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上半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過程。
[詳解]德育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過程。對學生,實施德育,是滴水穿石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學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紀、道德方面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因素構成的,這幾個因素簡稱為知、情、意、行。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
[詳解]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標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推動德育過程向前推進的關鍵所在。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目標。
[詳解]從理論上說,德育目標確定了培養(yǎng)人的總體規(guī)格和要求,但在實踐中,必須落實到德育內(nèi)容上,唯有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并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才能進行有效的德育活動,達到預期目標。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模式。
[詳解]體諒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置于中心地位。此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它的理論假設是在對學生廣泛調(diào)查的基礎上提出的,它的教材也取自對學生的調(diào)查。它以一系列的人際與情境問題啟發(fā)學生的人際意識與社會意識,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體諒。該理論是英國德育學家彼得•麥克費爾等人于20世紀70年代所創(chuàng),曾風靡于英美。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模式。
[詳解]社會學習模式主要是由美國的班杜拉創(chuàng)立的,該模式吸取了認知發(fā)展論的某些觀點,與行為主義的合理內(nèi)核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新的認知一行為主義學說。故正確答案為C。
6.[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原則。
[詳解]略
7.[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方法。
[詳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雖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果實甜美,惹人喜愛,人們在它們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這句話體現(xiàn)的德育方法是榜樣法。
8.[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原則。
[詳解]略
9.[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德育原則。
[詳解]教育原則有:目的性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直觀性與發(fā)展理論思維結合的原則,啟發(fā)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統(tǒng)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德育原則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正面說服教育、積極引導原則,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的原則,通過集體進行教育的原則。由此可知,既屬于教育原則又屬于德育原則的是D項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二、簡答題
10.[參考答案]中學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說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樣示范法、自我教育法、道德體驗法等。
三、材料分析題
11.[參考答案]這個案例主要反映出德育活動中如何處理好嚴格要求學生與尊重學生的問題。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肯定是應該嚴格要求的,嚴格要求學生是教師的教育責任,是教育學生的措施。但是,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教師也要尊重學生,關懷、熱愛和信任學生,這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該處理好嚴格要求和尊重學生之間的關系,對學生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嚴格要求學生和尊重學生是相輔相成、相互聯(lián)系的。兩者相結合,能激發(fā)學生的信心和動力,為學生進步和發(fā)展提供方向。
【上半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題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上半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題答案06-01
2017上半年教師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答案解析04-28
教師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真題10-09
2024中學教師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及答案(通用5套)09-26
2017上半年教師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09-29
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預測題答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