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苜蓿高產栽培管理與加工調制

時間:2024-10-10 14:39:23 藥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苜蓿高產栽培管理與加工調制

[摘要]本文對苜蓿高產栽培管理與加工調制必須抓好關鍵技術進行了論述。針對黃河三角洲地區(qū)有春脖子短,地溫回升快的氣候特點,首先介紹了頂凌播種必須嚴把的“四關”。一是把好播種時間關。在我市適宜頂凌播的時間,可掌握在2月20日3月5日之間;二是把好播種質量關。頂凌播種由于地溫低而發(fā)芽率低,出苗慢,撐竿跳量比夏播、秋播適當大一些,畝播量可掌握在1.5~2.0斤;三是把好播種深度關。頂凌播種時由于地溫低,播種時宜淺播,深度可掌握在2cm左右;四是把好鎮(zhèn)壓關。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fā)量大,容易失墑,表層土壤墑情差的地塊頂凌播后要及時鎮(zhèn)壓,以利保墑。其次論述了苜蓿的春季田間管理。一是要及時進行劃鋤松土,一年以上的苜蓿地在早春返青時用丁齒耙順壟淺耙或縱橫淺耙一次,達到滅雜草和楹土保墑,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地溫,以利苜蓿早發(fā);二是結合松土進行追肥;三是苜蓿返青后,適時澆一遍水,提高第一茬苜蓿的產量。第三論述了苜蓿的夏季生產管理。一是科學灌水與排水,適量追肥;二是防除雜草,提高單位面積的產草量;三是及時防治病蟲害。第四論述了苜蓿的秋種技術。一是要充分做好苜蓿備播,選擇適宜地快創(chuàng)造好的立地條件、施足基肥、除草滅荒等關鍵技術;二是切實搞好苜蓿播種,選擇適宜的品種、根瘤菌攔種、控制播量和播種時間。根據我市實際,大力推廣密垅稀植,在核定單位播種量的基礎上,行距由30~40厘米改為20~25厘米;三是加強苜蓿苗期管理,對缺苗斷垅的應及時補播,細苗期不宜過早灌溉。第五論述了苜蓿收割、加工及貯存。一是適時割,在苜,F蕾末期至初花期進行收割;二是晾曬與并垅,在割晾曬1天后,當上層草含水量達到30~40%時,進行一次翻曬和并壟;三是田間打捆,當苜蓿草的含水量在18%以下時,可在晚間或早上進行打捆;四是草捆碼垛貯存,碼垛時草捆之間要留有通風間隙;五是二次壓縮打捆,當草捆含水量降到12%~14%時即可進行二次壓縮打捆,其密度可達350公斤/立方米左右。
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是世界上公認的優(yōu)質飼草。苜蓿的種植成本低于糧食作物,易管理,而且一次種植多年收益,既可用于畜牧生產增加附加值,又可作為商品草直接出售,效益是種糧的2~4倍,同時還有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所以,大力發(fā)展苜蓿生產既能促進我市的食草牧業(yè)發(fā)展,又能出口創(chuàng)匯,是農民增 收的一條好路子。
東營市草地資源極為豐富,有天然草地288萬畝,其中可利用面積202萬畝,農田隙地和林下草地49.8萬畝,F已改良利用的有33萬畝,僅占15%,開發(fā)潛力很大。目前,以紫花苜蓿為主的高品草基地正在消然崛起,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發(fā)展到11萬畝,2001年可發(fā)展到20萬畝,2005年發(fā)展到50萬畝,擬建成全國較有影響力的苜蓿商品草基地。
當前,大力發(fā)展苜蓿生產已成為加快我市種植業(yè)結構調整,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優(yōu)勢產業(yè),經過兩年多來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在苜蓿高產栽培管理上獲得了不少實在實驗和教訓,現介紹如下:
1苜蓿的頂凌播種
所謂頂凌播種,即5~10厘米表層土壤已解凍,深層土壤未解漿,表層土壤地溫5℃7℃時播種。黃河三角洲地區(qū)有春脖子短、地溫回快的氣候特點,頂凌期一般為5~10天,最多不超過15天,所以頂凌播種必須抓住一個“早”字,早準備,早行動,及時播種,否則將貽誤時機,在我市適宜播種一般可掌握在2月20日3月5日之間。頂凌播種由于地溫低而發(fā)芽率低、出苗慢,所以播種量可適當大一些。進口種子由于純凈度、整齊度、發(fā)芽率高,畝播種量可掌握在1.2~1.3市斤,國產種子畝播量可掌握在1.5~2.0市斤。頂凌播種播幅的大小要根據土質和水肥條件而定。土壤質地良好,水肥條件不足的地快播幅可掌握在20~25厘米。頂凌播種時由于地溫偏低,播種時宜淺播,在底墑足,表層土墑情好時,播種深度可掌握在2厘米以上,若土壤墑情稍差可掌握在3厘米以上。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fā)量大,容易失墑。表層土壤墑情稍差的地快,頂凌播種后要及時填壓,以利保墑,出苗早、出苗齊,鎮(zhèn)壓時最好選用圓筒型平面鎮(zhèn)壓器。我市廣北農場1999、2000年連續(xù)兩年頂凌播種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偏鹽堿的地快不宜頂凌播種和春播,幼苗期正值返鹽高峰期,死苗嚴重,教訓很深。
2苜蓿的春季田間管理
苜蓿屬耐寒性較強的作物,春季返青早,生長快,生育期短,5月中下旬即進入初花收割期。因此,要獲得高產高效,必須入時進行田間管理。當表層土壤解凍后,一是要及時進行劃鋤松土,利用釘齒耙縱橫交叉耙,破除板結,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以利苜蓿早發(fā);二是結合松土進行追肥,每畝追施磷酸二氨復合肥10~15公斤。去年,秋天播種的苜蓿因根瘤菌數量少,需增施一定量的氮肥,以利提高產量和質量;三是苜蓿返青后,生長旺盛,需水量大,此時若天氣干旱,適時澆一遍水,對提高第一茬苜蓿草的產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雜草和病蟲害對春季第一茬苜蓿危害較輕,一般無需防治。個別地塊有雜草或病蟲害發(fā)生時,應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及時防治。
3苜蓿的夏季生產管理
3.1科學灌水與排水,適量追肥。
苜蓿第一茬割后,生長快,需水量大,一般每生產1公斤干物質,需水800公斤,灌溉可以大幅度提高再生草的產量。所以各地要根據苜蓿地塊的土壤條件和墑情適時燒一遍水。同時結合澆水,每畝追施10~15公斤的復合肥或苜蓿專用肥,以利于苜蓿再生,提高苜蓿產量。另外,各地還要做好夏季的防工作,在夏季雨多積水時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苜蓿遇而造成的爛根或死亡。
3.2防除雜草,提高單位面積的產草量。
防除雜草是苜蓿生產中最基本的管理措施之一。苜蓿生長過程中常見的一年生雜草主要有稗草、馬唐、狗尾草、蒼耳、藜、莧等。常見的二年生及多年生雜草主要有薺菜、白茅、蘆葦等。夏季光、熱、水等條件有利于雜草的生長特別是苜蓿收割后,雜草的生長尤為迅速,是影響苜蓿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在第一茬苜蓿收割后,應立即進行中耕除草。大面積種植苜蓿時,可用除草劑消滅雜草,目前莖葉處理的除草劑有8種對苜蓿安全有效,即普施特、2.4-DB、苯達松、闊葉柘、拿捕凈、穩(wěn)殺得、蓋草能(穩(wěn)殺得和蓋草的合劑為精克草能)、禾草克。其中普施特殺草譜廣,對闊葉和禾本科雜草均有效;2.4-DB、苯達桶、闊葉柘只對闊葉雜草有效;拿捕凈、禾草克、精克草只對禾本科雜草有效。化學除草時要注意選用安全有效的除草劑,最好先小面積試驗后再推廣。藥效要在割前2~3周失效,以免藥殘或牲畜中毒。
3.3及時防治病蟲害。
苜蓿受到病中害危害后,往往引起莖葉柘黃,或出現病斑,葉片殘缺甚至落葉,生長不良,使苜蓿產草量下降,品質變劣,利用年限縮短,因而在生產中造成很大損失。所以,病蟲害防治是苜蓿田間管理上一項重要的措施。
危害苜蓿的害蟲主要有蚜蟲、粘蟲、潛葉繩、甜菜夜蛾、薊馬、盲椿象等。防治蚜蟲、潛葉蠅、盲椿象、薊馬可用吡蟲淋10~20克/畝或用40%的樂果乳劑加水1000~1500倍、3000~5000倍、1500~4000倍和500~1000倍噴灑防治。防止粘蟲可用菊酯類3000~5000倍液噴灑防治。防治甜菜夜蛾可用5%夜蛾必殺、夜蛾光或夜蛾凈1000倍噴灑,也可用綠色功夫與千勝(BT)混用。
夏季苜蓿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褐斑病、菌核病等,防治霜霉病要用波爾多液在發(fā)病初期噴灑1~2;防治褐斑病可用波爾多液或石灰硫磺合劑;防治菌核病可噴施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等內吸殺菌劑防治2~3次,間隔約15天。病蟲害若大量發(fā)生時,要及時報告植物保護部門進行綜合防治,并要早治,防止擴大蔓延。
4苜蓿的秋種技術
4.1充分做好苜蓿備播
4.1.1選擇地塊。要根據苜蓿的特性選擇地快。一是苜蓿主根發(fā)達,入土深2~6米,深者可達10米上,能 吸收層土壤水分,適宜種植在土層深厚而且肥沃的沙質土壤中。二是苜蓿耐能力差,水淹2天以上將引起根部腐爛,造成死亡,不宜種植在地勢低洼易積水的地方。因此,播種苜蓿的地塊要求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排水條件好、鹽漬化程度低、交通便利、管理利用方便的地段。
4.1.2整治土地。由于苜蓿種子小,頂土力弱,播種苜蓿前必須將地塊整平整細。首先要耕翻滅茬,其次要耙細,再次要整畦。畦面寬應根據播種、收割機械的幅寬和灌水均勻而定,一般3米左右為宜。從而確保苜蓿的發(fā)芽率和出苗均勻度,為苜蓿增產打下基礎。
4.1.3施足基肥。根據苜蓿的特性,必須施足基肥,重點是增施磷肥。在耕翻滅茬前應畝施2000~3000公斤廄肥和25~50公斤過磷酸鈣,培肥地力,促進苜蓿根瘤菌的生長,增強其固氮能力,促進苜蓿生長,提高苜蓿的產量。
4.1.4除草滅荒。前茬作物雜草嚴重或新開墾土地,應施用除草劑對土壤進行處理,防止出現草荒現象,便于苜蓿田間管理,既省工省力,又增產增效。草甘磷、克無瞎普施特、滅草猛、氟樂靈、地樂胺等除草劑具有殺草譜廣、成本低等特點,都比較適合播種前對土壤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氟樂靈后需間隔7天以上方可播種。否則苜蓿會受藥害。
4.2切實抓好苜蓿播種
4.2.1先把品種! ∫鶕數赝临|狀況和水肥條件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苜蓿品種。為篩選適宜黃河三角洲地區(qū)自然特點的高產優(yōu)質的苜蓿品種,在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先后引進國內外十個苜蓿品種。通過田間種植對比試驗,初步篩選出中苜一號、美國皇后、WL323、德國苜蓿、保定苜蓿、RS六個苜蓿品種均表現出良好的高產性能和適應性。美國的皇后、WL323、德國苜蓿等品種再生能力強適于在水肥充足、土質較好的地塊種植,其產量十分可觀。中苜一號耐鹽性比其它幾個品種稍高一些,可以在0.35%以下的輕度鹽堿地上推廣種植,其產量也相當高。
4.2.2處理種子。  苜蓿種子發(fā)芽力可維持10年以上,其硬實率5%~15%,新收種子硬買率可達25%~65%,隨著貯存年限的增加,其硬實率逐漸降低。硬實種子水分不易浸透,發(fā)芽率低。當年收獲的種子當年秋播時,必須把種子曝曬3~5天,或按1份種子加1.2~1.5倍沙子混合,放在碾子上碾20~30轉,從而提高發(fā)芽率15%~20%。也可將種子用50℃60℃溫水浸泡0.5~1小時后晾干播種。
4.2.3接種根瘤菌! ≤俎槎箍谱魑,根瘤菌有固氮能力,但播種后第一年苜蓿根瘤菌數量少,固氮能力弟弟,直接影響當年產量。因此,在播種前應進行根瘤菌接種,特別是未種過苜蓿的田地更需要接種,接種后的苜蓿產量可提高20%~30%。一般采取種子民衣的方法,粘著劑將根瘤菌劑、微肥等包到種子上。也可用根瘤菌直接拌種,每公斤菌劑可接種苜蓿種子10公斤左右。苜蓿根瘤菌可在市場上購買,也可從老苜蓿地刨 出苜蓿根,陰干后把根瘤摟下來,壓成末,然后拌到苜蓿種子里。
4.2.4控制播種量! ≤俎7N子千粒重1.5~2.0克,每公斤種子大約42萬粒左右。國外進口的種子大多數經過加工處理,凈度純,大小均勻,發(fā)芽率高,每畝播種量可掌握在1.0~1.5公斤。國產種子多未經過加工,純凈度和均勻度較差,發(fā)芽率相對較低。可適當增加畝播量。一般掌握在每畝1.5~1.8市斤。土壤墑情和土質較好的地塊,每畝播量可適當降低。
4.2.5搶抓播種時間。苜蓿在我市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但最適宜的播種時問是8月中旬至9月中旬,最晚不要超過9月底。這個時期,雨季剛過,底墑較足,蒸發(fā)量小,土壤表層含鹽量相對較低,此時地溫及氣溫對苜蓿種子發(fā)芽及幼苗生長有利,出苗齊,保苗率高,無雜草危害,冬前苜蓿株高可達5厘米以上,具備一定的抗寒、抗旱能力,翌年返青早,比春播可多收一茬草。有灌溉條件的地塊,若在入冬前冬灌一次,可使苜蓿更安全地越冬,翌年早發(fā)。再晚出苗慢,幼苗抗冷子管性差,冬春保苗率低,翌年返青晚,直接影響第一茬產量。
4.2.6采取合理播種方式! ≤俎2シN方式有條播和撒播。條播省工省力,便于追肥、中耕除草等田間管理。撒播產草量較高,播后可盡快形成覆蓋,抑制雜草生長。根據我市實際,應大力推廣密垅稀植。也就是在核定單位播種量的基礎上,行距由30~40厘米改為20~25厘米,實現稀植,既可增加覆蓋,提高產量,又便于田間管理。
4.2.7嚴格播種深度! ≤俎2シN深度一般掌握在2~3厘米。若土壤疏松,機播前先鎮(zhèn)壓一遍,然后播種,便于掌握播深。播種后再鎮(zhèn)壓一遍,有利于保墑。特別應注意的是,由于苜蓿種子細小,頂土能力差,播深不易出苗。若土壤墑情差,必須造墑播種或整好地待雨后搶播。
4.3加強苜蓿苗期管理
在墑情適宜條件下,秋播苜蓿5~6天即可出苗,10天左右就能出齊,對缺苗斷垅的應及時補播。苜蓿幼苗期不宜過早灌溉,特別是在兩片子葉期切勿灌溉,以免由于水淹造成缺苗或生長受阻。在株高5厘米以上時可適度澆水,以當天能滲到地里不見明水為宜。苜蓿生長期間,應適當追施磷鉀等復合肥,提高苜蓿的質量和產量。
5收割、加工及貯存
5.1適時
苜蓿的收割加工是一個非常著急的技術問題,一般情況下應在苜蓿的孕蕾末期或初花期進行收割,以百株開花率在5%以下為宜,這樣的苜蓿經晾曬加工后其粗蛋白質含量可達18%以上,符合產品的出口標準(不低于17%)。在完成全部收割時,百株開花率不能超過10%。這樣粗蛋白質含量可保持在17.5%以上;如百株開花率超過10%,粗蛋白質含量將低于17%。達不到出口標準。在黃河三角洲地區(qū)第一茬苜蓿草收割時間大約在5月中下旬,在水肥等管理條件好時,以后每隔一個月左右割一茬,一年可割4~5茬。
5.2割時,土壤表層應當干燥,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土壤表面過濕,則會影響苜蓿晾曬的質量。同時,土壤易被機械壓軋和人畜勞作造成板結。割草的留茬高度應控制在5~10厘米范圍內,留茬過高則影響苜蓿產量,留茬過低不利于機械操作。
5.3晾曬與并壟
目前,黃河三角洲地區(qū)苜蓿草割后多采取田間自然干燥,在收割晾曬1天后,當上層草含水量達到30%~40%左右時,可利用晚間或早晨的時間進行一次翻曬和并壟,這時田間空氣溫度相對較大,進行翻曬時可以減少苜蓿葉片的脫落,同時將兩行草壟并成 行,以保證打捆機飼喂速度效率。
5.4田間打捆
在晴天陽光下晾曬2~3天,當苜蓿草的含水量在18%以下時,可在晚間或早晨進行打捆,以減少苜蓿葉片的損失及破碎。在打捆過程中,應該特別注意的是不能將田間的土塊、雜草和腐草打進草捆里。調制好的干草應具有深綠色或綠色,并有芳香的氣味。
5.5草捆貯存
草捆打好后,應盡快將其運輸到倉庫里或貯草坪上碼垛貯存。碼垛時草捆之間要留有通風間隙,以便草捆能迅速散發(fā)水分。底層草捆不能與地面直接接觸,以避免水浸。在貯草坪上碼垛時垛頂要用塑料布或防雨設施封嚴。
5.6二次壓縮打捆
草捆在倉庫里或貯草坪上貯存20~30天后,當其含水量降到12%~14%時既可進行二次壓縮打捆,兩捆壓縮為一捆,其密度可達350公斤/米3左右。高密度打捆后,體積減少了一半,更便于貯存和降低運輸成本。
本文選自yjbys原創(chuàng)論文網代寫畢業(yè)論文

【苜蓿高產栽培管理與加工調制】相關文章:

淺談棉花高產栽培管理措施03-17

淺談棉花高產栽培技術12-03

淺談辣椒高產栽培技術03-17

淺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03-17

談蘆筍高產栽培技術03-19

淺談楊梅高產栽培技術03-17

淺談番薯高產栽培技術03-17

淺談桔梗高產栽培技術03-17

淺析砂糖桔高產栽培技術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