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說課稿英文版
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教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nèi)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遵循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的原則。高中英語說課稿英文版,我們來看看下文。
高中英語說課稿英文版1
Unit 3 Computers (unit 3,Book 2) 說課稿
Reading Task Who Am I ?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Who am I 出自人教版高中英語教科書第二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本單元的話題是工廠技術,計算機的發(fā)展史和機器人。計算機對于高中生來說是較熟悉的一個話題,但“Who am I”這篇閱讀材料所選語言材料屬于科普說明文,內(nèi)容較為抽象,文章也有一些專業(yè)術語,對高一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篇閱讀材料以第一人稱的擬人手法介紹了計算機發(fā)展演變的歷史和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這樣擬人的手法使得文章讀起來妙趣橫生,抽象的專業(yè)知識介紹起來也淺顯易懂。這篇文章是整個單元的重點,融匯了聽、說、讀、寫語言知識點,同時在句子表達上運用到了現(xiàn)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tài),為下一個課時的語法教學作好了鋪墊。
2、說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
(1)、掌握單詞和詞組:
abacus. calculator. PC. laptop. PDA. calculate. universal. simplify. sum. logical. logically. revolution. operator.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solve. tube. total. web. application. finance. mobile. explore. anyhow. From…on. as a result. so…that….
(2)(掌握句型)
A. Over time I have been changed quite a lot.
B. First as a PC and then as a laptop ,I have been used in offices and homes sice the 1970s.
C. Over time my memory has developed so much that ,like an elephant ,I never forget any thing I have been told !
D. Since the 1970s many new applications have been found for me .
E.I have also been put into robots and used to make mobile phones as well as help with medical operations .
、谀芰δ繕
。1)通過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略讀(skim),查讀(scan)以及獲取信息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從詞的構成以及上下文猜測詞意的能力。
。3)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教會學生用第一人稱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描述一件事。
、矍楦心繕
通過學習本篇文章,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在當今社會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鼓勵他們積極探索新科技發(fā)展的精神。
3、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閱讀以時間為順序了解一件事的發(fā)展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時通過構詞法以及看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
二、說教法:
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及具體任務,我主要用以下教學方法:
①整體閱讀教學法,讓學生分別進行讀前、讀中、讀后訓練,由淺入深消化課文。 ②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完成目標。
、坶_放性教學策略,如brainstorm role play.等
、芤虿氖┙谭ǎ焊鶕(jù)學生程度,把課文難度適度降低。
三、說學法:
由于學生對計算機比較感興趣及熟悉,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與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用以下學法:
、傥骞俨⒂梅ǎ缍鄤幽X、動嘴、動手、動口。
、谘驖u進:由淺入深地讓學生掌握詞匯、句型、課文內(nèi)容。
、酆献鲗W習、小組討論
四、說教學程序:
Step Ⅰ.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1.以幻燈片的方式展開此部分Warming up里有關計算機發(fā)展的七部圖片,詢問學生以下問題:
①What are they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them one by one in English and spell them) ②Ask students to discuss what these items have in common.
、踂hich one can help me most in teaching English ?show students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of giving opinions ,such as in my opinion ,I think ……
這部分設計讓學生熟悉有關單詞,熟悉作出決定及意見的句型,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StepⅡ Pre-readirg
1.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on P18 and guess :
Who am I ?
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 ?
2.Ask students to brainstorm :In which aspects have computer been used today ? Work out a list and compare it with your partner .
此任務能讓學生通過標題、插圖預測文章內(nèi)容并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考。
Step Ⅲ.Reading
1.Skim the passage to check whether their predictions are right or not .
2.Scan the passage again ,and do exercise 3 in pre-reading part .
3.讓學生從文中找出這些信息并完成下面表格:
1642: .
1822:The analytical machine was wade by Charles Babbage.
: .
1940s: .
:The first family of computers wa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1970s: .
Now: .
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從文章當中自主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舉手回答并填寫以上問題,教師一邊幫學生retell及校對,一邊解釋所涉及到各種不同類型的計算機名詞,讓學生由易到難掌握課文。
4、careful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once more and fill out the chart of requirement 2 on P19 這部分需要學生精讀課文并尋找相關具體信息,建議學生碰到生詞時看下上文猜測詞義。
StepⅣ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讓學生一邊聽一邊記下在什么時間、什么人發(fā)明了什么類型的計算機,聽完錄音讓學生復述那些內(nèi)容。
2.Role play :叫學生以第一人稱扮演不同時期的計算機。
StepⅤ 拓展
1.再現(xiàn)最初的七副圖片,詢問學生:What’s next ?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設計下一種計算機的模樣與作用,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畫出其樣子。
Step Ⅵ Home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Step Ⅶ Conclusion
五、說板書
Unit 3 Who Am I ?
1642: The computer began as a calculating machine.
1822: The analytical machine was made by …
1936:The computer grew rapidly both in size and brain power.
1940s:…h(huán)ad grown as large as a room .
1960s:The first family of computers…
1970s:computers were used in offices and homes .
Now :Computer connect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本課所倡導的教學基本理念是:
1、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zhì)培養(yǎng)。
2、整體設計目標,優(yōu)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4、提供多種選擇,適應個性需求。
教學反思:本課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能較好地把聽說讀寫融匯在一起訓練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層次不一,在說時可能一部分學生不能開口,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設計內(nèi)容更符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比如讓這些基礎很差的學生先預習,熟悉課文單詞。另外,教師也可在課后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找計算機發(fā)展史。
高中英語說課稿英文版2:
The Earthquake(Unit 4,Book 1)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薄⒔滩暮單觯
高一英語第四單元的話題是“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整個單元的設計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聽、說、讀、寫多種教學活動,內(nèi)容涉及“談論過去的經(jīng)歷”、“描述任人物、事件以及人的感覺”、“學會在一篇文章中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來組織內(nèi)容”等,讓學生初步了解定語從句, 學會使用關系代詞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 的用法。我上的這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課后閱讀訓練,它是繼前面幾個課時內(nèi)容的延伸,單元教學內(nèi)容中閱讀部分安排了一篇描述洪水的文章,而這篇課文是描述地震的文章,結合目前時事,我想以此為載體讓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基礎上對地震的知識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設計了這一課時。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描述地震災害的常用語,能簡單的描述地震的發(fā)生原因。
能力目標:(1)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提高閱讀技巧,培養(yǎng)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2)能利用上下文理解單詞的含義,;
。3)能根據(jù)所讀材料運用適當語言進行復述。
德育目標:通過本文的閱讀讓學生對地震有更多認識,加強自我保護。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jù):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通過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
用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此外,每一門課程都應該盡可能結合學科特點,把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融化到日常教育教學中。
。、重點與難點:
。1)重點:1.利用不同的任務訓練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閱讀微技能;
2.對地震知識的更多了解。
(2)難點: 1。閱讀技能的訓練;。
4.教學輔助工具:
。1) 收錄機; (2)多媒體
二、教學流程:
。、新課導入
由前面的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說起,那一場洪災對于課文的主人公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而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詢問學生知道的災害,展示圖片讓學生對此有所了解,然后展示一幅完美的城市圖和災后城市圖進行比較,猜測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從而引出課題,這樣通過師生互動,激活主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后面進行本文的閱讀做了鋪墊和準備。
2、新課的講解
(1)不同層次的閱讀技能訓練;
首先是Speed reading,
a. skanning,快速默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回答簡單問題為下一步找出細節(jié)作好鋪墊。
b. skimming,讓學生進行跳躍式閱讀,了解文章的結構,教師要求學生(work in pairs)給每一部分給一個標題, 以此培養(yǎng)他們找尋文章或段落的主題句和
然后是careful reading ,
a,掃 讀 :用多媒體展示針對每個部分提出不同問題,,學生通過掃讀來獲取細節(jié)信息。在通讀全文梳理文章,理解主題基礎上,學生熟悉了文章內(nèi)容,才能掌握地震的相關知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針對各部分設計了不同的任務,
1,選擇題,四個部分
2,根據(jù)上下文了解代詞的指代內(nèi)容,涉及全文。
3,針對第二部分回答問題
4,針對第三部分讓學生結合示意圖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地震的形成,這既是理解基礎上的表達,也是對理解的檢驗。它可以訓練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各種語用能力,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效教學方法。復述課文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連貫表達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而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促進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5,針對最后一部分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進行討論
b .朗讀:讓學生跟讀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結構并從中得到自己的感受。這也為下一步學生討論做好鋪墊。學生通過以上活動,從基本框架到細節(jié)信息把握住了這篇文章。
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多媒體展示的幾幅圖片讓學生進行讀后討論。讓學生對地震有更多認識
。2)、在情境中激思,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在課文教學時,我采用多種思維訓練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根據(jù)教材的語言材料,巧設疑問,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
在careful reading的掃讀中,每個部分的問題各不相同,任務都非常有針對性,訓練了學生各項不同的能力,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這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既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又可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適時設問,是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發(fā)揮。
其次詳細閱讀之后,給學生提出一些討論話題,是繼教材內(nèi)容之后的一個延伸,由此,以教材為載體我們更多的了解了地震的相關知識,而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也是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3、作業(yè)的布置:
(1)做課后練習三,了解地震的各個震級所帶來的破壞完成句子,這一練習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更多的了解了地震,另一方面復習了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的用法。
。2)預習寫作部分提出的問題,準備寫一寫汶川地震。
【高中英語說課稿英文版】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面試說課稿11-16
人教版高中英語全英文說課稿11-03
高中英語必修2說課稿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11-03
英文版簡歷10-10
英文版自我評價01-20
自我評價英文版09-16
英文版本簡歷模板10-05
簡歷模板英文版08-31
英文版求職簡歷10-31
英文版的簡歷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