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

時間:2022-07-25 13:53:58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

  教學的路不是一直順暢的,大家需要及時反思自己的得失!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范文【1】

  這一章 ,應該是整個初中地理最難的內(nèi)容了,而學生由于目前所掌握的知識太少,理解能力稍差,所以難度可想而知。我在講這一章的時候把內(nèi)容稍微調(diào)整了一下,先講了地球和地球儀,在這里只是先讓學生感受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盡量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一個空間的概念,并充分想象地球的大小。然后過度到地球儀,并讓學生認識地球儀。在講這里的`時候,有一點不足就是沒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地球儀,課后我感覺這里應該讓學生明白地球儀的形狀,放置原理,地軸以及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南北極并介紹不同地球儀的用途。 然后我通過使用立體地形地球儀讓學生認識表面不同顏色的意義,然后過渡到講地球表面的陸地與海洋中的第一節(jié)大洲與大洋,認識陸地與海洋的面積比較,以及各大洲與大洋的分布和分界。在講解時漏掉了大陸、島嶼、半島以及海峽的定義,使以后的教學費了很大的周折,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放在大洲大洋的分布之前讓學生先掌握。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范文【2】

  《陸地和海洋》是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教學內(nèi)容。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和鞏固本章的主要知識點,并初步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第一節(jié)《大洲大洋》是本章的重點,也是學生學好世界地理的基礎。主要講述世界的海陸分布,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與分布是本課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復習掌握的重點。第二節(jié)《海陸的變遷》則側(cè)重于科學觀念和科學史教育,以及科學興趣和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內(nèi)容包括“滄海桑田”、“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板塊的運動”三部分,教材通過大量實例說明海陸形態(tài)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從大陸漂移假說到板塊運動學說的形成,是極好的科學方法論教育素材,從假設到推理,再到實踐驗證,最終形成完整的理論,這一過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學方法。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基礎知識,看似十分簡單,但由于初一學生空間概念差,有關(guān)分布的知識并不容易掌握。同時,本章又是學習世界地理所必需的準備知識,對七大洲地形的特點,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世界的氣候、自然景觀、自然資源以及分區(qū)地理等整個世界地理的學習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復習過程中建議通過多種途徑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牢固掌握本章基礎知識。

  按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倡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由于是復習課,因此設計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回顧已有知識,實現(xiàn)知識重現(xiàn),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記憶,掌握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建議安排學生讀圖探究、回顧知識的活動較多。建議老師在指導學生活動時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全員參與,特別要多鼓勵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分層教學,難度大的問題給優(yōu)秀生回答,比較簡單的內(nèi)容給中下層次的學生做,做對了及時肯定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并激發(fā)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由于是復習課,練習肯定少不了,建議練習形式多樣,可以小測,可以小組互相問答。當然測試練習選擇要精,不要太濫。要讓復習課上成讓學生開心并有成就感的課。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范文【3】

  一、講評課必須對考試總體情況進行匯總

  對每份試卷認真批改,要進行試卷分析,找準學生做錯的原因;對要講的題進行認真分析,研究講法,確保學生盡可能高的掌握率;對學生得分情況進行統(tǒng)計,結(jié)合實際有選擇公布。

  二、認真設計課堂

  對講評課要統(tǒng)籌安排突出重點,正確處理好詳講、略講、不講;先講、后講的關(guān)系;該講的一定要講懂、講透、擴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應計劃預留給學生消化整理的時間。

  三、知識遷移和變式訓練

  堅持一題多變,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堅持一題多解,常規(guī)方法為主,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堅持多題一解,這是歸納題型的`最好辦法,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同向思維能力,確保做一題,會一類、帶一串。

  四、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答題技巧和心理素質(zhì)

  1.講題的重點應放在對題目的分析上,在這個過程中,要展示整個審題過程和思維過程,這個過程要與學生同步進行,這是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的主要途徑。

  2.地理學科要根據(jù)自身特點,教給學生審題方法。要給學生講清如何理解關(guān)鍵詞語,如何挖掘隱含條件,如何排除干擾因素等。

  3.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不能看到題長就打怵要求學生靜下心來認真讀題,找出有用條件,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反復琢磨,認真思考,化繁為簡,逐步理解。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范文【4】

  “海洋與陸地”這個活動中,教材上用方格紙和世界地圖,讓學生通過數(shù)格子的方法來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得多。在之前試教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格子里面既有陸地也有海洋,學生就不清楚該放在哪一類了?學生們都能數(shù)出海洋的格數(shù)多于陸地,但是得到的確切格數(shù)卻有著多種不同的答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就用一個小游戲——看看右手拇指在哪里?替換了教材上的這個活動。但是這個游戲?qū)嵸|(zhì)運用到了 統(tǒng)計方法(如果累計拋地球儀的次數(shù)足夠多,經(jīng)過計算能夠得到:海洋的`次數(shù)/總次數(shù)≈71%,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的面積越接近),這對二年級學生很難理解,絕大部分學生在乎是否能夠參與到這個游戲中,沒有意識到它的實質(zhì)。如何把趣味性和學科知識更好地融合起來,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應進一步去思考。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真的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嗎?替換了教材上原來的大氣層這個內(nèi)容。之所以這樣設計一個方面是為了整堂課的完整性,前面一個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學習到海洋與陸地,這時又折返學習大氣層,不免感覺有些突兀,內(nèi)容上沒有一定的延續(xù)性。另一方面大氣層對于二年級學生還是比較抽象的,它存在于地球的表面,這和學生理解的地球的表面這個概念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出于以上兩個原因的考慮,未設計學習大氣層這個內(nèi)容,而是圍繞“地球上水資源很豐富但是人類能夠使用的水資源卻是很有限的”這個主題對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相關(guān)的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淡水資源的有限,使用量筒演示,演示過程中出現(xiàn)了容積和百分比的表述,和韓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提到了此問題,低年級的學生對于數(shù)字沒有具體的概念,這個內(nèi)容過深了,當時只要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水的多少就可以了。對教材的處理、教學內(nèi)容深度的把握要更為細致全面,應該更多考慮到學生的實際。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2017年陸地與海洋的分布教案08-13

世界海洋日口號通用10-11

海洋世界導游詞01-10

暹羅海洋世界游玩攻略06-29

海底世界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21

顛倒世界小學美術(shù)教學反思08-01

世界海洋日宣傳標語06-25

世界海洋日的宣傳標語06-12

寧波海洋世界游玩攻略08-23

五一海洋世界活動主題方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