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四川大學規(guī)模最大和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由原四川大學的物理系和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所(720所)、原成都科技大學的應用物理系和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以及原華西醫(yī)科大學的華西基礎醫(yī)學物理教研室于2001年7月合并組建而成。其中,原四川大學物理系正式建立于1926 年,已有八十余年歷史。四川大學的物理學科不僅具有雄厚的教學、科研實力,還先后孕育、發(fā)展出了學校的無線電電子學、光電技術和材料科學等學科,為學校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杰出人才,其中包括4位院士。2007年9月6日,我校與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簽訂了“三方共建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的協(xié)議,由此又組建了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現(xiàn)設有兩個相對獨立的研究所(720所和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四個系(物理學系、應用物理學系、核工程與核技術系、微電子學系)和兩個教學中心(基礎物理教學中心和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現(xiàn)有在職教職工180余人,其中院士2人、特聘和兼職院士4人、長江學者1人、博士生導師25人、在職教授(研究員)40余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7名。
學院集基礎學科、電子信息學科和工程技術學科于一體。擁有物理學和核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目前在11個博士學位專業(yè)、17個碩士學位專業(yè)和1個工程碩士專業(yè)招收研究生。其中原子分子物理、核技術及應用為國家重點學科,凝聚態(tài)物理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光學和理論物理為四川省重點學科。建有輻射物理及技術和高密度物理及技術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核科學與核技術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及3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年科研經費超過1800萬元。學院先后獲得國家和部、省、市級科研獎近20項,國家發(fā)明專利60余項,教學優(yōu)秀成果獎1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00余篇,出版教材、專著20余部。
1999年被確定為四川省第一批物理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2007年物理學成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目前有5個本科專業(yè),其中核工程與核技術為教育部首批特色專業(yè)。承擔了四川大學理、工、醫(yī)科每年8000余名學生的大學物理及大學物理實驗兩大公共基礎課教學工作。出版了3部國家十五規(guī)劃教材、1部二十一世紀新教材和1部教育部研究生推薦教材以及20余部其它教材和專著。光學獲得2009年國家精品課程稱號。
承辦有《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和《光散射學報》兩種全國核心期刊,與國內外許多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是四川省物理學會和成都市物理學會的掛靠單位,也是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四川賽區(qū)的承辦單位。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科學研究為動力,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高為目標,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作保證”的建院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發(fā)揚“嚴謹、勤奮、求是、創(chuàng)新”的校風學風,力爭經過10-15年的時間,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