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方法論文
摘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特點,遵循適當的原則,生動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并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發(fā)現數學,激發(fā)興趣,學習數學、運用數學,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推動數學課程向縱深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養(yǎng)興趣;保持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引導和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就會態(tài)度積極、行為主動地去學習,就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是沒有興趣,就會采取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學習效果就不好。那么,小數數學教師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呢?
一、尊重學生的特點,遵循適當的原則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尊重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知識結構達到協(xié)調和一致,只有如此,才能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興趣所在。首先,必須遵循適應性原則。所謂適用性原則是指,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要與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能力發(fā)展特點規(guī)律相適應,以此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如今,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出現了一種錯誤的趨向,教師總認為課本中的內容過于簡單,學生單純學習課本無法適應激烈的競爭,因此,把奧數水平的題作為日常練習之用,使大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自身實際相脫離。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基本知識學得不扎實、不牢固,在練習中得不到鞏固,而做難度大的習題又使得他們感覺力不從心,產生挫折感,甚至喪失自信心。久而久之,不但培養(yǎng)不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相反他們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數學。其次,必須遵循發(fā)展性原則。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既要與學生的能力水平相適應,又要使學生有所發(fā)展,不然只會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發(fā)展性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這一原則,教師在問題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難度適中,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有所發(fā)展,日積月累就會取得長足的全面發(fā)展。
二、科學施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興趣需要教師幫助培養(yǎng)和保持。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師的各個階段和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1.生動引入,激發(fā)興趣。成功的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時,我向學生神秘地說:“同學們,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在我們的周圍呀,它的兄弟姐妹有很多,猜猜看,它是誰呢?”我的話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紛紛環(huán)視四周,好奇地猜測起來。在學生極度渴望知道這位新“朋友”是誰時,我拿出了一個用若干長方體和正方體拼成的“變形金剛”。這一舉動引爆了整個課堂。在我的解釋和引導下,學生們帶著探究的濃厚欲望,深入到學習情境中,去認識、學習這位新“朋友”。2.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教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運用教材進行相關數學知識的教學,而不“為教材是瞻”,敢于“跳”出教材的條條框框,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長期集中的特點,創(chuàng)設多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如動手實際、開展小組比賽、觀看動畫演示等等,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樂地投身到數學學習過程中。3.加強訓練,發(fā)展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因勢利導,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加強訓練,學習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例如,在進行“圓柱的側面積”教學時,我找來了幾個大小不同的易拉罐,并在罐體粘貼了五顏六色的包裝紙,然后要求學生把包裝紙剪開,觀察能夠得到什么形狀。學生或沿著豎線剪開,或按著斜線剪開,分別得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后我引導學生分別研究得到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長、寬,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圓柱的側面積的求法。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不僅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圓柱側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4.實踐引導,保持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是具體的,是可感知的。例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在學生對“對稱”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讓學生的思想脫離開課本,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一切,找出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從學生的鉛筆盒、圓規(guī),到教室的黑板、課桌,再到街上的樓房設計、天上飛的飛機,甚至人的身體等都存在著對稱性質,都可以稱之為對稱圖形。學生通過對各種實際事物的比較,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認識得更加深刻。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得到了發(fā)展。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特點,遵循適當的原則,生動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并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發(fā)現數學,激發(fā)興趣,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09-08
論文:中職數學培養(yǎng)學習興趣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