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強藝術課程建設開展 藝術教育教學研究
論文關鍵詞: 課程體系 藝術課程
論文摘要:公共藝術課程是我國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教學也是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將是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新的焦點。
長期以來,河南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因基礎相對薄弱,借鑒國內(nèi)藝術教育試點院校的經(jīng)驗很有必要。實現(xiàn)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任務,其具體形式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開設藝術課程,二是舉辦藝術講座,三是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課堂教學是高等學校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形式。開設什么樣的教學內(nèi)容,使用什么樣的教材等問題,成為我們河南乃至全國許多普通高校開展藝術課程時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就是藝術課程的課程建設問題。全國試點院校在藝術教育的課程建設方面已經(jīng)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徑。這些院校的教學方式雖然各不相同,有多種形式,但它們?nèi)杂羞@樣的總體特征:第一是結合本校的實際,包括在校學生的人文與藝術素質基礎、學習興趣、學習要求方面的實際,也包括可以調(diào)動的教學資源方面的實際。第二是課程體系和課程布局盡量合理并有側重點,兼顧藝術教育中的認識與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使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與藝術實踐都能獲得提高。第三是保證所有本科生都能接受藝術教育。在教學組織方面要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提供學習藝術課程的機會。在教學方面對藝術課程執(zhí)行相對應的成績考核與學分管理,以督促學生接受藝術教育。這些試點院校除了開設藝術選修課程,已逐步設置了藝術必修課或限制性選修課。這一點與教育部下發(fā)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方案》文件精神是一致的。最后是開展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的教學研究。
在教學中,課程建設的核心是建立課程體系。藝術教育的課程體系同樣包含著基礎、應用或實踐,創(chuàng)造與拓展等相關聯(lián)的層次。藝術教育課程體系的特點是,藝術的門類很多,涉及、、、戲劇、影視等等。藝術課程授課類型又可以分為教學、藝術欣賞教學、藝術技能訓練、創(chuàng)作實踐、表演實踐等等。要求學生完成了練習與作業(yè),有學生個人獨立完成的,也有集體排練與合作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使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的課程表現(xiàn)得豐富多彩,同時也是使各教學單位面臨著如何建立適應本校實際的課程體系的難題。如藝術教育歸口管理機構和教學研究部門不健全,尚缺少有效的規(guī)劃和領導,藝術課程隨意性大,教學內(nèi)容缺乏科學性,因此,課程建設的任務更加突出。
1999年教育部下發(fā)《高等學校(交響音樂賞析)教學指導綱要(試行)》,標志著我國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已完成了發(fā)動與試點階段。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教育部令13號),推動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工作步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促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健康發(fā)展。2006年教育部特制訂了公共藝術《課程方案》,可以說從此進入了走向規(guī)范化地進行教學管理和科學地進行課程建設的新階段。
新階段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各高校有或沒有藝術教育的問題,而是藝術教育的質量問題,完善藝術課程體系將是高校藝術教育工作新的焦點。對普通高等學校與藝術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中“三個層次”的探討,不僅涉及一般課程體系所共有的先修或后續(xù)、基礎與拓展等共性問題,更關系到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定位問題。普通高校藝術教育應明確定位在普及上,同時使特長生有發(fā)展的空間。基于這個認識,清華大學和山東大學的做法是為大一學生開設一個學年或一個學期的藝術必修課或限制性選修課。這就保證了大學生能在低年級就普遍地接受必要的藝術。清華大學等院校還為各年級學生開設各種門類的任意性選修課,使學生的藝術視野、藝術思維與藝術技能進一步拓展。清華大學、蘭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為特長生開設藝術輔修專業(yè),使本校藝術課程形成完整的層次體系,更是走到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課程建設的前列。這就是“三個層次”的模式。
[1]
普通高等學校中藝術門類在課程體系中的布局是否合理,存在著需求與條件、目標與現(xiàn)實的矛盾。是回避矛盾還是解決矛盾,對各高等學校藝術教育部門是個考驗。大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求知欲強,而且越來越表現(xiàn)出個性化發(fā)展的傾向。如何滿足大學生對不同門類藝術的學習欲望關系到教學資源是否具備。對于教學規(guī)模較小的院校,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有的院校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一方面要求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盡量做到一專多能,并為他們拓展教學范圍提供學習進修和教學觀摩的條件。另一方面在教學場地的建設上向多功能的方向發(fā)展。在高校藝術教育工作中的“院校合作,資源共享”是一個更積極更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北京服裝學院附近的幾所高等學校,實行藝術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后藝術課程由藝術師資與設施相對集中的北京服裝學院承擔。不僅充分利用了教學資源,也保證了教學質量。國內(nèi)規(guī)模較大的綜合院校則傾向于在本校內(nèi)形成合理的、門類相對齊全的課程體系。南京大學按、、、戲劇等七大藝術門類設置,已經(jīng)做到了藝術門類相對齊全。利用教學課件通過校園網(wǎng)絡,讓大學生以自學為主接受藝術教育,使高校藝術教育課程體系中藝術門類布局向更寬廣的方向發(fā)展。在眾多藝術門類中,音樂、、舞蹈仍是最基礎的,必修課程的需求是合乎情理的。還有一種形式被國內(nèi)許多院校所認同,這就是在解決基礎必修課的同時,有規(guī)劃地開設系列的藝術講座。由于考慮了課程體系,除了反映動態(tài)的專題講座外,“約題講座”成為這個藝術講座的重要部分。這些講座滿足了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深受學生歡迎,發(fā)揮了支撐藝術教學課程體系的作用。藝術課程體系中的授課類型問題是清華大學開展藝術教學課程體系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的一個課題,在已經(jīng)形成了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把教學按授課類型分為理論型欣賞課、實踐型技巧課、合作型排練課。這就是“三個類型”的模式。盡管各校側重點不同,但這種探索說明高等學校藝術課程體系的組建已深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把課程劃分成類型是使課程體系結構更加科學合理,這對我們河南各高校在構筑各自的藝術課程體系時具有參照意義。
參加過2000年和2003年河南省普通高校藝術教育檢查評估工作的許多同志,在巡回檢查中都深感到這樣的情況比較普遍。河南省各高校的藝術教育社團與第二課堂活動比課堂教學更活躍些,課程教學中開設了藝術任選課的院校比開設藝術必修課的院校要多,藝術教學的研究課題中針對專門課程的比較多,針對建設完整課程體系的極少,這是值得深思的現(xiàn)象。如不及時扭轉,會導致方向性的失誤。各高校工作深度上存在著差異,重要的尺度還是藝術課程建設問題,這項工作能夠健康發(fā)展,才能推動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盡早步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動素質教育,結合實際情況,抓住這個良好時機,使我們普通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有個新飛躍。
[2]
【加強藝術課程建設開展 藝術教育教學研究】相關文章:
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研究論文12-02
淺談藝術教育與民間藝術03-19
試析藝術實踐在藝術教育中的意義03-20
美國高寬課程的視覺藝術教育啟示論文12-03
教學研究談談英語教學的技巧與藝術03-19
淺談愛心教育的藝術03-06
談愛心教育的藝術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