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教學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tǒng)的熏陶感染。所以在教學前就要設計好引導的方法。首先我指導學生收集關于1927年前的中國的情況,認識軍閥割據(jù)形勢下,李大釗從事革命工作的危險性及李大釗同志的生平的資料。
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找出需要深入體會的句子,重點在描寫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與同學討論,加深領會李大釗同志的精神。如,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李大釗明知形勢嚴峻,處境萬分危險,但他竟革命事業(yè)看得比生命還重,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表現(xiàn)了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說明李大釗同志即使受過酷刑,仍保持這對革命事業(yè)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深沉的愛。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時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傷痛。相反,他要永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人化悲痛為力量。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讓學生感悟到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的赤膽忠心。
【小學語文《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017年《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反思06-16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通用12篇)03-23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0篇)11-16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08-31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設計03-18
《十六年前的回憶》讀書筆記范文03-07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