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改畫價的名人故事
1921年,57歲的齊白石開始對中國傳統(tǒng)畫風(fēng)實施大膽突破,期望通過這種“變法”式的創(chuàng)新畫法,賦予中國畫新的活力。
但他的這一做法,遭到了北平畫壇保守派們的一致反對和攻擊,他們合起伙來極力貶低齊白石,稱他的'畫是“野狐之禪”,“俗不可耐”“根本上不了臺面”。
齊白石的作品也因此備受冷落,甚至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他也只能在這樣一片謾罵和否定聲中,獨自苦苦支撐著。
在幾年后的一次國畫展覽會上,齊白石的一幅《蝦趣》圖,被掛在一個很不顯眼的角落里,而且標價僅為8元,為全場最低價。這讓他無比失落。
展會第二天,現(xiàn)場來了一位畫壇上的重量級人物,他便是剛剛走馬上任北平藝術(shù)學(xué)院院長的徐悲鴻。他一眼便看到了齊白石的那幅畫,并當即讓畫展負責(zé)人將其移到展廳的最中央,與自己的《奔馬圖》并掛在一起。
接著,他還親自提筆將《蝦趣》圖的標價從8元改為80元,并在一旁注上“徐悲鴻標價”五個字,該畫也因此一躍成為全場最高價,比徐悲鴻的那幅畫的標價還要高出10元。此舉流傳出去后,一下子引起了轟動,讓處于低谷中的齊白石再度名聲鵲起,重新受到了人們的認可。受到鼓舞的齊白石也因此堅定了創(chuàng)新之路,最終成為泰斗級的畫壇大師。
與“同行是冤家”以及“窮在鬧市無人問”的傳統(tǒng)人情觀相比,徐悲鴻這種自降作品價格,以讓位和提攜處于逆境中的畫友的品質(zhì),令人佩服,可謂是德藝雙馨。
【徐悲鴻改畫價的名人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名人故事的12-13
貝爾的故事名人故事08-12
秦朝勵志的故事 【名人故事】08-13
舒伯特的名人故事04-22
名人的勵志故事12-22
古代的名人故事12-11
蒲松齡的名人故事12-11
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12-11
李嘉誠的名人故事12-08
名人selina的故事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