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生新聞人文關懷的實現(xiàn)路徑論文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轉型期,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多的社會矛盾,民生問題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民生新聞節(jié)目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對于民生新聞節(jié)目而言,強調人文關懷是凸顯媒體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xiàn)[1]。所以,在民生新聞的報道過程中要堅持以受眾為中心,多關注人和人性,這樣才能實現(xiàn)對民生新聞的準確定位,使其發(fā)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一、民生新聞人文關懷的缺失分析
民生新聞人文關懷的缺失,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首先,一些地方臺的民生新聞欄目,由于發(fā)展時間還不是很長,在發(fā)展模式上還處于探索階段,加上當?shù)貐^(qū)域民生新聞資源有限,欄目為了維系生存,常常會選擇一些膚淺的內容,選題也過于零散。其次,有的民生新聞欄目為了提高收視率和社會關注度,在價值取向上偏離了人文化的方向,經(jīng)常選擇一些低俗化、娛樂化的新聞內容來迎合觀眾的低級趣味,忽視了民生新聞的社會責任,脫離了民生新聞的價值取向。再次,有的民生新聞欄目雖然對區(qū)域內的民生現(xiàn)象和事件給予了充分的關注,但是由于缺乏同相關部門之間的主動溝通,很多民生問題并沒有得到實際性的解決,導致民生新聞報道有因無果,無法將人文關懷落到實處。
二、民生新聞人文關懷的實現(xiàn)路徑
。ㄒ唬﹫猿忠匀藶楸荆癸@人文關懷理念
對于地方電視臺的民生新聞而言,要想給予社會大眾更多的人文關懷,就必須樹立和堅持以人為本的發(fā)展理念,有效弘揚人文精神,給予社會民眾更多的人文關懷[2]。這是因為在民生新聞的制作過程中,多是從生活的角度取材,而人尤其是普通人才是生活的主體,所以民生新聞只有多將鏡頭對準普通老百姓的現(xiàn)實生活,從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選擇新聞播報的角度,這樣才能貼近人的情感需求,讓觀眾獲得心理認同感,提升民生新聞的人文性、高尚性和深度性。比如連云港電視臺的《港城365》,就是以連云港地方性的民生事件作為主要出發(fā)點,新聞從素材收集、制作,到后期的播報、互動,都踐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社會影響不斷增強。
。ǘ┎扇∑矫窕膱蟮佬问
民生新聞采取平民化的報道形式,更容易拉近新聞欄目和觀眾之間的距離,這對擴大收視人群、穩(wěn)定民生新聞欄目的收視率會大有幫助。對此,民生新聞的播報要多選擇平民化的播報語言和態(tài)度,節(jié)目主持人無論是對于社會知名人士,還是對于農(nóng)民、工人等,都要保持自身的親和力,多從民眾角度考慮問題。民生新聞的記者或主持人的一個表情、語調和手勢都會體現(xiàn)他們對待被采訪對象的態(tài)度以及對報道事件的看法,只有從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出發(fā),盡可能地與普通民眾的價值取向一致,才能真正做到平民視角。例如,連云港電視臺為了充分塑造“親民”形象,在《新聞女生幫》欄目中就選擇了非常有親和力的主持人,主持風格也比較有特色,女主持人的氣質、形象、播放語言風格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民生新聞欄目形象與魅力的提升。
。ㄈ┒嗯c民眾進行互動
地方電視臺的人文關懷,不僅體驗在新聞采訪和欄目播報環(huán)節(jié),還應當體現(xiàn)在線下互動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全媒體時代,地方電視臺同觀眾進行線上、線下互動的形式已經(jīng)非常豐富,民生新聞的播報也不再單純是一種單向行為,所以地方臺在制作民生新聞時,要積極與老百姓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對社會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如連云港電視臺的《港城365》,就適時的推出了網(wǎng)站、微博、微信、等互動平臺,隨時隨地征集社會民生新聞線索和群眾建議,以更好地傾聽群眾心聲,傳達群眾訴求,使民眾與節(jié)目組之間的溝通變得更為簡便,也逐漸愿意主動向欄目組報料,兩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和諧、融洽,充滿人文氣息。
。ㄋ模┳⒅厣疃葓蟮溃蔑@民生新聞的人文品質
隨著人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對自身的生活品質和新聞品質的要求也在逐漸轉變,很多觀眾不僅會關注新聞事件,更愿意對整個新聞事件的原因進行深層分析討論。尤其是對于關乎國計民生的新聞,更應當對其進行深度報道,深入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傳達民生新聞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幫助社會民眾解決更多的現(xiàn)實問題,彰顯民生新聞的人文品質[3]。比如連云港廣電傳媒集團(臺)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同時,積極組織和開展了“ 關愛失學女童”、“關愛孤寡老人”等活動,并對這類民生新聞進行了深度報道,一方面彰顯了民生新聞的人文品質,另一方面引導了更多人關注這些弱勢群體,實現(xiàn)了民生新聞媒體應有的媒體責任和社會價值。
結語
總之,今天的民生新聞雖然面臨著較大的生存壓力,但是不能削弱自身人文關懷的價值取向。尤其是地方臺的民生新聞欄目,只有不斷增強自身的媒體責任感和社會服務意識,堅持以人文本,對社會民眾的現(xiàn)實生活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幫助老百姓切實解決一些現(xiàn)實問題,才能有效提升民生新聞的品質和社會影響力,進而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
【民生新聞人文關懷的實現(xiàn)路徑論文】相關文章:
電視民生新聞發(fā)展研究論文10-28
民生新聞欄目的走向論文09-23
新聞教育改革路徑研究論文06-19
人文關懷條件下大學體育教育論文09-23
兒科護士的人文關懷理念教育初探論文08-05
新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電視民生新聞文化傳播路徑探析10-16
人文關懷在消化內鏡的應用10-12
現(xiàn)代護理中的人文關懷09-01
人文關懷護理在腦卒中康復的作用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