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禮儀》課程教學與考試改革探析
摘要:禮儀是一門應用性的社會科學,高校禮儀課程的實踐教學非常重要,如何通過科學的教學和考核方式,達到禮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本文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結合專業(yè)禮儀教學實踐,提出禮儀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禮儀課 考試改革 教學改革
禮儀是一門應用性的社會科學,它學習的落腳點在于能夠熟練的運用,而不僅僅是掌握理論知識,因此對禮儀課程的實踐教學非常重要,如何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考試模式的改革,達到更好的課程教學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討的。禮儀課程是我校旅游管理專業(yè)的職業(yè)技能必修課,是管理類專業(yè)的選修課程,同時也把它作為一門全校性公共選修課程,本文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對禮儀課程改革的各方面進行深入剖析。
一、課堂教學內容改革
禮儀課程已被高等教育院校足夠重視,作為相關專業(yè)的必修和選修課引入教學體系中,但是在教學內容上往往過于死板和傳統,流于表面,沒有創(chuàng)新。要達到禮儀課程的最佳教學效果,必須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
(1)不能拘泥于系統的完整,應該突出重點,并對內容有所取舍。在課程開設過程中,禮儀課程一般設置2學分(32課時),要在有限的課時內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根據開設專業(yè)、教學對象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如旅游管理等服務類專業(yè),我校把禮儀課程開設在低年級,教學內容除包括最基本的禮儀內容外,更側重偏向旅游專業(yè)領域,加入專業(yè)禮儀方面的內容,并把重點放在社交禮儀及服務禮儀部分。而其他專業(yè)如國際貿易等,選擇在高年級開設,根據其實際情況,重點突出商務禮儀、涉外禮儀以及求職面試等部分。
(2)內容應側重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內容設置和整合應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適當增加實訓課時比重,一部分內容如果通過自學能夠達到效果,就應設置為自學內容,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課程的容量;同時考慮設計綜合性教學內容,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并展示出來,這對學生的禮儀實操能力是很好的鍛煉,如禮儀情景劇展示等。
(3)教材的選用應該靈活。禮儀教材眾多,更新速度也較快,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沒有那一本教材能完全滿足教學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課程設置及內容安排上多花心思,不拘泥于教材。我校禮儀課程的教材選用首先看內容的科學性,然后看內容的完整性,同時為學生列出幾本比較實用的參考書,這樣就彌補了單一教材適用性不強的缺陷。
二、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在課程中改變傳統的照本宣科的灌輸式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可以選擇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講練式教學。禮儀教育的理想方式是把講授知識、模仿練習和人際交往實踐結合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應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禮儀進行綜合闡述,通過圖片、音像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標準禮儀,安排他們分組練習,互相觀摩、互相糾正,共同提高。在訓練過程中突出聽、看、做、練等需要親身體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輕松自如中加深對禮儀知識的掌握,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模擬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突出禮儀技能的運用,通過模擬交際場景或情景,幫助學生掌握禮儀規(guī)范。在實施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引導,增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fā)他們在不同情境下的創(chuàng)造性,這不但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更有利于他們將理論更好地運用于實際。
(3)學生講課式教學。在禮儀課程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如電話禮儀、座次位次的次序,問候等等禮儀問題,為學生提前設計題目,讓學生親自動手查資料、備課,然后上臺講解、演示,教師和其他學生在臺下聽課,最后由教師點評、指導。既加深學生對禮儀知識的印象,也能鍛煉學生語言表達,為儀容、儀表、儀態(tài)的鍛煉提供較好的平臺。
(4)討論式教學。教師講課時可以把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禮儀問題或者身邊發(fā)生的事例編成思考題,引導學生課下查找資料,獨立思考,課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推薦代表發(fā)言,或者選擇合適的話題,把班級學生分成正反兩邊,在課上進行辯論,最后教師概括點評,這一方式將加深學生的理解并鍛煉實際應用。
(5)項目式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是指教師與學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的教學活動。這里的項目是指以完成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價值的禮儀服務為目的的工作,比如,為某個大型社會活動免費提供禮儀方面的服務,或者為學校、院系的慶典、晚會、大型會議等提供禮儀服務。這可以讓學生更多地積累社會實踐經驗,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使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此外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收集改編禮儀案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
三、考核方式改革
禮儀課程是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的課程,能背誦知識條目不等于能熟練操作,如果采用傳統的筆試考評方法,勢必會造成學生輕實踐。因此,必須改革學生的成績評定方法,增大實踐考試的比例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實踐教學活動,有利于全面檢驗和衡量學生的綜合禮儀素質,讓其認識到禮儀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一個人修養(yǎng)內涵的體現,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為走上工作職業(yè)崗位所做的準備。經過多年的摸索,湖南科技學院禮儀課程的考核模式日漸完善,既采用過程考核加項目設計的方法。
考試項目由以下部分組成:平時表現占(50%)+期末考試占(50%)。
3.1平時表現評定
平時表現的評定重在過程考核。平時就督促學生關注禮儀細節(jié)、培養(yǎng)良好的禮儀習慣、在實訓課程過程中積極參與其中、能夠展示出較好的禮儀。平時成績包括(出勤+課堂練習+課堂表現)上課出勤率、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參與積極性以及特定實訓項目成績三部分。 對于過程考核:應該設定科學的考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增強分數的科學性。課程開始告知考核方式及具體的標準,為每一個特定實訓項目制作了自評互評表格,由個人自評分、小組長打分以及教師評分三部分共同計算最終分數。
3.2期末考試
期末考試采用項目設計的方法,重在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核。期末考試可以分為面試和模擬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其中面試由教師現場打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個人禮儀,占期末總成績的20%,其余80%以綜合禮儀情景劇的表現評定。
考試試題如下:全體同學自由分成小組,自導自演禮儀情景劇。
要求:班內自由組合若干小組原則上每組4-6人,如項目設計需要人數較多可酌情增加,適當考慮男女搭配;結合所學禮儀知識,自行設定表演內容,表演角色,編排禮儀場景劇;考前提交詳細文本;最后依次進行現場演示。
評分標準(先計算為百分制,再進行權重):
(1)編排內容要求包含的知識點豐富,情節(jié)連貫順暢且有新意;編排至少要包含兩個以上的禮儀場景(30’)
(2)劇本編寫整潔認真,內容齊備,包含成員、角色扮演、場景介紹及臺詞等要素;(15’)
(3)現場表演自如,具體操作中各項禮儀的運用規(guī)范及把握準確,無違背禮儀規(guī)范的錯誤做法。(50’)
(4)在考試中,每個人都至少要有4個自我表現的禮儀知識點(5’)
(5)評委可由任課教師擔任,或者考慮組成評委會,評委會中學生代表由全班同學共同推選產生。
教學改革的落實,一方面要有改革的具體辦法,同時更要求任課教師能很好地貫徹改革思想,并能夠言傳身教,要在教學過程中樹立榜樣,強化學生的禮儀意識,自律自省,終身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真正受益。同時受課程學時的限制,學生所學專業(yè)的不同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禮儀的教學應靈活多變,本文的建議供同仁們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娜.三年制高職公關禮儀課程教學及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
[2] 張巖松.高職禮儀課程實踐教學的四個結合[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
[3] 童紅梅.以行動導向為目的的現代禮儀課程教學與實踐改革[J].中醫(yī)教育,2012.
【高!抖Y儀》課程教學與考試改革探析】相關文章:
探析中職學校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03-20
探析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論文11-18
高職大!端幨鹿芾砼c法規(guī)》課程教學的改革探析03-24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美術說課探析03-29
探析職院校德育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03-19
探析哲學及其教學改革03-19
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11-28
探析高職課程改革與教師勝任能力構建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