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0篇)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
看完這部小說已經(jīng)很久了,早就說想寫點什么卻遲遲沒有開始。這算不上是對其的評論,也算不上是看法,畢竟
大家之作是我等望塵莫及的。這頂多就算是我從中所獲得的收獲與感言吧!
我第一次聽說《平凡的世界》是大學(xué)期間參加的一次創(chuàng)業(yè)培訓(xùn)課上培訓(xùn)老師所提及到的!镀椒驳氖澜纭愤@部著名長篇小說獲得了矛盾文學(xué)獎,是路遙先生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之一。
小說開頭便是寫景,一個平凡、普通,穿著破舊衣服的來自農(nóng)村的少年——孫少平,正在操場上等待著其他的人打完飯后才躡手躡腳的出來拿屬于自己剩下的那兩個黑面膜,他吃不起甲菜也吃不起乙菜,就連一份水煮白菜的丙菜也舍不得打一份。也許正是因為那少年時期的強烈自尊心才使得他總是最后一個才出來拿那難以下咽的被人瞧不起的黑面膜。此時操場上正刮著凜冽的寒風(fēng),他來到那早已散場的菜盆前,正準(zhǔn)備伸手去拿最后的兩個黑面膜,突然,從樹枝上掉下一撮冰屑正好掉在一份早已冰冷的湯盆里,濺起的水滴"沉重"地打在了他的臉上,淚水忍不住的順著臉頰參雜著冰冷的菜湯順流而下?諝饧澎o了,時間仿佛也被凍結(jié)在那一刻。我想,此時此刻這個少年在想些什么呢?自己為啥過的是這樣的生活?憑什么我吃不飽穿不暖?難道我生來就注定了要窮苦一生?正是此情此景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從他堅毅的眼神里看出來他的不甘。
他在校期間遇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女同學(xué),叫田曉霞。他們都愛看書,都喜歡文學(xué),的確,無論生在哪個年代,一塵不變的是:知識就是力量,唯有知識才能改變我們貧困的現(xiàn)象。后來,孫少平高中畢業(yè)了,田曉霞到省城去讀大學(xué)了,由于家庭條件不允許,孫少平只有回到農(nóng)村掙公分,幫助家里減輕負(fù)擔(dān),但他從未忘記過田曉霞給他說的,外面的世界,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早日走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外面去闖蕩一翻,即使目前自己的軀體被囚禁在這偏遠(yuǎn)的農(nóng)村,我知道,他的靈魂早已飛出了那片山坳。夢想是困不住年輕人的,在孫少平強烈的堅持下,終于如愿,來到了外面的世界。一開始,他來到橋頭攬工,都是最苦最累的活,當(dāng)一個小工,他能吃苦,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再后來,他為終于能成為一名正式工人——煤炭工而高興不已。命運有時喜歡捉弄人,他體檢沒有通過。但是命運也是公平的,在他的努力下他終于如愿成為了一名煤炭工人。
其實,我的經(jīng)歷和他也有相似之處,一開始很希望能夠進成鐵,當(dāng)我得知面試通過后免得壓制不住心里的小激動,接下來就是萬事俱備,只欠體檢了,讓人懊惱不已的是體檢出現(xiàn)了點問題,醫(yī)生說可能是飲酒造成的,確實,前不久我們班組織了一次聚會,和各位兄弟姐妹熱鬧了一翻,唯一的一次復(fù)查機會便是決定我是否能來成鐵的關(guān)鍵,那段時間心里是很慌亂的,我做過很多種假設(shè),讓我不知所措,還好這只是老天和我開的一個玩笑,經(jīng)歷了一些波折,我也如愿的來到了大機段。
說實話,與煤炭工人的工作強度和工作環(huán)境相比,我是極其幸運的,長軌運輸雖說工作環(huán)境不怎么好,但是也遠(yuǎn)好于煤炭工人,工作強度就更不能相比了。孫少平,不甘平庸,通過他努力的工作最后終于過上了相對好的生活,至少不再吃不飽穿不暖;蚨嗷蛏伲谒纳砩衔叶寄芸吹阶约旱挠白。
記得是很久以前了,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哥對我說我們要不甘平庸,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農(nóng)村。其實,農(nóng)村并不是不好,只是每個人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一下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罷了。一個人也不能空有一腔報復(fù),必須不斷完善、豐富自己,只有當(dāng)自己變得更為優(yōu)秀,有一定的能力之后才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歲月靜靜流淌,在不知不覺間,我的學(xué)生生涯就這樣結(jié)束了,迄今為止,在我內(nèi)心深處我更愿意相信自己還是一名學(xué)生,而不是如今的工人。我們不再是活在父母庇佑下的小孩兒了,以后得靠自己工作,自己掙錢,即使這樣,我也一直保持著一顆年輕、上進的心,我從未忘記自己的初衷。
此時此刻,T長軌列車正在運行著,也許是風(fēng)聲,也許是雨聲,我的耳邊仿佛又聽到了哥哥兒時對我說過的話,我知道,那是我的心聲。在這本該寂靜的夜晚,卻被列車運行的聲音所打斷了,剛開始來的時候會覺得那是一種雜音讓人難以入眠,慢慢的,不知從何時開始,沒有那個聲音那種音符在耳邊徘徊還難以入眠,也許這就是鐵路工人的"職業(yè)病"吧。
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我們都活在平凡的世界里,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被平凡的世界變得"平凡",平凡不代表平庸,人可以平凡的活著,但絕對不能活得平庸,那是懦弱者的體現(xiàn)。生活也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有句話叫"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挫折只是我們成長的墊腳石而已,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重要的是看你用怎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只有正視自己正視問題,生活才不會烏云密布。撥開云霧總能見青天,當(dāng)我們面對眼前的問題時,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唯有這樣,問題才會得已解決。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孫少平有,我也有,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之中一蹶不振,以至于迷失自我。初出社會,我們宛如一張白紙,自己的人生軌跡該如何譜寫有時總會不知所措,但我堅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2
他們是生活在黃原的平凡百姓,在這里一個平凡的世界中,他們每天都在經(jīng)歷著生活的不平凡!镀椒驳氖澜纭罚瑥狞S原上的平民百姓寫起,用他們的故事來反映的那個時代的不平凡。
讀了《平凡的世界》的這三部書后,我對書中的某些人物所經(jīng)歷的事情有很深的感觸,并且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如果那個時代也落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在這些人物身上發(fā)生的悲劇,是否就不會發(fā)生了呢?
自由平等
孫少安和田潤葉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們兩小時候是特別好的玩伴。當(dāng)前田潤葉在學(xué)校受欺負(fù)時,孫少安總是二話不說的沖出去保護潤葉,而在孫少安的褲子破了洞時,又是田潤葉用自己的笨拙雙手一針一線縫好的,由此可見,他們的友情之深厚。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慢慢的長大。后來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差異,家境較好的田潤葉能夠到縣城讀書,而孫少安卻因為家境貧寒,只好留在鄉(xiāng)下工作,賺錢供弟弟孫少平和和妹妹蘭香上學(xué)。這樣一來,倆人在當(dāng)時的社會地位就有了明顯區(qū)別,差距也進一步拉大這也是導(dǎo)致兩人愛情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田潤葉喜歡孫少安,而孫少安也是喜歡田潤葉的,從他看到潤葉情書時的內(nèi)心的雀躍可以看出。而在那個時代他們的愛情注定只會是一個悲劇,潤葉受過的教育較開放,她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而孫少安,不可以在他身后還有一個大家庭需要他,在種種困難的迫使下孫少安最終娶了賀秀蓮,而他和潤葉的愛情最終也以悲劇結(jié)尾。
如果當(dāng)時的社會宣揚自由平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當(dāng)時潤葉與少安之間就沒有社會地位的高低可言,他們之間就會是平等的,他們就可以追求自由的愛情,從而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結(jié)局。也有此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引導(dǎo)社會走向正氣之風(fēng),
友善
談完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下面就討論孫少平年輕時的一些經(jīng)歷吧。
孫少平在上學(xué)時期就遭遇了不少麻煩,在上學(xué)時期,他因為家庭貧困和不太合群的原因在班上并沒有什么朋友,唯一能說的上話的朋友就是郝紅梅了,而孫少平對同屬于貧困環(huán)境的郝紅梅蠻好感的,甚至可以稱為喜歡,因為都在領(lǐng)西C套餐的黑饃饃,所以他們倆經(jīng)常在一起領(lǐng)餐,后來便開始一起談書了,孫少平經(jīng)常把自己的糧票夾在書中給郝紅梅,在這種貧窮的生活中,在這種貧困的生活中,他們便像兩個底層人民互相在對方身上尋找一些安慰。然而后來郝紅梅卻和顧養(yǎng)民走到了一起,我相信孫少平的內(nèi)心是苦的,但他卻用了一種友善的態(tài)度來看待這一切,包容著生活帶給他的不公。
而跛腳的侯玉英班長在最初也并不待見孫少平,甚至偶爾會刁弄他。而在遭遇洪水時,孫少平卻奮不顧身地去救了她,如果不是他內(nèi)心的善良和心存友善,他又怎會不計前嫌救了她?
愛國敬業(yè)
在愛國敬業(yè)方面,不得不提的兩個人是田福堂和田曉霞。
首先談?wù)劺弦惠吀锩姨锔L冒。他作為一位公社干部,為這兒的百姓鞠躬盡瘁,他始終站在百姓的立場上想問題,為這個縣的發(fā)展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zé),這是他愛國敬業(yè)精神的完美體現(xiàn)。
田曉霞與孫少平之間的愛情故事令人感慨萬分,而就在他們約定相見的前一天,她就為了去報導(dǎo)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而離開。為了工作,她將萬般重要的私事延期,可見她非一般的敬業(yè)精神。而在最后,她也因為要救洪水中的小孩而不幸身亡,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結(jié)局。
這部小說中平凡而樸素的故事,牽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腸,他們的生活,仍在繼續(xù)...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3
每天我都是聽著路遙的名著,李野默朗誦的《平凡的世界》進入夢鄉(xiāng)的。每次聽了以后,我心里像翻起了五味瓶,不是滋味,又像是波濤洶涌,久久不能平靜。
那些生活在山區(qū)里的人們,生活條件實在是太苦了,沒有衣穿,大人和孩子都是穿得破破爛爛,有的大姑娘的衣服連遮住羞就不能,但她們在那種情況下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了。吃得更不用說,每天填不飽肚子,家庭條件好點的,還能吃上高粱饃,就這還是偶爾一頓。條件不好的每天用野菜做的糠團子來充饑,即便是糠團子也不是天天有的。有的家庭每天喝稀粥來維持生命,有時餓的兩眼昏花。有的吃不起鹽,就在廁所里的墻角內(nèi)刮泥土做菜的調(diào)料。其中更貧窮的一家四口人快餓死了,四天沒吃一粒糧食,老人躺在炕上奄奄一息,連睜眼的力氣也沒有了,孩子發(fā)青的臉上塌陷出一雙無神的眼睛,半靠在墻角,他們一家在饑餓面前無能為力,只好等著死。在那缺吃少穿,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孫少平依然堅強的活著,他并沒眼前的困難所嚇到,也沒怨天尤人,而是把這些困難化作他前進的動力,努力實現(xiàn)著自己的理想。每天用稀粥來充饑,可想而知,他正處于發(fā)育階段,身體是多么需要營養(yǎng)啊,在他看來,營養(yǎng)是很遙遠(yuǎn)的事,眼下只要能填飽肚子就是最大的奢侈。他都不去在乎這些,他所關(guān)心的是讀書。
他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依然用心學(xué)習(xí),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xué)習(xí)上,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他讀書的身影。他知道要想擺脫貧窮,一定得有知識。在他心中不止一次的對自己說:“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摘掉貧窮的帽子!”他清楚要想走出大山一定得靠他自己努力學(xué)習(xí)。于是他發(fā)奮圖強,終于上完高中,在當(dāng)時那么苦的情況下,能高中畢業(yè)已經(jīng)是上天給他的恩賜了,他還求什么呢!
如果不是聽了這些,我很難想象出大山里有那么貧窮,也很難想象出生活在大山里的人們是那么堅強。尤其是像孫少平那樣的孩子求知欲那么強。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最后他終于走出大山,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實現(xiàn)理想。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生活在當(dāng)今社會里,不愁吃不愁穿,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從小到大從沒受過苦,也沒干過活,都是在大人的呵護下過著神仙般的日子。大人交給我們的唯一任務(wù)就是學(xué)習(xí),而我們也不好好學(xué)習(xí),在學(xué)校虛度光陰。要是孫少平生活在這個年代他肯定是個出類拔萃的人了,唉!怪只怪他生不逢時!
我從孫少平的身上學(xué)到了好多東西:知識改變命運!還有他那種具有梅花一樣的精神——環(huán)境越惡劣,他越堅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就是對孫少平最好的概括!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4
平凡是我們?nèi)松畹谋旧。都說多次讀《平凡的世界》可以從書中樸實的故事中找到心靈的純靜。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于平凡,我基本都是這樣認(rèn)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小說,讓我明白到平凡和苦難的真諦,它讓我知道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亦或是悲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jié),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他深切的了解苦難,熟知生活的真理,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他經(jīng)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xué),欽佩他對勞動的認(rèn)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書中是我學(xué)到了苦難的哲學(xué),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jīng)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xiàn)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jīng)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rèn)識叫做‘關(guān)于苦難的學(xué)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認(rèn)識?每到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認(rèn)識?就算哪天突然停了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讀懂了“苦難的哲學(xué)”,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我從書中精辟的語段中讀懂勞動的價值。書中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于他對勞動的態(tài)度!边@絕對是一條終身受益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爸挥袆趧硬趴赡苁谷嗽谏钪袕姶。對于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边@里體現(xiàn)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jīng)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fā)展之后,對勞動不同的認(rèn)識,人與人之間便產(chǎn)生了巨大的差別。。
正如我們進入同一所大學(xué)的時候,在學(xué)習(xí)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jīng)歷了幾年的大學(xué)生活之后,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jié)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shè)計的。”當(dāng)我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們都應(yīng)當(dāng)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nóng)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 他告訴我們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一切。不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對理想變得麻木,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現(xiàn)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就不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jīng)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但平凡卻不平庸,每個職位都有做得最好的,哪怕是洗碗工,洗馬桶,都有榜樣人物
既是終究平凡,我們要力求擁有平凡的偉大。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5
若論悲劇,推《竇娥冤》。再論悲劇,薦《趙氏孤兒》。但自從我讀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后,才知道了那些另類的悲劇都是浮云——都僅僅是個人的悲劇,而《平凡的世界》則是一個鄉(xiāng)村、幾個家族的悲劇的濃縮,這個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的寫照。
孫家和田家是本書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十分之九的內(nèi)容是圍繞他們所寫。除此之外,諸如金家等個別人物也是時常露臉的。
這本書和《紅樓夢》較為相似,而《平凡的世界》是夾喜夾悲,喜的讓人一蹦三尺,悲的讓人淚流滿面;而《紅樓夢》則是先喜后悲。但兩之相比《平凡的世界》略勝一籌,它沒有《紅樓夢》的繁瑣和枯燥,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新奇有趣。同時它們又都是對社會的抨擊,讓人感悟世態(tài)炎涼的悲哀,好像就是我們生活中真實可信的故事。
孫少平,這位年輕富有朝氣、樂于助人的農(nóng)民,可謂是本書的頭號主角。這樣一位農(nóng)民卻是中國所有百姓的縮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盡皆經(jīng)歷過,他的一生也是曲折坎坷、顛沛流離的。好不容易讀完了書,成為了任職教師,卻又要對外闖蕩,不顧父母兄妹的勸阻,毅然出走,只剩下哥哥孫少安和嫂子賀秀蓮在家把持。而孫少安——這位辦磚廠的企業(yè)家,開始確實是利滾利——因為他的英明頭腦,即使中途中只因一絲差謬而導(dǎo)致的傾家蕩產(chǎn),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但這是個平凡的世界,而孫少安也是個平凡的人,所以他是不會屈服的,在他重燃信心、重振企業(yè)之后,他的腰包里估摸有四萬元之上!
最令人憐憫的不是孫少安、田潤葉和李向前之間的悲劇,亦不是顧養(yǎng)民、郝紅梅和田潤生的凄慘故事,而是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凄涼愛情。本以為一帆風(fēng)順,而事實卻是一波三折,一場洪水永遠(yuǎn)隔斷了他們兩位熱血澎湃的青年。最初我們還在為他們祝福,可誰能料到這個結(jié)局,這個驚心動魄的最終,不但是孫少平為之痛不欲生、肝膽欲裂,我也倍感苦楚,甚至要咒罵那不知輕重的作者路遙。但事實或許就是這樣——這個社會需要付出,需要舍己為人,這個平凡的世界!在如今的生活中,我們都不希望悲劇重演,更不希望最愛的人飄然離我們而去……
然而最悲劇的還是結(jié)尾,完全不是作結(jié)尾的料,我和陳尚仁一致認(rèn)為此書還未寫完。這本富有新意,吸引力巨大的巨著的結(jié)尾卻如此令人大吃一驚,真是令人惋惜,白璧微瑕。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6
平凡是春天的小草,夏日的雨水,秋天的落葉,冬季的雪花。
平凡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隨處可見,卻又不起眼。平凡又是如此的不一般,作為世界的本質(zhì),一切不平凡都源自于它,也必以它為根基。人是平凡的,因此在茫茫人海中,我們常常被忽略;人又是不平凡的,因為人本身就是大自然最得意的杰作!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xiàn)代城鄉(xiāng)生活,通過復(fù)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因為跨越了好幾個年代,現(xiàn)在讀來,很多的內(nèi)容和描寫顯得過時和充滿天真的幻想,但是路遙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那個久遠(yuǎn)的年代的記憶,更是一種人生應(yīng)有的信仰和追求。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他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rèn)識,對生活有著深刻理解,有著深刻追求的人,從學(xué)生時代的“低等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jīng)歷的是艱苦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生活的深刻理解。
孫少平,他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nóng)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窮苦的生活中,受挫折的感情時都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jīng)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但是如果生活的重?fù)?dān)突然壓到我們的身上,我們真的會像孫少平那樣勇于直面接受挑戰(zhàn)嗎?
另外,我特別佩服他,我佩服他,佩服他可以蜷縮在破舊的被褥里,就著昏暗的光亮讀書,心中卻依舊為可以讀書感到崇高和興奮。我欣賞他,欣賞他可以這邊脫掉骯臟的工作服,那邊就可以和田曉霞談?wù)撐膶W(xué),和顧養(yǎng)民探討人生。我敬佩他,敬佩他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為了生計去做最底層的工作。他像不倒翁,像彈簧,不管你怎么推他,怎么壓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敗他。他是一個真正偉大的人!他經(jīng)得起磨難,受得住苦。而我呢?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吃著魚肉海鮮,穿著名牌衣服,而我每天依舊抱怨,抱怨他人,抱怨生活。比起孫少平,我實在是太幸福了,我應(yīng)該感到知足。
生活就是生命存在的狀態(tài)和發(fā)展的歷程,生命是不平凡的,而填充生活的卻是平凡,既因為不平凡太少了,也因為生命承受不起太多的不平凡。是的,沒有奇跡的生命就好似沒有生命的死海,即便真實存在,卻找不到一點生氣和存在的意義,只有單調(diào)而難忍的苦澀。然而過多的沖擊,太多不平凡的經(jīng)歷,又往往會讓原本堅強的生命過早夭折,這可能也是天才為什么難以長命的原因之一。江郎才盡,你也許會很可惜,但在我看來,這是江郎的幸運,生命的明智,也是生命所應(yīng)有的自我保護方式。風(fēng)平浪靜是大海的平凡,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人們才敢靠近大海;雨過天晴是天空的平凡,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人們才敢相信明天。而暴虐的臺風(fēng),狂呼的海嘯,傾潑的大雨,雖讓人生畏,但最終都?xì)w于平靜,而這份包容的氣量,正是大海的魅力所在。一個人如果想接近別人,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就是平凡——平凡的外表,平凡的生活和平凡的心。人們總愛埋怨生活的平淡無聊,也許是想象中有更好的生活,也許是有太多未實現(xiàn)的抱負(fù),更也許你是一個喜歡尋求刺激的人;但無論如何,也不論你是什么樣人,你都得接受那份屬于自己的平凡,因為它是你生命最原初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tài)。
一味地追求奇跡,只會讓生命早早疲憊,再也沒有精力去體驗生活的平淡,平凡的完美;一味的躲避風(fēng)險,只會讓生命蒙上厚厚的灰塵,失去那份本該應(yīng)有的生氣和體驗黑暗后見到光明的喜悅。生命需要一種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來自于一次次失敗之后的成功。
有多少人在成功之后迷失自我,又有多少人在失敗中迷茫。我記得有一首老歌——《朋友別哭》中唱到:“…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老,到最后還不是一樣…”是呀,無論生命會經(jīng)歷怎樣不同的歷程,到最后又都回到了同一個終點,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終點。重要的是生命存在的過程,起點和終點,只不過是生命弧線上的端點,起點標(biāo)志著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終點為生命劃上句號。
生命源自于平凡,也最終歸于平凡,生命的過程注定要追求奇跡,但生命過程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個奇跡。
人的成熟離不開這樣那樣的痛苦經(jīng)歷。曲折,加速著人的意志的成熟;挫折,培養(yǎng)著人的性格的成熟。把痛苦看作一種精神財富吧,戰(zhàn)勝痛苦,收獲的必將是成功和快樂。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7
在《平凡的世界》里看到這樣一段話:
“孫少平手里提著醋瓶,一個人靜靜地沿著鐵路往回走,F(xiàn)在,他面對漫山遍野的燈火,對這里的一切更加充滿了無比親切的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會是冰冷的。他不由再一次思想:我們活在人世間,最為珍視的應(yīng)該是什么?金錢?權(quán)利?榮譽?是的,有這些東西也并不壞。但是,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更為珍貴——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過于這一點了!
看完這段話,你是否跟我一樣有了很大的震撼呢?你是否曾經(jīng)問過自己,我們活在世間,最為珍視的應(yīng)該是什么?難道是金錢嗎?一生為了金錢而奔波,到頭來卻守著一堆花花綠綠的票子,孤獨的老去,難道是權(quán)利嗎?你為了權(quán)力使盡了手段,費了多大的勁兒才混上個一位半職的,只為那整天對別人的呼聲喚雨?難道是榮譽嗎?每天忙忙碌碌的做些無謂的努力,到頭來只是一紙白書。這些都不是吧,對的,孫少平說得對,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更為珍貴——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莫過于這一點了。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8
路遙先生寫的書大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書,《平凡的世界》也不例外,它全景式的表現(xiàn)了中國當(dāng)代城鄉(xiāng)的社會生活,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通過對人們生活的描寫來側(cè)面反映1975---1985年中國西北農(nóng)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來告訴我們?nèi)松恼嬷B。
《平凡的世界》顧名思義,平凡!描述了再也平凡不過的農(nóng)村生活,通過對孫少平、孫少安兄弟兩的描寫以及他們普通的生活,發(fā)生的那些瑣事的描述展現(xiàn)給我們不一樣的畫面,他們生活艱苦卻對未來充滿著信心,他們雖然不在社會的高層,卻依舊能活出自己的風(fēng)采,他們雖出身貧寒,是普通的勞動者,也依然擁有著自己不一樣的愛情,執(zhí)著追求著。
記得有這么一章,學(xué)校的飯菜分甲乙丙三個等級,孫少平和郝紅梅總是在別人領(lǐng)過飯后才去吃飯,是因為他們只吃得起最低等級的,是啊,他們也自卑,就算他們有再堅強的心,內(nèi)心也是有脆弱的一面的,但他們不需要同情,因為他們挺得住撐得下來,好像窮苦的孩子都愛讀書一樣,他們從書里充實了自己,找回了自己,他們不屈服不被現(xiàn)實所打倒,他們渴求知識,渴望理想中的那個殿堂,他們苦他們窮,但他們有志向有一顆不放棄的心。
如今的學(xué)生有幾個能做到,我們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卻永遠(yuǎn)只知道面對手機熒屏微弱的光,他們只能用著煤油燈或者在路燈下苦讀,我們聽過太多類似的事情,以前怎樣艱苦現(xiàn)在怎樣好,但是我們不能否認(rèn)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感動,他們積極向上的心,他們遇到挫折時的堅持,他們有太多的遺憾,太多的無奈,在那個時代,家庭是一切,他們?yōu)榱思曳艞壛颂,也堅持了太多,他們所?jīng)受的是我們所想不到的,或許他們經(jīng)歷的正是我們的爺爺奶奶所經(jīng)歷的所承受的,所以路遙先生才會把這一切寫下來,讓我們感知社會的發(fā)展,讓我們感知如今這一切的不易,是什么促就得這一切的發(fā)展,是自信,是堅強,使用不放棄的精神,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故事卻鑄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他們其實也是柔軟的人,潤葉對少安的苦苦等候,曉霞和少平的無話不談,可是現(xiàn)實不允許他們在一起,他們曾那樣快樂的度過,關(guān)心在乎對方,卻始終逾越不了家庭的差異,少安和潤葉各自成家,曉霞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生命。就算他們遭遇的再多,也依舊保持著向上的心,正是通過寫這些勞動與愛情,挫折和追求,痛苦和歡樂,用日常生活與社會的巨大沖突,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所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
這不僅是講述一個個故事,描繪他們的生活,更是在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么位置,多么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們都是平等的,只有選定目標(biāo)前進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yuǎn)年輕,或者路遙先生寫這本書的本質(zhì)是為了讓千千萬萬的青年學(xué)生覺醒吧,去奮發(fā)拼搏,我不知道,總之,只有一句話--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9
對至今才讀《平凡的世界》非常汗顏,這又一次強烈明示了本來書讀得少得可憐,曠課太多。慶幸的是,我終于接觸到了它,不僅僅是接觸,而是被強烈吸引、深深震動,特殊是在逐步走向成熟、理解思考的三十六歲,讀這樣一部對于人性、人生、生涯、情感的宏篇巨著,覺得恰逢其時。
《平凡的世界》,從一開篇便被吸引住了,平生還從未有一本書能如斯強烈地吸引著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樸素?zé)o華的文字,沁人肺腑,其間吐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布滿哲理的思考給我深刻的啟發(fā),引發(fā)強烈的共識。無論在哪里,無論當(dāng)時當(dāng)?shù)厥侨绾蔚泥须s與嘈雜,只有眼光接觸那些文字,情感情緒就會被拉入小說中的那時那境,領(lǐng)會感悟著劇中人物的酸甜苦辣,為他們或哀傷或歡喜,或激動淚流或輕聲嘆氣或幸福微笑。
讀《平常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筆天然平實,讓人讀起來無比十分地舒暢,不似當(dāng)初的某些文章故作深厚,名義文辭飛騰,實則提煉不出精華要義。二是作者對天然環(huán)境的描述過細(xì)入微,而且風(fēng)物描寫與人物心境、世事變遷相響應(yīng),堪稱一大特點!镀椒驳氖澜纭肥畟年齡冬夏,節(jié)令流轉(zhuǎn),世事變遷,也映襯著人物運氣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總能在敘述故事件節(jié)跟描寫人物心坎運動時,做作而然地推出本人對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道、感情的演繹總結(jié),恰到利益,發(fā)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應(yīng)出一種強烈的高昂向上的主義精力,能夠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的勵志書。當(dāng)然這部書包括的思維遠(yuǎn)不僅僅是這一點,但于我而言這一點是最深入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它彌漫著的那種生生不息、執(zhí)著進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讓我感到同樣充斥這種力氣的是錢文忠的《玄奘西紀(jì)行》。
讀罷《平凡的世界》,又看《凌晨從中午開端》。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感觸,路遙真恰是用生命的全體氣力、全部熱忱和豪情在寫作。他是幻想的踐行者,用近乎殘暴的方法、不凡的毅力,事必躬親了他關(guān)于人生的宣言:“只有在無比繁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空虛!甭愤b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性命打造了可貴的精神財產(chǎn)《平凡的世界》,它決不會因時間流逝而失去光榮,由于它所凝練的思惟、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存在永恒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從中吸取精神的養(yǎng)料,給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詮釋,給情感甚至純至真的休會,給怠惰以無可辯論的痛擊,給執(zhí)著進取以最有效的。來日,將開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瀏覽。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0
每次拿起《平凡的世界》靜心讀上幾頁,都收獲頗多,讀到高潮之處,更是心潮澎湃,頓覺酣暢淋漓。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部書還是剛上高中的時候,當(dāng)時真是愛不釋手,看得廢寢忘食,還在筆記本抄錄了里面的不少經(jīng)典段落,反復(fù)品味。正是它讓我在思想與情感上第一次感受到極大的震撼,從此對人生和整個世界有了新的認(rèn)識與感悟。我想眾多讀過此書之人掩卷深思,亦是心中浮浮沉沉,頗有感嘆世事蒼桑,人海茫茫之情,恰似路遙在后記中所述“希望將自己的心靈與人世間無數(shù)的心靈溝通”。
以下從三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濃濃溫情--- 對親人、朋友至深的愛。無論孫少平對田小霞的愛情,還是對朋友的友情,無不是那么熱烈而赤誠。當(dāng)親愛的人離他而去,又是如此痛徹心扉。讀者亦為之唏噓。我愛這片生養(yǎng)我的土地,盡管有時曾那么想遠(yuǎn)離他,我愛這土地上的蒼生,盡管他們那么平凡;他們?nèi)缤叵碌拿,推動這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想想我們自己:一定有某些人在我們心中從未走遠(yuǎn),我們每天都能感覺到他們。享受我們身邊擁有的愛吧!投入地愛一次吧!就算我們?yōu)樗麄兯紤籴葆澹瑥匾闺y眠。而他們的溫情卻會長伴身邊,這溫情是一抹流水,那么柔軟又那么堅強;這溫情是一泓清泉,如此明澈又源源不竭,永遠(yuǎn)在我們心中流淌。
二、拼搏奮進---面對生活的困境,在逆境中積極努力,追求向上。是因為責(zé)任、希望還有勇氣,即使孤獨也能坦然面對。在人生的路口,任是艱險,也積極選擇追求的理想,這讓人不禁想起弗羅斯特的名詩《未選擇的路》,“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他們讓我感動,因為他們時刻都在進行精神上強烈追求;匚赌菢銓嵍鎿吹奈淖致槟镜男撵`將受到震顫,悲觀傷情時會獲得支撐,迷惘失落時能找到方向。垂下頭來,靜靜思索;我們認(rèn)識到生活是一條河,走過這條河流,也走過我們自己。
三、少平和少安是一個矛盾體,是作者個人性格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少安表現(xiàn)的傳統(tǒng)的堅韌、溫厚、博大的情懷,另一方面少平代表的有野性的、叛逆的意識,這兩種思想不斷交錯。少安更多是代表傳統(tǒng)的農(nóng)民,扎根鄉(xiāng)土;少平是做夢者,不怕遠(yuǎn)行,這兄弟二人實際上是一個人的兩面。是人們面對機遇、道路和命運時矛盾的選擇。所以他們在不停地掙扎著,掙脫那束縛、打破那沉重,改變那守舊,盡管這道路何其艱難,但在掙扎里才能不斷前進,才會不斷成長。所以今天的我們請盡情放飛自己曾經(jīng)的夢想吧,去勇敢地面對吧!在其中我們會找回自己,找到生活的價值。
輕輕合上這部路遙的嘔心瀝血之作,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依然飛揚在眼前。這部書值得每個青年人仔細(xì)品味,當(dāng)我們悲觀失落時,它會教我們重新振奮起來,當(dāng)我們洋洋得意時,他讓我們清醒,這本書值得我們永遠(yuǎn)珍藏,而路遙這位早逝的英才值得我們永遠(yuǎn)敬仰。讀罷此書我們會深深感到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要永遠(yuǎn)銘記,有些愛要一世珍藏。而每次重溫這《平凡的世界》,都是在咀嚼我們的人生。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0篇)】相關(guān)文章: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1-13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06-29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01-07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01-06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01-06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01-05
關(guān)于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0-21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熱門】10-20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熱】10-19
【薦】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