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五年制高職語文實用能力訓練題設計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五年制 高職語文 實用能力 訓練題設計
論文摘要: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語文實用能力,是高職語文改革的一個趨勢。筆者試圖從語文實用能力訓練題設計的角度進行思考和探索,以期總結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文實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徑,給教師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語言是思維的形式,是交際的工具。漢語不僅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也是我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但是在我國的語文教學中,特別是高職語文教學中,長期以來過于強調對語文知識的記憶而忽視了對實際語言應用能力的訓練,過于強調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完整而忽視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重視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yǎng)是高職語文教育的痼疾。筆者認為,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不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更應具有實用性。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研究和設計與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學習基礎相適應的,能夠為未來就業(yè)所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題,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實用能力。設計五年制高職語文實用能力訓練題應關注以下策略:
一、重構目標,提升訓練的實用價值
《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yè)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五年制高職語文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為宗旨,是學生學好專業(yè)課程,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币虼宋迥曛聘呗語文課程應著眼基礎,突出能力,注重應用,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建構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
1.體現(xiàn)訓練目標的多元性。實用能力訓練目標要體現(xiàn)多元化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使目標單一性與多元性有機結合。如融“聽”、“說”、“交際”于一體的口語聽說訓練題的設計,就應該能使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
2.突出訓練目標的交際性。語文能力訓練是一種社會交際能力的訓練,除了口頭的交際訓練外,還必須突出廣泛的書面語言交際訓練,以克服教學時空限制,擴大交際的范圍。
3.注意訓練目標的個體性。學生的知識基礎、認識水平等都存在個體差異,訓練題設計的整個過程都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而靈活地制定不同的個體性教學目標,變換各種不同的訓練內容,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在訓練題設計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差異性,以及同一專業(y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提供不同層次的訓練內容,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盡量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自由的空間。例如,在設計口語交際中的“解說”這一具體內容時,面向旅游專業(yè)和動漫專業(yè)的學生,所設計的訓練題內容應有所區(qū)別。如針對旅游專業(yè)的特點,解說應該較好地與導游詞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而動漫專業(yè)學生的“解說”應該與他們的“腳本設計”等專業(yè)知識相銜接。
二、開發(fā)資源,突顯訓練的課程意識
在實用能力的訓練實踐過程中,課程不再是預設的規(guī)范性的教學內容,不再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新知的過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完整文化。因此,在設計實用能力訓練題時,要注意開發(fā)多樣化的訓練內容。在對課本有關內容的學習外,還必須強調和突出內容的補充、拓展和開發(fā)。
1.補充訓練內容。訓練內容包括應用文寫作、聽話訓練、說話訓練、閱讀能力訓練和書寫訓練等。將活潑而且多樣的體例呈現(xiàn)給學生,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實用能力。
2.拓展訓練內容。語文學科有別于其它學科的地方,在于它既具有鮮明的獨立性,又具有廣闊的兼容性。在實用能力的訓練中,學生既要培養(yǎng)實用能力,同時也牽涉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因此,在訓練內容中必須將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教材內容,還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為此,教師要注意把訓練內容與日常生活中的語文知識結合起來,舉一反三,“添枝加葉”,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等媒體所反映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知識,拓展課堂知識的容量。
3.開發(fā)訓練內容。設計一些可以借助網(wǎng)絡來完成的訓練題,給學生提供一些與之有關的內容鏈接,或者設計一個學習議題,組織學生進行在線和非在線的討論。這些有助于將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反映到課程之中,從而極大地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精選形式,提高訓練的有效程度
1.活頁式題型設計,便于組合、分層和反饋。題型頁面可考慮采用打孔活頁形式,按課時編寫。訓練題每次上課前發(fā)下,由學生慢慢積累成冊,一階段結束復習時可以重新歸類梳理。這樣處理的好處有:首先,教師課堂教學時容易把握和操作。這種按課時編寫的訓練題,是配合本次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來設計,目標單一明確,和課堂教學流程相互輔助,每一個知識點也能夠得到及時反饋。其次,有較強的靈活性,使用時不必受到頁面或空間的限制,課堂教學可以進行各種有效組合。如“招聘啟事”和“求職應聘”的組合;“簡歷”和“求職信”的組合;各種條據(jù)在現(xiàn)實中綜合運用的組合等等。調動起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教材。
2.要點與訓練題組合形式,在教學流程中貫穿
訓練項目采用訓練題組的形式,針對課堂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對應設計相關提示、案例和訓練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邊講邊練,促進知識點的落實和強化。
設計時每個訓練項目可以根據(jù)高職學生認知的特點和訓練需要,在訓練設計上靈活變通,以“應用文寫作訓練”——條據(jù)的寫作為例:
這一訓練項目的活頁練習設置可以分為“情景描述”、“學寫活動”、“學寫向導”、“學寫提示”、“案例點擊”、“典型詞句”、“寫作實訓”、“評價標準”等幾個環(huán)節(jié)!皩W寫向導”、“學寫提示”就是訓練習題中的知識點概述部分;簡要概括出“條據(jù)”的寫作知識點,幫助學生抓住寫作關鍵,起到引導和提示的作用。
“案例點擊”、“典型詞句”就是教師講授寫作要點時,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條據(jù)”引發(fā)的案例作為補充材料,引導學生思考。一開始的“情景描述”、“學寫活動”和后面的“寫作實訓”就是訓練題的設計部分,配合課堂教學。這些部分根據(jù)學生原有的認知和知識儲備來設計,通過有目的的設置“陷阱”,再對“踩入陷阱中的病文”進行修改,學生會很自然地進入到“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容易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對條據(jù)的規(guī)范和細節(jié)的重要性的認識。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論語文教育[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倪文錦.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柳士鎮(zhèn),洪宗禮.漢語文教材評介[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4]溫立三.新教材練習設計的變化及教學建議[J].中學語文教學,2006,(10).
[5]張勇.關于語文教材練習設計的類型歸納與思考[J].語文建設,2009,(3).
【淺析五年制高職語文能力訓練題設計的思考】相關文章:
五年制高職畢業(yè)設計致謝12-09
淺析基于積極心理學的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11-23
淺析對高職教育中采用過程考核的思考12-08
五年制高職院校實踐課有效教學的設計11-26
淺析五年制高職英語教育專業(yè)基礎英語教學初探11-17
淺析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的探索與思考12-05
淺析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的探索與思考論文03-1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