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職《建筑力學》教法探析
論文摘要:針對《力學》理論性強、高職部分學生基礎薄弱、學習難度大的現(xiàn)狀,在教學中采用適合學生和職業(yè)特點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論文關鍵詞:高職 建筑力學 教學方法
《建筑力學》是土木工程類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該課程涵蓋了理論力學、力學及結構力學,其范圍之廣、內容之多、難度之大是其他專業(yè)課程難以比擬的,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力學的積極性,又可照顧到學生間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在教學中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圖示法
學生在學習《建筑力學》課程時往往會感到內容多、概念多、公式多、計算多,難以掌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力學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律性,盡可能使學生所學的內容綱目清晰。圖示法是指在教學中對某一章節(jié)或前后章節(jié)內容進行、歸納,將所學章節(jié)內容串連成一條線,引導學生沿著圖表所提供的線索,學習內容前后呼應,從而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在講授“桿件的軸向拉伸與壓縮變形”一章時,可采用圖示法讓學生參照圖表所提供的線索循序漸進。即首先分析外力,并在此基礎上用截面法研究桿件的內力;然后分析桿件橫截面上的正應力及桿件的線變形和線應變;最后通過強度條件和剛度條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強度和剛度的校核、設計截面、確定許用荷載等。
二、導讀法
導讀法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我們不僅應教會他們學習知識,還應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知識。因為進入后再沒有教師手把手地教,社會對高學歷的追求又迫使他們繼續(xù)學習,多數(shù)人會選擇以自考的方式來獲得高學歷,這就要求學生具有相當強的自學能力。因此,在校學習期間有意識地鍛煉學生這種能力也是教師的一種責任。導讀法正是為培養(yǎng)這種能力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導讀”中的“導”指教師的因勢利導,它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限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活動方式是“導”而不是“牽”,是啟發(fā)、,而不是注入、“填鴨”;“讀”則指學生的閱讀實踐,它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特殊形式的認識活動和能力訓練。在《建筑力學》導讀內容的選擇上,應選擇那些教學大綱要求“了解”或“選學”部分的內容。這主要是因為學生不會因為對這部分內容的不理解而影響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對于土木工程類專業(yè)的學生,本人在教學過程中選取了“剪切與扭轉”、“組合變形”、“影響線”等章節(jié)作為導讀內容。導讀的這種講課方法關鍵在于教師對內容的把握和對學生的引導,提出的問題要有的放矢,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思考空間,問題的答案最好不要能直接在書本上找出?紤]到力學課與其他課程的區(qū)別,每次導讀后都需要教師對所“導”內容進行串講和精講。這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是可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缺點是導讀的效果受學生自學能力和教師導讀水平的限制,若內容過深則達不到教學要求。
三、練習法
練習法是指通過學生做習題的方式,加深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對學習難度較大的內容,教師設計練習應側重放在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上;對學生易于接受、知識連貫性強的內容,宜布置有關開發(fā)智力、提高思維能力的題目。這樣既能保證讓學生按時完成練習,也能讓他們在體會成功喜悅的同時發(fā)展智力。興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成就感則是使學習繼續(xù)下去的動力,因此,練習的內容應該由簡到難,聯(lián)系題型應多樣化,方式應新穎!督ㄖW》是一門理論性、性、計算性較強的課程,因此適當?shù)鼐毩曈欣谥R的掌握。受課堂時間和授課學時的限制,練習法教學不宜過多、過長地使用,最好每章或每兩章講完后,進行一次綜合性的練習。
四、案例法
《建筑力學》課程不同于《》等基礎課程,有很強的工程背景,且工程應用性強。在教學中,應注重引進工程案例進行講授,如講授壓桿穩(wěn)定時,引入施工中腳手架設計、現(xiàn)澆混凝土大梁模板支撐系統(tǒng)失穩(wěn)等案例,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處理工程實際問題。由于學生對案例分析很有興趣,一旦發(fā)現(xiàn)今后工作中的問題能夠自己解決,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積極性,從而主動去查閱相關資料,通過自學加強對本課程的理解。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工程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加強理論知識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能力。
五、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法是以各種電教媒體如、、錄像、投影、幻燈片等為標志的一種教學方法!督ㄖW》課程有很強的工程背景,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一些工程實例通過屏幕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增強感性認識,幫助學生解決力學模型建立的問題,用形象生動、賞心悅目的動畫將內容形象地表達出來,以達到化解教學難點、縮短學生認知過程的目的。
六、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項目教學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嘗試。在項目教學中,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訂、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學生參與整個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成為活動中的主人。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條件下,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學生獨立或以小組形式自主完成一項典型的工作任務,并在完成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教師則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咨詢者。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1.選好項目。教師主導下的項目教學法,首先要為學生設置出合適的項目,提出任務,并激發(fā)學生興趣。目標的制訂,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
2.分析項目。分析項目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采用討論、問答等方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可視具體情況把項目分解成一些“階段任務”,“階段任務”又可分解成更小的“分任務”,逐步細化。通過細化任務,可使學生明確具體的小任務,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保障學習的方向和目標。
3.自主學習。項目細化之后,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具體內容或查找相關課外資料,確定解決“分任務”的方法。這一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步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同學之間交流討論,找到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4.完成項目。完成項目階段可以是一個由完成“分任務”再到“總任務”的過程。由于此階段是一個由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學生會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教師應在此過程中適當指導,解答學生的疑難。
5.項目評價。讓學生首先進行自我評估,然后互評,最后教師評價。通過評估,首先肯定學生的成績,然后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多鼓勵,少批評。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體驗著創(chuàng)新的艱辛和樂趣,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充分發(fā)掘了創(chuàng)造潛能。
【高職《建筑力學》教法探析】相關文章:
探析高職英語互動模式的構建05-23
高職院校舞蹈教育之探析10-16
初中英語新教材教法探析10-25
關于高職統(tǒng)計學教學探析08-23
高職學生數(shù)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探析08-04
高職音樂教學改革探析論文10-14
門樓的建筑形式探析論文10-27
高職院校班級管理工作探析09-24
高職法律教育校企合作探析論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