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物理探究式教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4-07-15 03:17:41 物理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物理探究式教學分析論文范文

  一、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物理探究式教學分析論文范文

  在教學中,興趣能夠促進學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創(chuàng)新,它是發(fā)展思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一種內在動力。

  物理學史的大量事實證明,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來源于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熱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和有興趣的小實驗等方法來激發(fā)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1.幽默的語言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表達形式上的藝術美是一種很重要的基本教學能力,其中教師講課的語言感染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天真活潑、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顯。語言風趣、講解生動,可以使學生愿意聽并引起他們的高度注意,能夠讓他們在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增加技能。

  2.通過有趣的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

  如在講“浮力的應用”時,從木頭漂浮在水上討論起,使學生認識到木頭能浮起是因為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再討論把樹干挖空成為獨木舟的好處是減小重力,可以多裝貨物,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由此引出“空心”的辦法。接著,演示卷成一團的牙膏皮浮在水面,把“空心”可調節(jié)重力、浮力關系的這種辦法推廣到密度比水大的材料。通過實驗演示,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二、探究式教學應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教師在想盡一切辦法使知識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學生被教師要求認真聽講,學生的地位是被動的。

  心理學認為:“教育的對象——學生是一個能動的認知體和生命體,是學習的主人和知識的探求者。學生的素質不是直接從他人那里獲得的,而是通過自身能動性的活動(即主動性的活動)發(fā)展起來的!

  要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變被動為主動,教師一定要從“前臺”退到“后臺”,不要害怕學生理解不了課本的內容,就算理解不了,也讓他們試一試,不要輕易讓他們吃“咀嚼過的東西”,那樣的東西雖然很容易消化,但就怕他們習慣如此之后,再也不愿意或不敢啃硬骨頭了。對于物理這門課,它有許多千奇百怪的物理現(xiàn)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對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面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筆者在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內容時,是這樣安排的:用手將塑料尺的一端固定在講臺的邊緣,尺子的另一端伸出講臺面,再用手撥動,讓尺子發(fā)出聲音。

  問:這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讓學生對照課本前導學,結合新課內容梳理知識,并且與同學討論。有些同學認為:“聲音可能是塑料尺敲打桌面時,兩者撞擊發(fā)出的!币灿型瑢W認為:“可能是塑料尺振動時與空氣摩擦,空氣發(fā)出的!币灿姓J為:“可能是尺子本身振動產生的!庇袀別學生認為:“要是因為振動產生的,那么為什么我的手在空氣中左右振動卻沒聽到聲音呢?”學生紛紛提出不同的觀點。

  這時,筆者在教室內巡視,及時指導學生并與學生討論,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并且回答學生所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充分肯定他們獨到的見解,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服務。

  但是,對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個根本性的問題,筆者不直接給予答案,而是要求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利用自己設計的小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觀點。質疑討論之后,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動手,答案——“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很快就得出來了。

  在整個探究活動中特別要注意組織好學生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見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提供足夠的空間,同時教師也應在方法上加以指導,將學生沒有提出的問題提出來,讓學生討論,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

  最后,教師應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和概括,并且迅速組織學生進行訓練,在訓練時仍然要注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究,與學生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時教師就更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技巧點撥,注重學生的總結和提高,使學生在討論中積極思考,發(fā)掘潛力,使自己的行為具有創(chuàng)造性。

  三、探究式教學應與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

  除了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思維訓練,以提高教學質量外,還要倡導學生配合課內學習,在課外日常生活中,聯(lián)系實際開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實驗和解釋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現(xiàn)象。

  例如:學習液化知識前,布置學生觀察從冰箱剛拿出的飲料瓶外有水珠的現(xiàn)象。觀察燒開水從壺嘴向外噴“白氣”的現(xiàn)象,并思考:為什么離開壺嘴一段距離才看出“白氣”?讓學生思考:早晨的霧是怎樣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樣形成的?煮飯時冒出的“白氣”和冬天我們口中呼出的“白氣”是否一樣?

  這樣既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也使學生思考問題有針對性,學習時更加得心應手。

  四、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注意點

  在進行過一段時間的探究式教學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1.少數(shù)學生缺乏主動探索知識的意識,教師指到哪學到哪,不敢越雷池一步。

  2.少數(shù)學生缺乏獨立鉆研的習慣,遇到不會的問題馬上問老師、問同學,不通過自己的思考、實踐來解決問題。

  3.學生的自學意識不強,還是習慣教師傳統(tǒng)的講授,從教師那里獲取定論式的知識。

  以上暴露的這三個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九年制中小學傳統(tǒng)應試教育弊端的集中體現(xiàn)。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有的放矢地去解決。

  首先,我們要啟發(fā)學生轉變“學生觀念”,讓學生比較“接受知識”和“探索知識”的效果,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意識。同時物理探究式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并要關照個別差異,這樣可給探究式教學的開展提供足夠的支持條件。

  其次,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要辨證地處理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的關系。這具體表現(xiàn)在:探究中教師首先要充分地傾聽學生的觀點,重視并正確處理學生已有的個人知識和原始概念,引導學生積極反思;重視探究中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還要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學生間的相互傾聽)。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要盡量給學生動腦、動手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獨立、突破、探究、發(fā)現(xiàn)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他們對知識的重組和應用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徐永濱.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初探[J].黑龍江教育,2002(4).

  [2]張憲魁.物理課堂教學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摘要: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壓制了學生個性能力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落實如何從“教”的角度去喚起學生的“學”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活動的作用,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學習興趣;探究式教學;教學理念

【物理探究式教學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分析11-18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的論文11-20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初探03-06

關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淺析03-12

中職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的論文04-01

探究式教學下數(shù)學教學論文參考12-05

高中物理探究學習探究論文12-07

化學探究式教學法探析論文11-14

生物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活動探討論文11-17

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論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