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倫理兩難及處理

時間:2022-09-01 10:28:56 工作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倫理兩難及處理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因自控能力差,道德判斷能力低而出現(xiàn)故意違反紀律、不講禮貌、撒謊、小偷小摸等行為,如何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如何在教育中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如何采取學生適應(yīng)接受和樂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應(yīng)積極探索的問題。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倫理兩難及處理

  一.德育中的倫理兩難問題

  德育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是對學生進行引導,是排擠掉學生思想中錯誤的雜草,扶正學生的行為,是讓學生感知自己生命的躍進,從而產(chǎn)生更大的前進動力。在德育過程中,常會涉及到一些倫理問題,涉及到一些教師應(yīng)該做,但做了對某些學生有傷害的兩難問題。遇到倫理兩難問題時,有些教師往往根據(jù)自己的'直覺和經(jīng)驗,感情用事,損害了另一些學生的利益,降低了教師自己的形象,也使德育的開展增加了難度。下面是日常教育中很可能發(fā)生的幾個案例。

  案例一,某班的教室門被學生踢壞,盡管該班主任確信班里有學生知道這是誰干的,但仍末找出踢門者,于是教師決定把全班學生留在教室里,直到有學生告訴他是誰踢破了門為止。

  案例二,某教師為了規(guī)范全班學生的行為習慣,根據(jù)學生因違紀而扣分的多少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等級,讓c等級的學生每天放學后打掃教室,直到c等級的學生變成a等級為止。

  案例三,某班一學生放在鉛筆盒中的50元錢被人偷走了,班主任在確定真的有人偷了錢后,就去搜他覺得可疑的學生的口袋。

  以上的幾個案例是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面對的倫理兩難中較典型的。在第一個案例中,教師要找到破壞公物的學生,然后教育他,而不是懲罰他,更不能懲罰那些與此事無關(guān)的無辜者。如果有學生問:“為我沒做過的事而受到懲罰,這在道德上允許嗎?”那么我們教師將無言以對。案例二中,教師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無可非議,但讓個別學生因此而每天打掃教室,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如果有學生說:“教室是全班同學學習的場所,就讓我們幾個人來掃,對此我表示不服。”我們教師也將無話可說。案例三中,教師為找遺失的錢而搜學生的身,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如果有學生問:“老師,你有權(quán)搜身嗎?”那么我們將無地自容。又假設(shè)三個案例中的結(jié)果都舅教師所預(yù)料的,找出了踢破門的學生,被偷的錢回到了失主的手中,扣分多的c級學生變成了不再扣分的a級學生,那么我們的德育工作是否做到家了呢?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蔽覀兊挠行┬袨橐苍S在殘?zhí)ぶ@塊土地。那么我們到底應(yīng)該怎樣去處理這些事件呢?怎樣才能既教育了學生又不陷入道德的兩難境地呢?

  我們確實應(yīng)該仔細地考慮我們的選擇,應(yīng)該仔細地考慮其中的道德因素。

  二.德育中倫理兩難問題的處理原則

 。保孀畲蠡T撛瓌t主張我們要尋求使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方式,去做盡可能使每個人都受益的事,為大多數(shù)人帶來最多的好處。作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一定要考慮到全體學生,不要因為個別人而侵犯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2.平等尊重原則。該原則要求我們的行為要尊重道德主體(他人)的平等價值,必須把他人視為有其內(nèi)在價值的主體去尊重他們,不要按我們個人的價值觀去貶低他們,或改造他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yīng)把學生的理性和自由人格放在首位,教師要相信每位學生都是有理性的,會思考的,而且有著自己的人格尊嚴,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我們應(yīng)該像我們希望學生尊重我們一樣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能做的只是給學生提幾條建議、給幾個忠告、樹幾個榜樣,而不是強迫學生這樣做或那樣做。(責任編輯:)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倫理兩難及處理】相關(guān)文章:

淺談學校中的德育教育08-22

儒家倫理思想與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03-08

談儒家倫理思想與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03-05

關(guān)于儒家倫理思想與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08-24

淺析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11-01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06-17

美術(shù)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10-07

初中物理中的德育教育論文10-23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研究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