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新聞攝影基本技巧

時間:2024-03-25 14:02:04 攝影培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聞攝影基本技巧

  在新聞采訪和拍攝過程中,攝影記者要熟悉各種題材的常規(guī)表現(xiàn)方法,充分了解各類活動的議程,觀察現(xiàn)場的地形,以便選取最佳的拍攝角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新聞攝影基本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新聞攝影的準備工作

  如今,新聞攝影從業(yè)者普遍使用數(shù)碼單反相機進行拍照。在新聞攝影實戰(zhàn)中,不同焦段的鏡頭、外置閃光燈、備用存儲卡、備用電池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的攝影采訪中,我一般配備三支鏡頭,它們的焦段分別為17-35mm,28-70mm,以及70-200mm,根據(jù)不同的拍攝素材選取相應的鏡頭。

  在無目的采訪時,我大多只攜帶一支17-35mm的鏡頭。采訪中,攝影記者很多時候不僅要承擔攝影的任務,還要負責文字記錄。因此,錄音筆、筆記本,以及無線網(wǎng)卡等也是我們需要常備的設備。

  如果拍攝的場景選在音樂廳、體育場,或者大型會場,還需配備獨腳架等裝備,以便在燈光較暗或者不允許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任務。

  在接到采訪任務后,我們要爭取提前到達采訪區(qū)域,全面了解采訪區(qū)域的環(huán)境設施和光照條件,并且最好能夠拿到此次會議或活動的議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打無準備之仗。

  如何利用好現(xiàn)場光

  在新聞采訪和拍攝過程中,攝影記者要熟悉各種題材的常規(guī)表現(xiàn)方法,充分了解各類活動的議程,觀察現(xiàn)場的地形,以便選取最佳的拍攝角度。

  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室外光對活動現(xiàn)場的影響,室內燈光照度是否合適,如何設置閃光燈等問題。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分別在不同設置模式下進行拍攝,以保萬無一失;在室外拍攝中,要考慮到陽光對拍攝的影響,必要時用閃光燈進行補光。

  通常情況下,公司會議和大型活動都是在弱光的氛圍中進行,這就給我們的攝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借助現(xiàn)場光攝影的情況有以下三種:一、新聞現(xiàn)場不允許使用閃光燈。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適當調高相機的感光度,增加快門速度,保證拍攝的成像質量;二、拍攝的場面太大或被攝主體遠離拍攝地點;三、攝影記者要在畫面中突出現(xiàn)場氣氛。

  利用現(xiàn)場光進行攝影時,我們應盡量選擇大口徑的鏡頭,如70-210mm/F2.8,28-70mm/F2.8等鏡頭。這類鏡頭光圈較大,可以確保一定的快門速度,因此成像質量會比較好。一般來說,我們大多采用手執(zhí)相機的方式進行室內拍攝,這就要求快門速度不低于最低限度。如使用17-35mm的鏡頭拍攝時,快門速度要控制在1/15-1/30秒左右;使用28-70mm鏡頭拍攝時,快門速度應控制在1/30-1/60秒左右。

  如何使用好閃光燈

  我們這里所說的閃光燈是指外置閃光燈,其閃光頭可以隨意調整角度。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經(jīng)驗,閃光燈直打被攝主體容易造成曝光過度。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把閃光頭調整到一定的角度,伸出反光板,光源通過反光板和天花板進行反射。這樣操作可以消除被攝主體的投影,改善光照不均造成的影響;如果會議現(xiàn)場空間狹小,被攝主體距鏡頭相對較近,可以將閃光燈調整到90度,通過天花板和周圍的墻壁反光,打亮被攝的主體。

  在日常的新聞攝影實戰(zhàn)中,我們可以多嘗試不同的閃光方式,不斷積累閃光燈的使用經(jīng)驗。在拍攝領導人講話,或者轉瞬即逝場景的時候,我建議大家把閃光燈調整到TTL自動模式上,這樣可以為我們節(jié)省不少的時間,拍攝的成功率較高,保險系數(shù)更大。

  如何拍攝領導講話和會場全景拍攝

  領導講話、演講等場景之前,要與其進行充分的溝通,告訴他們在講話中可以適當保持微笑,調整好坐姿,在感知到攝影記者準備拍照時,盡量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合。

  攝影記者在準備拍照前,也可以給領導一個手勢或暗示,把握最佳的拍攝時機進行連拍與抓拍。在會議拍攝中,要時刻保持高度警覺,密切關注演講者的動向。發(fā)現(xiàn)演講者漸入佳境進行脫稿講話時,要立即上前進行連拍,將其最佳的表情和手勢收入鏡頭中。

  需要注意的是,會議現(xiàn)場的麥克、水瓶等物品可能會對被攝主體造成遮擋,破壞構圖。我們在會議攝影中要注意尋找最佳的角度,盡可能避開遮擋物。

  會議現(xiàn)場拍攝難度確實很大。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現(xiàn)場光和閃光燈。在拍攝動輒數(shù)百人參加的大型會議時,我們要在構圖中全盤考慮觀眾、主席臺領導及主席臺展板等要素,這個時候要巧用閃光燈。

  我自己摸索出一個竅門:將外置閃光燈向上略微調整一個角度,這個時候,閃光燈輸出的是最大的閃光量,保證距離較遠的主席臺曝光充分,而距離鏡頭較近的物體也不會造成曝光過度。

  如何挑選新聞照片

  新聞照片的發(fā)稿形式主要包括單幅照片、組照和專題攝影。

  單幅照片是攝影記者平時工作中最常用的發(fā)稿形式。單幅圖片拍攝的基本要求是:表現(xiàn)有形象價值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瞬間,注意細節(jié)、人物情感及體態(tài)語言。

  組照可以是對同一新聞現(xiàn)場不同側面的描述與表現(xiàn),也可以是同一主題下的不同場景的組合。組照多用于多側面、多角度地表現(xiàn)新聞事件,深化主題。我每年都會參與全國兩會的新聞攝影報道。兩會結束后,我會把會議現(xiàn)場,代表討論的現(xiàn)場,以及代表和委員考察、交流、撰寫議案等場面的照片挑選出來,形成組照,進行刊發(fā)。

  專題攝影是指通過多張照片,多個角度反映一個新聞主題。每張照片講述一個故事或一個情節(jié),要有開頭照片、高潮照片及結尾照片,串聯(lián)起一個完整的故事。專題攝影要注意大場景、中景、特寫等不同景別的采用,以及橫豎版照片的配搭,時間跨度較大,淡化時效性。

  我們最終選擇發(fā)布的照片要具備以下要素:一、被攝人物的動作、表情自然;二、最能代表新聞事件本質的瞬間;三、兼具特寫與大場面;四、圖片構圖合理且具觀賞性;五、圖片動感較強;六、抓拍得到的圖片。

  新聞攝影應把視覺沖擊力放在首位

  “新聞價值”和“形象價值”歷來被認為是新聞攝影的兩大要素。

  新聞攝影的形象價值主要是指新聞照片的視覺沖擊力或稱之為視覺吸引力。長期以來,許多新聞攝影的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都認為在這兩大要素中,新聞價值是首位的,因為新聞攝影是屬于新聞范疇而不是屬于藝術范疇。

  然而,在近幾年的新聞攝影教學中,多次讓同學們在任何報紙或指定報紙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10幅新聞照片,發(fā)現(xiàn)同學們選擇的標準首先是照片本身的畫面效果,照片的新聞價值是處于第二位的。

  當和同學們探討為什么不是首先考慮新聞照片的新聞價值時,許多同學說,具有重大新聞價值的新聞,往往從報紙的文字報道或電視、廣播上已經(jīng)獲悉,因而看照片時就更傾向于關注畫面效果了。

  重新審視我國長期以來的新聞攝影實踐與讀者對報紙上新聞攝影的評價,把照片的視覺沖擊力要素放在首位,應當更有利于改進我們的新聞攝影報道,更有利于新聞攝影報道的創(chuàng)新,也更切合讀者對新聞攝影的需求。

  一、重視讀者視覺感受的選擇 新聞宣傳要“貼近群眾”,研究讀者的視覺感受與選擇的特點,對改進新聞攝影報道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新聞攝影屬于視覺新聞,它向大眾傳播新聞信息主要是通過視覺形象。圖片的標題與文字說明相對處于從屬地位。讀者選擇新聞攝影報道時,首先也是選擇圖片的形象。

  因為人們接受新聞攝影是從接受圖片形象開始的,進而才會去閱讀其文字說明。

  一幅新聞照片如果本身沒有視覺吸引力,則很少會有讀者繼續(xù)去看其文字說明了。當然,猶如對任何事物的判斷有多面性,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或吸引力的照片未必都是好照片,但好的新聞照片則必須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或吸引力。

  人的視覺是一種主動性很強的視覺形式,具有強烈的選擇性。人們常說的“視而不見”一詞,就說明納入視覺范圍的東西仍可“不見”,“沒看到”,這就是視覺的選擇性。

  它只看到吸引它的對象,也就是對它有較強刺激力、沖擊力的對象。從新聞攝影的角度來看,什么樣的對象會對讀者的視覺產(chǎn)生較強的刺激、具有沖擊力或吸引力呢?

  心理學家早就指出,視覺最不喜歡的東西,是那些靜止不變的或者是那些不斷重復的形象。所謂“熟視無睹”也就是這個道理。只有當視覺面對一個陌生的對象時,才會“睜大自己的眼睛”。

  人的視覺具有求新納異的傾向,這就要求新聞攝影者如想使自己拍攝的照片具有吸引力,就不能滿足于拍攝人們普遍看得見的內容與形式,而應著力于把人們普遍“看不見”的內容與形式

  變成“看得見”的攝影報道。 內容與形式均是獨一無二的新聞攝影報道,毫無疑問是最受讀者歡迎的;僅僅“形式”(即照片的畫面效果)是獨一無二的新聞攝影報道,也會吸引讀者的眼球;而僅僅是“內容”獨一無二的新聞攝影報道則是第三等的,因其照片本身的畫面效果對讀者來說“熟視無睹”。新聞攝影者應想方設法拍出讓讀者有“第一次看到”而產(chǎn)生新鮮的感覺。

  二、強化求新思維在新聞攝影中的運用 求新思維具有鮮明的喜新品質。它的思維指向是活躍的、積極的、向上的。

  朝向那些過去沒有發(fā)生過的、沒有見到過的、沒有報道過的對象。這種思維符合報刊屬性。報刊的存在是為了報道新聞,一切著眼于一個“新”字。

  新聞攝影的求新思維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求內容之新;二是求形式之新。

  內容的求新,要求新聞攝影去尋找、發(fā)現(xiàn)值得報道的對象。新華社總編輯南振中先生在“影響新聞發(fā)現(xiàn)力諸要素的分析”一文中,對此提出了六個主攻方向:一是善于發(fā)現(xiàn)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還沒有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廣泛傳播的、鮮為人知的新鮮事實。二是善于發(fā)現(xiàn)或者澄清社會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實真相。三是善于發(fā)現(xiàn)或者提煉出有助于解決當前各種困難和社會矛盾的新鮮經(jīng)驗。四是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能給人以啟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開放大潮中人們觀念上的新變化。五是善于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最能體現(xiàn)時代精神、對人們有較大激勵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六是善于發(fā)現(xiàn)能夠體現(xiàn)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的苗頭、新的動向,準確地預測和描繪事物發(fā)展的趨勢。

  三、注重典型瞬間的抓取 現(xiàn)代社會已進入了讀圖時代。人們獲取形象新聞并非只有新聞攝影一種媒介。相對于電視新聞,從傳播新聞的角度,新聞攝影總體處于弱勢地位。

  前者是“動”的,后者是“靜”的,前者是有聲的,后者是無聲的;前者可在新聞正在發(fā)生時同步傳送報道,后者總會有一定的滯后才能與讀者見面。面對這種弱勢,新聞攝影還有沒有優(yōu)勢呢?回答是肯定的。

  新聞攝影的優(yōu)勢在于對新聞對象的典型瞬間的抓取,在于對新聞瞬間精華的定格,以使讀者可以細細品味。

  新聞攝影要想在與電視新聞的競爭中吸引更多讀者的眼球,就應揚長避短,注重典型瞬間的抓取。

【新聞攝影基本技巧】相關文章:

最新新聞攝影技巧方式03-25

攝影技巧10-27

結婚攝影技巧08-26

雪景的攝影技巧11-24

攝影角度與技巧07-05

cos攝影技巧08-02

工業(yè)攝影技巧08-24

油畫攝影技巧12-08

天鵝攝影技巧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