了解、藥物護理、睡眠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便后期醫(y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覃安汝.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3(04):127-128.
[2]劉琳琳.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0):45-46.
[3]劉云霞.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綜合護理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38):135.
[4]招彩玲,梁瑞霞,黃沛明,林燕.基層醫(yī)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為與健康教育效果的調查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16(02):126.
[5]葉向柳,韋素惠,譚斌.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調查及護理干預效果[J].廣西醫(yī)學.2014(12):87-88.
[6]張小彩,陳冬梅.老年心血管疾病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30):87.
[7]李明霞.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06):91.
[8]張友玲.綜合護理應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3):156-157.
【談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護理體會】相關文章:
談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夜間護理與觀察05-16
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藥的分析09-21
談人性化護理在心血管內科的應用及體會09-30
淺談高血壓疾病的護理體會08-16
老年膽道疾病的圍手術期處理05-05
老年病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07-13
研討老年糖尿病的預防及護理體會08-23
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及精神護理05-19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體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