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暴力傾向心理測試
心理測試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測試方法,它是指通過一系列手段,將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數(shù)量化,來衡量個體心理因素水平和個體心理差異差異的一種科學測量方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暴力傾向心理測試,一起來看看吧。
暴力傾向心理測試
問:如果在深夜,你一個人行走在小區(qū)趕著回家,一下情況你最害怕哪種?
A、身后有緊跟的腳步聲
B、原先壞掉路燈,突然亮了
C、路經(jīng)小區(qū)花園時有黑影閃過
D、小區(qū)昏暗處,有那聲低聲哭泣的聲音
測試答案
選A的人---少量暴力因子,逼急了會爆發(fā)
雖然重視以德服人,不過把暴力看的非常簡單,認為它是正常行為;蛟S在很多時候你發(fā)泄自己的情緒時,會以忍的方式解決,不過內(nèi)心的暴力因子孩紙存在,不多但是如果有人逼迫,則會顯露無疑。
選B的人----對暴力不屑一顧
你們的脾氣溫和,凡是會思考后再做決定,認為暴力是野蠻人的做法。遇到自己抓狂的事情,最多爆粗口,對于武力解決問題的行為一向為恥辱。即使有些事情,讓你忍無可忍,但是你一定會以完美的方式解決問題。
選C的人----對暴力感到恐懼
你比較內(nèi)斂和含蓄,不太容易在眾人面前表示自己感情。不管受到怎樣的委屈,都會自己一個人承受。你甚至對暴力有恐懼感,或許你正在感受著暴力的苦難。如果你能學會溝通,可能會及時解決問題。
選D的人----潛意識有暴力傾向
你平時工作生活承受了較多的壓力,自己有壓抑自己情緒的傾向,有轉(zhuǎn)牛角尖、善變、歇斯底里等情況出現(xiàn),所以當無法忍受時,你潛意識的暴力傾向會容易被激發(fā)。
暴力傾向的人有什么表現(xiàn)
1. 情緒方面
易激怒
這類人情緒的觸發(fā)點較低,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被激怒。例如,在日常的交通場景中,如果被其他車輛稍微加塞,就可能會瞬間怒目圓睜,大聲叫嚷,甚至會有攻擊性的言語,如“你會不會開車,是不是想找死”。
對于他人的無心之失,比如不小心碰到他們一下,也會反應(yīng)過度?赡軙⒓吹芍鴮Ψ,語氣兇狠地說“你沒長眼睛啊,是不是故意的”,而且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平靜下來。
情緒波動劇烈
他們的情緒像過山車一樣,可能前一秒還比較平靜,后一秒就會因為一點不如意而陷入憤怒或狂躁。比如在家庭聚會中,一開始可能還正常聊天,但是當聽到一句自己不喜歡的話,比如對自己工作的一點小質(zhì)疑,就會突然情緒失控,摔東西或者大聲爭吵。
在工作場合,可能會因為領(lǐng)導的一點批評,從默默接受狀態(tài)一下子轉(zhuǎn)為暴跳如雷,臉紅脖子粗地反駁,完全不顧及場合和后果。
2. 行為表現(xiàn)
言語攻擊
經(jīng)常使用帶有攻擊性、侮辱性的語言。在與人發(fā)生沖突或者意見不合時,會口出惡言,試圖通過言語來傷害對方。例如,在網(wǎng)絡(luò)論壇上,對于不同意見者,他們可能會留言“你這個蠢貨,什么都不懂還在這里亂說”。
爭吵時會提高音量,用尖銳的聲音來壓制對方,并且話語內(nèi)容多是指責、謾罵,像“都是你的錯,你怎么這么笨”之類的言語很常見。
肢體攻擊傾向
當情緒激動時,會有明顯的肢體動作,如握緊拳頭、揮舞手臂。這種肢體動作可能是一種威懾,也可能是即將發(fā)生肢體沖突的前奏。比如在酒吧里,和別人發(fā)生矛盾時,會握緊拳頭,身體向前傾,好像隨時準備出拳。
有時候會出現(xiàn)推搡、踢打物體或者他人的行為。例如在學校里,有的學生因為和同學發(fā)生口角,就會用力推搡對方,或者在生氣時踢桌子、椅子來發(fā)泄情緒。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會使用工具進行攻擊,對他人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
破壞行為
當情緒上來時,會通過破壞周圍的物品來發(fā)泄?赡軙诩依飸嵟厮ご蛲肟辍⒒ㄆ,在辦公室把文件、辦公用品扔得到處都是。比如夫妻吵架時,一方有暴力傾向可能會把家里的電視、電腦等貴重物品砸壞。
在公共場合,也可能會因為一時的憤怒而破壞公共設(shè)施,像在公園里生氣時踢壞垃圾桶,或者在公交車上因為一點小事而掰斷扶手等行為。
3. 認知與觀念方面
過度敏感
對他人的言行有過度敏感的解讀。例如,別人正常的一個眼神,他們可能會認為是在嘲笑或者挑釁自己。在社交場合,總覺得別人在背后議論自己,并且往往會把這些想象中的議論往負面方向理解。
對于批評意見很難接受,會將其視為對自己的攻擊。比如在團隊工作中,同事提出一點改進建議,他們就會覺得是在針對自己,內(nèi)心充滿怨恨,覺得別人是在故意找自己麻煩。
崇尚武力解決問題
這類人在觀念上認為武力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在遇到糾紛時,首先想到的不是通過溝通或者合法途徑解決,而是用強硬的手段讓對方屈服。比如在鄰里糾紛中,他們可能會覺得把對方打一頓,對方就不敢再找麻煩了。
對于影視作品或者游戲中的暴力情節(jié)會比較欣賞,甚至會模仿其中的暴力行為。例如看到電影中的主角通過暴力復仇,會覺得很過癮,并且在自己遇到類似情況時,也想要像電影主角一樣使用暴力來達到目的。
【拓展】寶寶暴力傾向處理
暴力是人的天性,很多人認為成人才是充滿暴力的。其實不然據(jù)研究寶寶才最容易產(chǎn)生暴力傾向,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有暴力行為就要及早糾正寶寶的這個壞習慣。
1、暴力是寶寶自衛(wèi)的一種方式。寶寶打人有時候是出于一種自衛(wèi),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寶寶決不會容忍自己被欺負,他會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
2、語言表達貧乏。因為2歲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的溝通,所以他選擇咬人或是打人,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
3、環(huán)境影響。寶寶天生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借此認識世界。如果父母長期吵架甚至是打架、父母對寶寶施行語言和肢體的暴力、父母讓寶寶經(jīng)常觀看和暴 力有關(guān)的動畫片和電影,上述行為都會讓寶寶變成暴力模仿寶寶。
家長們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才能消除寶寶的暴力傾向呢?
1、關(guān)愛寶寶是根本。家長首先應(yīng)該給予孩子最基本的愛,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滿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只有讓孩子體驗到父母之愛的溫暖,寶 寶才有意識和理念去愛他人和外物。
2、教導寶寶正確的交往策略。多數(shù)寶寶的攻擊行為都屬于一時沖動的類型,其實他們心中是渴望友誼的,只是不知道如何與他人和睦相處。家長 應(yīng)該及時教給寶寶良好的人際交往技巧。
3、教寶寶控制情緒。情緒在人的心理變化中起著核心作用。幼兒還沒有學會如何控制情緒,因此家長應(yīng)該幫助孩子逐步戰(zhàn)勝情感刺激,使孩子有穩(wěn)定的情 緒,能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融合。
心理學研究表明,群體環(huán)境和集體活動最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家長可以多創(chuàng)造這樣的環(huán)境,讓寶寶學會忍耐寬容,加強自我約束力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如果寶寶經(jīng)常打別的小朋友、摔東西、欺負小動物、揪大人頭發(fā)、咬大人的手,家長們就要特別注意了,這就是寶寶暴力傾向的最初體現(xiàn)。首 先我們要了解寶寶暴力的原因。
專家解讀孩子有暴力傾向怎么辦
搖籃網(wǎng)友:您好:我家寶寶已經(jīng)2周歲多了,是個男孩,F(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他好像有暴力傾向,他總是趁你不備的時候上去撓你一下或者口中念著“打仗”,跟你打個沒完。以前他看過拳擊還有一個練武術(shù)的兒童節(jié)目,跟此有關(guān)嗎?怎樣才能改掉他這個不良習慣。還有他學會了一句罵人話“滾”,現(xiàn)在動不動就說,我們無論是打還是教都不管用,F(xiàn)在的小孩特別有叛逆性,越不讓干什么偏偏去干。
茅于燕:你的男孩才兩歲多,喜歡出人不意地攻擊人或者口中念著“打仗”,跟你打個沒完。我認為不必說得那么嚴重,是有暴力傾向,只能說他有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的對象有很多種,有的是小朋友、有的是爸爸媽媽;方式也是多樣的,有打人、罵人、揪人頭發(fā)、咬人等等。你們的孩子主要是對爸爸媽媽,方式是從背后撓你一下或罵人。
形成這種攻擊性行為與看拳擊、練武術(shù)的兒童節(jié)目非常有關(guān)系。可以說主要是從那兒模仿來的。
對這種攻擊性行為,可以試試以下糾正方法
1、不要讓他再看有激烈場面的電視節(jié)目了。
2、孩子有這種行為對你們,你們千萬不要用“打回去”、“罵回去”來糾正,否則他會認為是可以這樣做的,爸爸媽媽也這樣做。
3、兩歲兒童正處在第一個反抗期,自我意識開始萌發(fā),什么都想自己做主,這并沒有什么“錯誤”,家長要認識這一點,善于引導,而不要和他對著干。
4、在他平靜的時候,好像無意地和他一起看看有關(guān)兒童有同情心、兒童友好相處、兒童愛爸爸媽媽的圖畫書,這對形成他們的良好形為很有好處。
5、孩子的語言如果發(fā)展得不錯的話,可以讓他把心理想要做的事、想要什么東西、不喜歡什么人等說出來,家長可以幫他解決,不必使用撓人、罵人的手段。
6、要把撓傷、撓疼的地方(胳膊、背部等)給他看,激發(fā)他的同情心,改正自己的毛病。
【暴力傾向心理測試】相關(guān)文章:
測試你成功心理傾向10-23
測你的戀愛傾向的心理測試題11-12
創(chuàng)業(yè)傾向和素質(zhì)測試11-07
自測成功心理傾向09-10
你成功的心理傾向03-25
自測你成功的心理傾向08-20
心理測試10-14
測測:你職業(yè)成功的心理傾向10-05
心理測試:測試你的能力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