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具的家》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圍繞“習慣”這個主題,4篇課文都滲透著責任意識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文具的家》這篇課文通過媽媽和貝貝的對話,教會學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
一、全文有6個自然段,配有兩幅插圖,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上課時以謎語形式導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將學生熟悉的文字和圖片相聯(lián)系,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在我PPT出示圖片時,問:圖片里有什么,學生在回答時引導學生把圖片說完整。一年級的`孩子看問題時比較片面,自己看到了什么就說什么,不能全面的思考,因此,我在找同學回答問題時引導他們說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先是找了一個中等的學生回答,說完后我補充了,接著找了一個成績好的同學,閱讀能力強的孩子說的比較完整,然后再找個基礎比較差的孩子,也能把話說完整,因為聽了前面兩位同學的回答之后有個對照,在課堂上我盡量做到關注每個孩子。接著我總結:“這些文具能幫我們做許多事情,就像我們的伙伴一樣,每天和我們在一起!
二、《新課程標準》中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
讀好對話是本課朗讀教學的重點,特別是3、4、5自然段對話的形式,在整節(jié)課中反復的指導朗讀,先是自由讀,讀得好的同學示范讀,小組比賽讀,分角色讀,讓孩子們有朗讀的興趣,喜歡上朗讀,所以我就用欣賞的方式表揚他們讀的越來越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朗讀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并鼓勵學生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三、《新課程標準》中說到強調寫字時間,習慣,規(guī)范與質量。
每節(jié)課最起碼有10分鐘的寫字時間,先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上個星期在樹蘭南校區(qū)聽了一節(jié)課,印象深刻,特別是關于寫字的指導,對于左右結構的字,口訣:一看左右,二看上下,三看重要筆畫。這樣讓學生更加明確左右結構的字該怎樣寫的好看又正確。然后互相交流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筆順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生字書寫得正確、美觀。
【小學《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百家姓》教學反思11-02
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英語的教學反思01-16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的教學反思05-19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和感想05-29
小學教學反思范文01-12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2-17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12-13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