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形容學識的四字成語37個

時間:2023-11-07 12:35:04 文圣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形容學識的四字成語37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形容學識的四字成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博大精深[bó dà jīng shēn]

  釋義: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出處:明·姜世昌《〈逸周書〉序》:“迄今讀書,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2、博而寡要[bó ér guǎ yào]

  釋義:學識豐富,但不得要領。

  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3、博古通今[bó gǔ tōng jīn]

  釋義: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出處:《孔子家語·觀周》:“吾聞老聃博古知今。”

  4、博覽群書[bó lǎn qún shū]

  釋義: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出處:《周書·庾信傳》:“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锥∵~,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

  5、博學多才[bó xué duō cái]

  釋義: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處:《晉書·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環(huán)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并不應!

  6、博物洽聞[bó wù qià wén]

  釋義:廣知事物,學識豐富。

  出處:《漢書·司馬遷傳》:“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fā)憤,書亦信矣!

  7、博學多聞[bó xué duō wén]

  釋義: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出處:《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薄盾髯印ば奚怼罚骸岸嗦勗徊!

  8、不得要領[bù dé yào lǐng]

  釋義:要:古“腰”字;領:衣領。要領:比喻關鍵。抓不住要領或關鍵。

  出處:《史記·大宛列傳》:“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

  9、博覽五車[bó lǎn wǔ chē]

  釋義:指讀書多,學識淵博。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真?zhèn)是:才過子建,貌賽潘安。胸中博覽五車,腹內廣羅千古!

  10、博聞多識[bó wén duō shí]

  釋義:博:廣博;聞:見聞;識:學識。知識豐富,見聞廣博。

  出處:《魏書·李業(yè)興傳》:“博聞多識,萬門千戶,所宜訪詢!

  11、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 dǒu]

  釋義:比喻人極有才華。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12、才疏學淺[cái shū xué qiǎn]

  釋義:疏:淺薄。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泵鳌じ呙鳌杜糜洝つ掀謬趧e》:“你讀書思量做狀元,我只怕你學疏才淺!

  13、才華橫溢[cái huá héng yì]

  釋義:才華:表現(xiàn)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出處: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道光26年4月16日》:“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

  14、道德文章[dào dé wén zhāng]

  釋義: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

  出處:宋·辛棄疾《漁家傲·為余伯熙察院壽》:“道德文章傳幾世,到君合上三臺位。”

  15、道山學海[dào shān xué hǎi]

  釋義: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出處: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道山學海功非淺,孔思周情文可傳!

  16、讀書破萬卷[dú shū pò wàn juàn]

  釋義:破:突破;卷:書籍冊數(shù)。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出處:唐·杜甫《奉贈韋左丞文二十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7、風流儒雅[fēng liú rú yǎ]

  釋義:風流:有文采且不拘禮法;儒雅:學識深湛,氣度不凡。指人文雅灑脫,學識淵博。

  出處:唐·盧照鄰《五悲·悲才難》:“杲之為人也,風流儒雅,為一代之和到此為止;昂之為人也,文章卓犖,為四海之隨珠!

  18、立地書廚[lì dì shū chú]

  釋義: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出處:《宋史·吳時傳》:“時敏于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目之曰‘立地書廚’!

  19、儒雅風流[rú yǎ fēng liú]

  釋義:①文雅而飄逸。②指風雅淳正。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演習·脫套》:“方巾與有帶飄巾,同為雅者之服。飄巾儒雅風流,方巾老成持重!

  20、無所不知[wú suǒ bù zhī]

  釋義:什么事情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

  出處:《列子·黃帝》:“圣人無所不知,無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21、學富五車[xué fù wǔ chē]

  釋義: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22、學貫中西[xué guàn zhōng xī]

  釋義: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06回:“博了個熟識時務,學貫中西的名氣!

  23、學識淵博[xué shí yuān bó]

  釋義:指學識深而且廣。

  出處:孫犁《小說雜談》:“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

  24、飽學之士[bǎo xué zhī shì]

  釋義: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飽學之士,登此高臺,可不進佳章以紀一時勝事乎?”

  25、博物多聞[bó wù duō wén]

  釋義:指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出處:《后漢書·周榮傳》:“蘊櫝古今,博物多聞,《三墳》之篇,《五集》之策,無所不覽!

  26、出口成章[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釋義: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處:《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27、滿腹經綸[mǎn fù jīng lún]

  釋義:比喻政治見識和主張。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出處:《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經綸!

  28、泰山北斗[tài shān běi dǒu]

  釋義:泰山:東岳,在山東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出處:《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9、博而不精[bó ér bù jīng]

  釋義:形容學識豐富,但不精深。

  出處:《后漢書·馬融傳》:“賈君精而不博,鄭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30、博識多通[bó shí duō tōng]

  釋義:博:廣博。識:學識。通:精通事理。指學識廣博,精通事理。

  31、博通經籍[bó tōng jīng jí]

  釋義: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出處:《后漢書·馬融傳》:“初,京兆摯恂以儒術教授隱于南山,不應征聘,名重關西。融從其游學,博通經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32、超凡入圣[chāo fán rù shèng]

  釋義: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達到圣賢的境界。形容學識修養(yǎng)達到了高峰。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八:“所以道超凡越圣!薄吨熳尤珪W一》:“就此理會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33、寡見鮮聞[guǎ jiàn xiǎn wén]

  釋義: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出處:漢·王褒《四子講德論》:“俚人不知,寡見鮮聞!

  34、見多識廣[jiàn duō shí guǎng]

  釋義: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35、鉅學鴻生[jù xué hóng shēng]

  釋義:學識淵博的人。

  出處:漢·揚雄《羽獵賦》:“于茲乎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修唐典,匡《雅》《頌》,揖讓于前!

  36、文質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

  釋義: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37、氣度不凡[qì dù bù fán]

  釋義:氣:氣質。氣質和風度不同一般

  出處: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時的確也有些氣度不凡。”

【形容學識的四字成語37個】相關文章:

形容人學識的成語大全08-31

學識的成語大全10-27

形容很神秘的四字成語01-09

形容夏日的四字成語07-20

形容涼快的四字成語08-11

形容紅色的四字成語03-24

形容溫暖的四字成語11-03

形容勤勞的四字成語02-23

形容冬天四字的成語04-07

形容教育的四字成語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