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洛克風格裝修有什么特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巴洛克裝修風格的特點
巴洛克裝修風格的特點有豪華,它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豪華,它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在色彩的處理和運用上面,雖然豐富,但是合理,相得益彰,互相襯托,不會產生是視覺上的雜亂無章。下面小編整理的巴洛克裝修風格的特點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什么是巴洛克風格裝修
巴洛克風格最早出現(xiàn)在意大利,是17世紀初至18世紀上半葉流行于歐洲的主要藝術風格。受到文藝復興人文思潮的熏陶,巴洛克風格以浪漫主義的精神作為形式設計的出發(fā)點,以反古典主義的嚴肅拘謹、偏重于理性的形式。強調個性的張揚與動感,追求氣勢宏偉、奔放、夸張的藝術效果,裝修中喜好富麗奢華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整體偏男性化。
巴洛克風格裝修核心
在于對宗教的膜拜和信仰,我們常人對于巴洛克風格的家具最直接的感官感受就是色彩的富麗和弧線的廣泛運用,不管是椅子還是沙發(fā),在巴洛克風格式樣的裝修中,我們總能夠找到這樣的感覺。給人感官上的刺激,以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這就是巴洛克風格裝修所要表達的精神。
巴洛克裝修如何設計
1、餐廳
餐廳的設計寬敞明亮,增92tO.cOM加了人們用餐的食欲,金黃色的餐桌與屋頂金黃色的吊頂相匹配,顯示出餐廳的豪華,窗外的綠樹風景與棕色的窗簾形成了冷暖色調,透過棕色的窗簾看風景,使得風景愈發(fā)顯得嬌嫩欲滴。餐廳的墻面上裝有雕花的玻璃,增大的空間視覺范圍,形成唯美的光影效果。
2、廚房
圓形與曲線的幾何設計是不能缺少的,廚房的設計在質樸中顯示以華麗大氣,白色的木質家具,使得廚房潔凈整齊,房頂上鐵質的黑色吊燈與白色的家具形成了色彩明暗對比,站在廚房的一角,持一杯葡萄酒,觀看廚房的設計,也是很享受的,廚房的墻面用大理石裝飾,一種羅馬時代的感覺油然而起。
基本介紹
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tài),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筑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fā)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筑師和建筑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興起
17世紀的意大利盛行巴洛克建筑,這種現(xiàn)象十分復雜,聚訟紛紜,毀譽交加。
這時期,建筑活動主要在教廷首都羅馬城一地,整個意大利處于衰退之中,獨有羅馬教廷因為從殘酷的掠奪美洲殖民地的西班牙獲得了巨額的貢賦而繼續(xù)興旺。全國的藝術家、學者和建筑師又一次向羅馬教廷集中。
為了對宗教改革運動發(fā)起反撲,1545至1563年,基督教世界在特倫特(Trent)召開了擴日持久的主教大會(Trent Couneil)。會上天主教獲得大勝,決定恢復中世紀式的信仰。會后,各地的天主教更具有攻擊性,竭力擴大對基督教世界的統(tǒng)治。在這個向宗教改革反攻的浪潮中,天主教會大肆興建教堂,尤其以教宗所在地的羅馬城為最多。建筑師們也在這股浪潮中,從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掀起了一個新的建筑高潮,大量興建了中小型教堂、城市廣場和花園別墅。他們有新的、鮮明的特征,開始了建筑史上的新時期,即巴洛克(Baroque)時期。隨后巴洛克建筑流布到了歐洲各地,主要是西班牙、德國和奧地利這樣的天主教國家。但不久,得到巨額財富的天主教會便物欲化了,他們不再像最初那樣具有強烈的精神力量。巴洛克藝術也隨之世俗化了,內涵變得十分復雜,它因此便滲透到抵制過它的新教國家中去了,并且被新的文化滲透。因此巴洛克建筑具有前期較為浮躁、表面和后期奇特、新穎的的建筑風格。
主要特征
一、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充滿了華麗的裝飾,色彩鮮麗。
二、追求新奇。建筑師們標新立異,前所未見的建筑形象和手法層出不窮。而創(chuàng)新的主要路徑是,首先,賦予建筑實體和空間以動態(tài),或者波折流轉,或者騷亂沖突;其次,打破建筑、雕刻和繪畫的界限,使他們互相滲透;再次,這是不顧結構邏輯,采用非理性的組合,取得反常的幻覺效果。
三、趨向自然。在郊外興建了許多別墅,園林藝術有所發(fā)展。在城市里造了一些開敞的廣場。建筑也漸漸開敞,并在裝飾中增加了自然題材。
四、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種莊嚴隆重、剛勁有力卻又充滿歡樂的興致勃勃的氣氛。
結構特征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xié)調的方式表現(xiàn)空間,以夸張的細長比例表現(xiàn)人物等。建筑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意大利某些建筑師的作品中體現(xiàn)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圣龕,由哥特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圣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鑒早期文藝復興建筑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薩圣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后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的建筑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沖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guī)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從羅馬發(fā)端后,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意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qū)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于規(guī)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圣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guī)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tài),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墻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盡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之感。17世紀中葉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chuàng)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筑。
社會影響
巴洛克建筑發(fā)端于羅馬城,由于耶穌會的大力提倡,迅速傳遍意大利,傳遍西班牙,越過大西洋,傳到美洲殖民地。早期巴洛克式教堂,于天主教國家最為流行,而西班牙由于在17世紀經歷了深深地社會危機,新興的資產階級漸漸衰落,君主無為,失去了權威,耶穌教會乘虛掌握了實權,成為建筑的主要業(yè)主和潮流領導者,它強烈的傾向反宗教改革的夸張揚厲的巴洛克風格,它的天主教堂的非理性傾向,往往更甚于羅馬本城的。這種傾向又隨著西班牙侵略者傳播到中南美洲。
巴洛克建筑極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了許多出奇入幻的新型式,開拓了建筑造型的領域,活躍了形象構思能力,開拓了室內空間布局的嶄新觀念,積累了大量獨創(chuàng)的手法。因此,即使在古典主義建筑勢力強大,拒斥巴洛克式建筑的新教國家、如法國、巴洛克式建筑的影響還是突破政治和宗教的屏障,滲透了過去。
17世紀羅馬的巴洛克式城市設計,它的街道、廣場、園林等等也對歐洲各國有很廣泛的影響。在造園藝術領域,所謂的意大利式園林,就是以意大利的巴洛克園林為主要代表。
直到19、20世紀,歐洲和美洲的建筑不論風行著什么樣的潮流,其中多多少少都有巴洛克的形式和手法,證明它們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內容簡介
巴洛克時期(1600-1750年)是歐洲豪華、浮夸建筑藝術的創(chuàng)造階段。建筑師們在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前輩處獲取靈感的同時,也通過規(guī)劃、柱形、圖案、空間、光線、材料和幻覺裝飾等手段創(chuàng)造新穎效果。從教堂到修道院,從宮殿到城堡,從別墅到花園,從皇家廣場到公共建筑物,無一不體現(xiàn)出從地方傳統(tǒng)和藝術家想象中汲取的各種風格的概貌。這些藝術家有貝爾南、波羅米尼、皮埃爾·德·科爾托納、芒薩爾、勒梅西耶、菲舍爾、馮·埃拉克等。從大西洋到波羅的海,由羅馬、都靈、巴黎和維也納傳出的種種流派名稱有時相互矛盾:巴洛克風格,古典風格,洛可可風格。弗雷德里克·達薩在對這一切進行闡述之后,提出了下面這個問題:說來說去,究竟什么是巴洛克風格?
本書呈現(xiàn)的170多幅圖片是至今保存完好的珍貴攝影遺產;經典建筑的華麗圖片,巴洛克建筑杰作的設計草圖;從凡爾賽宮到圣保羅大教堂,仿佛是歐洲17、18世紀古典建筑的一次完美旅程。
【巴洛克裝修風格的特點】相關文章:
巴洛克風格裝修有什么特點08-15
法式裝修風格特點09-23
中式風格的裝修特點10-02
日式裝修風格特點10-10
田園裝修風格特點08-19
美式風格裝修特點08-20
日式裝修風格的特點08-07
歐式裝修風格的特點08-14
西班牙裝修風格的特點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