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2016考研專業(yè)課:教育心理學之歷史發(fā)展過程

發(fā)布時間:2017-04-10 編輯:bin

  教育心理學的歷史發(fā)展過程起源

  1.早在1551年,瓊魏斯特的著作就出現(xiàn)了“教育心理學”一詞。

  2.柏拉圖認為,知識即回憶。

  3.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記憶三定律:相似率、相對率、臨近率。

  4.洛克提出了白板說。

  5.斯塔洛奇提出了“教育應心理學化”。

  6.夸美紐斯提出了教育必須遵循自然。

  7.赫爾巴特,第一個提出把教學理論研究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并提出了教學四階段: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

  8.詹姆斯與卡特爾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影響最大的兩個人。

  9.杜威倡導兒童中心運動。

  10.莫伊曼倡導實驗教育學運動,提倡對兒童進行研究。

  11.拉伊出版了《實驗教育學》,完成對實驗教育學的系統(tǒng)論述。

  發(fā)展過程

  1.初創(chuàng)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A.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學》標志著教育心理學誕生,這本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內(nèi)容包括人類的本性、學習心理、個別差異及其原因三個部分。 B.這時期形成了學習理論兩大流派:行為主義、格式塔學派。 C.我國最早的教育心理學著作是1908年方東岳譯,日本校原又一著作的《教育實用心理學》,1924年廖世承編寫我國首本《教育心理學》。

  2.發(fā)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末):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占據(jù)主導地位。其中杜威的實用主義為基礎的“從做中學”思想及維果茨基是這時代的代表人物。

  3.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重視為學校教育服務,人本主義思潮出現(xiàn)了奧蘇泊爾是這時期的代表人物。 4.深化拓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后):體系越來越完整,研究愈發(fā)深入,視角愈發(fā)綜合,構建主義作為新的認知學習理論的影響很大。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趨勢

  1.研究趨向日趨全面,關注教與學兩方面的心理問題。

  2.關注影響教學的社會心理因素。

  3.注重實際教學中各種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的研究。

  4.年齡特點、個別差異以及個別化教學研究繼續(xù)受到關注。

  5.更為關注學習者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學習的內(nèi)在過程和機制。

  6.開始研究電子學習的規(guī)律和信息技術的使用,使得教育心理學可以跟上社會發(fā)展。

  教育心理學的組成部分分別為教育心理學概述、學習與心理發(fā)展、學習的主要理論、學習動機、知識的學習,今天小編帶來的表格式知識點梳理只是心理學的"冰山一角",想要真綜合全面的正學懂學透,還著實需要下一番功夫。預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取得理想佳績!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