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

時間:2022-10-25 14:13:37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

  心理問題就是指我們在社會適應中產(chǎn)生的自己意識到或意識不到的主觀困惑狀態(tài)。如果是意識不到的困惑,我們僅僅能夠感受到情緒上的不愉快或低落,但不能就這種情緒進行解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問題包括三種類型:

  一是心理成長問題,是指盡管人格系統(tǒng)健康、正常、發(fā)展良好,但心理年齡因生活事件的影響,停留在過去的某一更幼稚年齡階段,不能夠順利地成長和變化,以適應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譬如一個30歲的適婚女性,盡管自己希望盡快走進婚姻,但卻不適應成人的婚戀生活,希望自己仍像小孩子那樣被人照顧呵護,這就是成長問題。

  二是社會交往問題,是指個人在情緒反應和人格系統(tǒng)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從而導致在與外界接觸和交往過程中遇到障礙和麻煩,不能有效地適應人及關(guān)系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但其認識能力還是正常的,意識清晰,對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有比較迫切的要求。心理學家認為,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本質(zhì)上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有關(guān)系就存在交往,交往不適應是導致各種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

  三是理變態(tài)問題,這里的“變態(tài)”不是貶義詞,就是“不符合常態(tài)”,指一個人在內(nèi)心深處存在某種扭曲的心理機制或心態(tài),以至于在情緒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異常。譬如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無法與外界進行正常的接觸和交流;言語行為怪異不被人理解。這些問題如果輕微,一般不影響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嚴重時可能會給個人帶來極度不愉快的感覺。舉個例子,一些人可能有反復關(guān)門、反復洗手,或者過分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旁人難以理解;另一些人可能是習慣于像“祥林嫂”那樣,遇到熟人就沒完沒了地傾訴自己的不幸與痛苦,抱怨命運的不公,以至于親人、朋友躲避疏遠,以避免他們的耳朵被人“強暴”。凡此種種,都屬于情緒和行為上的異常。長期的異常會嚴重破壞當事人的人際關(guān)系和家庭關(guān)系,使當事人陷入苦悶孤獨不能自拔。

  有了心理問題就該去看心理醫(yī)生,這是現(xiàn)代人的生活理念。但是,一些人對“心理醫(yī)生”這個詞十分敏感,一聽說自己需要看心理醫(yī)生,馬上跳將起來說:“我又不是瘋子,你才該看心理醫(yī)生呢!”似乎心理醫(yī)生就只有瘋子才會找。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瘋子恰恰不會去找心理醫(yī)生。心理學有一句名言:“承認自己有問題并真誠地接受心理幫助,是現(xiàn)代人心理健康的表現(xiàn)之一”。只有那些真正的“瘋子”或精神病患者,才拒絕承認自己有問題,并且拒絕就醫(yī)。這似乎是一個善意的提醒。

  與人們想象的相反,心理醫(yī)生只是幫助你處理你的心理問題,而不會接待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進行藥物治療,而藥物治療不是心理治療的范疇,給你開藥的醫(yī)生也大都不是心理醫(yī)生。同樣地,心理問題(心理疾。┡c精神障礙(精神病)是兩碼事情。

  心理問題長期積累,到達一定程度就轉(zhuǎn)化為心理疾病了。與心理問題相比,心理疾病表現(xiàn)為某種心理問題的周期性或長期性發(fā)作,并嚴重影響當事人的工作與生活。所以,兩者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也可以說,心理疾病往往是指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譬如心理疾病中的“抑郁性神經(jīng)癥”,“抑郁”是許多人都曾體驗過的情緒,憂郁情緒的人,對許多事情失去興趣,心境低落,感到人生無意義,悲觀厭世,甚至覺得活著沒有意思。如果一個人只是偶爾體驗到抑郁情緒,就不能叫抑郁癥,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處在這種情緒當中,就可以叫做患有“神經(jīng)性抑郁癥”了。所以,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但不是人人都是心理疾病患者。

  心理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寬,包括一切影響我們情緒、行為和現(xiàn)實生活的所有非生理性、非器質(zhì)性問題,如婚戀、情感、家庭、子女、工作、人際交往、職業(yè)發(fā)展、應激事件處理等等。及時通過心理咨詢處理自己的心理問題,是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當事人心理健康意識強的表現(xiàn)。

  心理疾病是指缺乏生理基礎和遺傳基礎的各種情緒和行為異常,它是心理問題長期積累得不到解決的結(jié)果。包括性心理障礙、人格障礙、神經(jīng)癥3個方面。但是不包括精神疾病。與心理疾病不同,精神疾。ň裾系K)大都是有器質(zhì)性基礎或生理基礎的,同時有可能存在遺傳性的基因變異。而心理疾病沒有這樣的生理基礎。所以,盡管因心理疾病,一個人可能在情緒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異常,但從生物醫(yī)學的角度說,他們是正常人。

  如果你有各種軀體上的不適、情緒上的問題、行為上的異常,到醫(yī)院又查不出相應的病因,那就可以懷疑自己是心理疾病了。你完全可以理所當然地去看心理醫(yī)生(心理咨詢師),接受心理咨詢的專業(yè)幫助。

  要是你感到有一些心理困惑和痛苦不能排解,自己又不能判斷是一般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還是精神疾?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先到一家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gòu)去進行心理咨詢,咨詢師自然會對你的問題作出一個判斷。因為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在第一次面詢時,就會運用他的專業(yè)知識對你的問題進行診斷評估,如果診斷認為是一般的心理問題,他會運用心理學專業(yè)技能幫助你進行調(diào)整;而如果他判斷你的問題屬于心理疾病的范疇,就會建議你接受系統(tǒng)的心理治療,或者輔之以藥物治療。如果你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他會直接建議你去權(quán)威的醫(yī)療機構(gòu)看精神科(或醫(yī)院的心理衛(wèi)生中心),也許還能根據(jù)你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建議去找哪一位精神科醫(yī)生呢!

  有了心理困惑,先找心理專家而不是找精神科大夫,不失為一種比較安全、便宜的選擇。

  禪與心理治療

  在一些心理治療中,治療師與病人對話,以便找出病人心里所發(fā)生的事,雙方都想要了解問題。治療師會試著把病人的病癥和自己所熟悉、接受的訓練的系統(tǒng)、理論連接起來,以判定病人的問題。這并不一定可靠,因為每個人的生平、經(jīng)驗都不一樣。治療師也許相信他們的分析和方法是客觀的,但他們也許是錯誤的。

  人們接受心理治療之后,可能覺得輕松、安慰;但是問題可能并沒有解決,只是得到短暫的紓解。這并不是說心理治療在解決問題上終究是沒有用的,只是對許多病人來說,治療可以維持個幾天。再者,完全依賴科學也是有限的,因為世間存在著許多無法測量、觀察的事物。比方說,面對來自業(yè)力或魔障的問題時,治療師的理論可能就不管用。

  禪師不試著處理個性的問題,而是教弟子佛法以及修行的方法,并且以身作則。每個人應該都能使用禪的方法,但有的人沒興趣,有的人沒信心或不愿努力。除非他們改變,否則就無法通過禪的方法和教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也必須知道,有些心理上有問題的人,禪是幫不上忙的。

  我指導弟子修行,并沒有必要頂著分析師的頭銜。有些人參加過幾次禪七,某些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因此在小參時,我也許會問些問題,扮演分析師的角色──雖然我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訓練。我的教導和指引根據(jù)的是我對人心和佛法的了解,所以有些參加禪七的人也許覺得他們所獲得的利益類似心理治療。

  然而,我的作法并不是典型的禪宗作法。傳統(tǒng)禪師的典型角色是把問題丟還給修行者,只是要他們繼續(xù)修行。這就好比有寄生蟲在人身上吸血。如果發(fā)現(xiàn)身上滿是這種寄生蟲,一種處理方式就是一只只抓,那要花很多的時間和氣力,更別提會失去多少血了;另一種簡單得多的解決方式就是撒鹽,讓所有的寄生蟲一次脫盡。禪的方法就像用鹽治寄生蟲,一次治療整個人,而不是針對單一的問題。

  處理每個事例中的問題,就像一只只抓蟲,不但麻煩,有時還會有危險。在抓一只蟲時,其他的蟲有時間鉆得更深,或者可能只是把它們暫時弄昏;更糟的是,可能把一只蟲弄成三段,變成三只蟲。心理問題也可能像這樣,以為已經(jīng)解決了一個問題,結(jié)果這個問題卻以另一種形式或更多種形式出現(xiàn)。另一個附帶的危險就是,寄生蟲可能會傳染給治療師。所以,更好、更簡單的方式,就是撒鹽,深入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我執(zhí)。

  因此,許多分析師和治療師對禪和佛法感興趣,他們來這里修行,開發(fā)內(nèi)在。他們告訴我,禪加強、充實了他們的方法,有了佛法的治療師如虎添翼。

  8個神奇的心理暗示法--看過后你就不會活得太累!

  書中所說的這個道理雖然我們都明白,我們都知道自己很多時候是在為面子而活,為了面子從而活得很累,比如穿名牌、買名車、購豪宅,但是世間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面子,放下因面子而帶來的各種負擔與壓力,這是為什么?并不是你不能輕松地活著,而是因為你不相信自己可以活得很輕松,不相信有辦法來化解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與憂愁。問題、難題都會迎刃而解。當今社會,雖然科技越來越發(fā)達,但是我們其實活得越來越累了,越來越迷茫了,越來越不健康了。

  當你看完下面總結(jié)出的這8個神奇的心理暗示法以后,你就會明白,這些方法其實是可以拯救所有偏離快樂與幸福越來越遠的忙碌的人們的,所有充滿愛心的人,不僅應該自己學會,而且還應該將這些快樂的方法傳播給更多的人,讓自己的親人、朋友也活得更加輕松與快樂。從這以后,你再也不會過于去為面子而活,為了別人的評論而活,而會去為自己真正的幸福與快樂而活;從這以后,再大的苦和累你都不會覺得是一種心理負擔。

  1.一個人到底怎樣生活才不會太累?

  書中作者說道:“我在開娛樂場所的時候,由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店子,一天到晚坐在店門口看電視,而活動得相當少,就在那幾年,雖然我的年齡并不大,但卻經(jīng)常覺得很疲憊,有時上下樓梯時會覺得腿很酸軟。后來,當我明白一個道理后,我的人生完全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上五層樓時,每次我都感覺無比輕盈,一點都不費勁!边@個道理作者是通過多次親身嘗試后才肯定它的,不信的話你也可以嘗試一下:人其實并不是越坐或越躺越輕松,而是越活動越輕松。

  2.每一個人都明白運動的重要性,因為運動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更健康,而健康的人往往可以享受到更多快樂。

  但是你知道一個人輕松堅持鍛煉的心理秘訣是什么嗎?“自從我明白了這個秘訣以后,我連續(xù)堅持了三年多的鍛煉,并且我相信我一定會永遠堅持下去。我的鍛煉方式很簡單,它就是做俯臥撐與仰臥起坐,有時蹲蹲馬步。當然散步、步行對我來說就更加容易堅持了。而在發(fā)現(xiàn)這個秘訣之前,我的任何一項鍛煉都堅持不了太久,這一點我老婆是可以作證的。自從我堅持用這種方式鍛煉以后,感冒時我從來沒吃過藥,總能輕易挺過去,而在以前,感冒后有時我陸陸續(xù)續(xù)半個月都沒能完全康復。”一個人難以堅持鍛煉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怕累,因為怕累而不想運動時我的心理暗示方法就是:提前去想象運動過后的那種輕松與舒服(一般來講,保持適當運動的話我們的身體往往會覺得比較輕松與舒服),這樣做鍛煉的積極性明顯獲得了提高,從而便輕易擺脫了怕累心理。

  3.膽小的,不敢大膽上臺或面對眾人講話的人一定要記住這個心理秘訣。

  這書的作者從前也是如此,他拿出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道:“我以前的膽量并不大,當然我善于挑戰(zhàn)自己,但是每次挑戰(zhàn)時我的心理負擔卻總是很大。讀中專時,有一次我們班上舉辦了一次班干部競選活動。我清楚地記得,我那次競選的是班長。那次,當我還只是打算上臺參加競選講話時,我感覺自己的心在怦怦直跳。不過自從我明白這個心理秘訣以后,現(xiàn)在我的膽量真的變得很大了。我以前從沒面對近千學生講過話,前不久,一所職高學校的領(lǐng)導邀請我去做一堂心靈健康講座,雖然我這是第一次面對近千學生演講,但由于我學會了如何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所以那次演講,自始至終,我從沒緊張過,而且是一點也不緊張,感覺無比輕松!碑斘覀儾桓掖竽懙孛鎸Ρ娙酥v話時,我們所擔心的其實就是怕自己講不好,從而引來某些人的輕視或嘲笑,這個時候你只要如此默念:“你輕視我呀,嘲笑我呀,看你能把我怎么樣!”那么你心中的害怕一定會瞬間消失。為什么呢?因為當你很大膽地讓別人去輕視或嘲笑時,你就一定不會害怕他人的輕視與嘲笑了。

  4.我永遠都只能去過屬于自己的生活。

  每一個人都有過羨慕他人的成功與財富的時候,我也一樣。羨慕他人時,我們的內(nèi)心往往會無比失落與悲觀,當然我們也知道羨慕與嫉妒是沒用的,這樣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痛苦,但是我們就是難以抑制住這種嫉妒的心情。后來作者發(fā)現(xiàn),擺脫嫉妒困擾的一句最簡短的話就是:我永遠都只能去過屬于自己的生活。對呀!無論他人有多少幸運、多么富有,但是我卻永遠都只能去過屬于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快樂。當我們將心思轉(zhuǎn)移到自己的生活上之后,自然就不會去嫉妒他人了。

  5.面對工作與生活中的各種苦和累,請你嘗試著以輕松樂觀的心態(tài)去接受它們。

  嘗試過后你往往會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只要以輕松樂觀的心態(tài)去接受苦和累、無聊與乏味,那么心中的壓力一定會瞬間減輕很多。當你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接受苦和累時,你的心情往往是最舒暢的,心情舒暢時,一個人的身體狀態(tài)也就一定會是最佳的,身體狀態(tài)越佳,內(nèi)心的感覺當然就會越輕松,所以抱怨苦和累的人,其實往往會活得更累。

  6.當你放肆地讓自己去恐懼時,內(nèi)心反而不那么恐懼了。

  相信大家經(jīng)常會因為想到或看到了某些意外事故而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并為此覺得異常痛苦,為了減輕這種痛苦,作者也曾努力去尋找一些解脫的方法,但他發(fā)現(xiàn)在尋找的過程中,似乎反而更加恐懼、更加難以擺脫它了。后來某一次,當他放肆地讓自己去恐懼時,內(nèi)心反而不那么恐懼了。這或許是物極必反的緣故吧!

  7.明白這個秘訣后,你一定可以更輕松、快樂地去跟自己的愛人或朋友相處。

  “有一次,我跟老婆為我們經(jīng)營的小型歌舞廳制訂了歌廳輪流演唱制度,她當時完全認可了我的方案,但是當我把制度張貼好后,她根本就不按制度執(zhí)行,而且一直瞞著我。其實她如果覺得我制訂的制度不對,完全可以當面告訴我,為何當著面認可,而背地里卻又否定它呢?知道此事后我當然很氣憤,為此我跟她吵了幾句,不過爭吵過后我還是很難受,甚至更難受,因為她不僅照樣不承認她錯了,而且還跟我對著干,比如不管小孩與家務了,躺在床上不起來等。我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但是跟她對著干,結(jié)果肯定會更糟,因為只要她生氣了,那么她就會變得很倔強。冷靜分析過后,我終于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自我調(diào)整方法。我是這么想的:她確實犯了一點小錯,她也確實沒有承認她錯了,但是這一切我忍受得了嗎?我的回答是:我忍受得了,我甚至可以輕而易舉地去忍受它!睆淖髡叩脑捴锌梢灾,很多時候,當對方犯了某些并不嚴重的錯誤,或者只是自己認為他錯了時,此時并不是我們?nèi)淌懿涣,而是我們忘記了提醒自己,我們疏忽了自己其實是可以忍受的?/p>

  8.直面每一個人最終都要經(jīng)歷的結(jié)局——死亡。

  當你因為害怕死亡而極度憂郁與悲觀時,請你告訴自己:能活著為何不去好好珍惜,被迫離開人世時強勉又有何用。珍惜從此刻開始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不負我們已然逝去的青春年華,才能把握好我們剩下的時光。

  上面這些心理暗示法只是《誰的內(nèi)心不糾結(jié)》書中的一點點而已。 雖然本書作者只是一名很尋常的人,但是他的輕松與快樂秘訣卻非同尋常。不開心或活得累的時候你一定可以從中找到一劑良藥,一個妙方,也希望每一個不開心的人在領(lǐng)悟了這些道理之后會由內(nèi)而外地煥然一新,笑著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明天。

  心理創(chuàng)傷自我治療緩解五法

  很多突發(fā)事件(如恐怖襲擊、沉船、撞車等)和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火災等),都會對生活在和平日子、沒有危機意識的人產(chǎn)生巨大的沖擊力,從而使其心理上遭受重大的創(chuàng)傷,尤其對老人和孩子的影響最大。

  據(jù)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上海博愛醫(yī)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徐光興介紹,當個人遭遇不幸事件的襲擊之后,最重要的是穩(wěn)定和控制情緒,進行自救和互救,為自己和周圍人的恐懼與壓力松綁。主要方法如下:

  及時交流 受害者應多和親友、同事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多與那些關(guān)心你的人呆在一起,他們能為你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承認現(xiàn)實 不幸已經(jīng)發(fā)生,所有的創(chuàng)傷已經(jīng)形成,既然已經(jīng)無法挽回,就該寬慰自己、承認現(xiàn)實,其結(jié)果會比垂頭喪氣、痛不欲生好得多。

  升華痛苦 創(chuàng)傷和挫折常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壓抑和焦慮。如果一味地憋氣愁悶,頹唐絕望,其實是用已發(fā)生的不幸在心理上懲罰自己。善于心理自救者,能學會將消極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情緒,努力化創(chuàng)傷為動力,將不良情緒升華為一種力量,投入到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利的事情中去,在獲得成功的滿足時,也消除了壓抑和焦慮情緒,達到積極的心理平衡。

  轉(zhuǎn)換視角 有時候,同一現(xiàn)實或情境,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陷入心理困境,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可能發(fā)現(xiàn)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情緒。在審視、思考、評價某一客觀現(xiàn)實情境時,學會轉(zhuǎn)換視角,換個角度看問題,常會淡化消極情緒。

  適度宣泄 當一個人受到創(chuàng)傷時,用意志力量壓抑情緒,談笑自若,這樣只能緩解表面緊張,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會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帶來更大的心理危害。善于心理自救者總是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宣泄心中的苦痛,如對自己的至親好友訴說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訴諸文字,讓心中的苦水流瀉出來;或是干脆在適當場合,大哭一場,大叫一番,這也是陷入極度心理困境的最佳自救策略。

  家庭代際的創(chuàng)傷與自我治療

  今天我上午觀看的是家庭治療,因為工作坊很受歡迎,使得我又一次的坐在地上。不得不說在地上坐3個小時確實屁股很痛,好在有三位老師精彩的講解使得在整個的過程中幾度忘記了坐在地上的感覺。在開始的時候三位老師并沒有展開ppt,而是隨意的回答著大家的問題,并不時地照顧著新進來的同學,協(xié)調(diào)著大家的位置。伴隨著對問題一個又一個的了解,我們漸漸清晰了三個人做家庭治療的模式,即一個咨詢師,一個協(xié)同咨詢師和一個反饋觀察者的角色,通過三個人的合作,去影響家庭的合作。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家庭治療的一個關(guān)鍵,就是沒有“開始點”,從見面開始就要盡量的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收集非超我的信息,從而盡量和每個人做鏈接。

  在“正式”開始之后老師帶我們看《茉莉花開》的片段并隨之講解,闡述了電影中這幾代人的傳承,講述了“媽媽-女兒”這個模式的重復,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悲情故事,一代又一代“單親媽媽”的不幸命運。影片簡單又偏文藝,講述了中國的變化帶來人際遇的不同。老師卻從這淡淡的憂傷中講述著整個家庭內(nèi)部的力量--一種應對創(chuàng)傷的方式、一種自我療愈的力量。這要求我們看到一個人,要多角度的觀察,從生理的、家庭的、社會的、組織的等多系統(tǒng)去觀察這個人,從而給他生活的更多解釋的角度、更多的可能性。說到這里不得不說要提高自己的觀察力,這樣才能從一個幾秒鐘的片段里看到家里布置、服飾、表情、語氣、關(guān)系、話語內(nèi)容等很多信息。

  老師從每個創(chuàng)傷中都在尋找著家庭的應對方式,這里的應對沒有消極,因為都是本意為家庭更好運轉(zhuǎn)而立刻啟動的應對方式。家庭在傳承創(chuàng)傷的同時,下一代也學會了應對創(chuàng)傷的方式和擁有了相應的勇氣。所以我們要以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系統(tǒng),看系統(tǒng)是如何利用一切可能的要素來幫助自己度過難關(guān),觀察每一個人是如何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應對家庭的創(chuàng)傷、去進綿薄之力。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家庭中常見的控制,老師說我們要從多元的角度來看,這里不只是控制,還有這矛盾這個心理現(xiàn)實。我們對人物的理解應該是用豐富的'視角來理解,因為每個人都是為了家庭系統(tǒng)的平衡,即便是破壞行為,也是以破壞的方式去維護系統(tǒng)的存在。

  在電影中還幾次講到懷孕,老師說無論多么艱難,還是把孩子生下來了,那些真正的痛苦是沒有把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這個孩子雖然是出生就不幸,但是母親畢竟還是有能力忍著生命的沉重把她帶到了大地之上,給予了她生命。從這點來說,她還達不到真正無法言說的痛苦的。

  關(guān)于電影中的不同階級家庭結(jié)合,看似不可思議,但其實也是各自家庭系統(tǒng)的需要,從生命的角度看,都是為了系統(tǒng)的存續(xù)或者成長。為了“黑色”家庭的延續(xù),策略上不得不找一個“紅色家庭”來配合,而“紅色家庭”又因為需要知識,所以就去與“黑色家庭”來結(jié)合。我在聽到這里時,雖然老師說的輕松,但是我總感覺到那種因妥協(xié)而帶來的沉重。我似乎能隱隱的感覺到,在這階級結(jié)合的妥協(xié)之下,有著危機的暗流,和家庭及不穩(wěn)定的辛酸淚水;蛟S這就是“活著就是王道”,那生存的殘酷吧。

  原本是很生動很歡笑的一堂課,不知道為什么回憶出來就仿佛是在面對一個巨大的傷口的感覺,很鮮紅的一幅圖像出現(xiàn)在腦海里。或許就像老師說的,作為家庭治療,不是去指導對方怎么做,而是以一個陪伴和觀察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相信家庭系統(tǒng)自己的療愈功能,讓他們自己去作出更有效或有益的舉動。我想那結(jié)果可能就是家庭中大家的真誠溝通與相互理解吧。

  整場下來老師的有一句話最讓我感觸,那就是人注定在創(chuàng)傷中前行,生下來就是療愈的開始。這讓我想到了《少有人走的路》中的第一句話:人生苦難重重,它的偉大在于一旦我們想通了它,就能實現(xiàn)人生的超越。

  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

  一、精神分析法

  創(chuàng)立人:奧地利心理醫(yī)生弗洛伊。

  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來訪者所不知曉的癥狀產(chǎn)生的真正原因和意義,通過挖掘潛意識的心理過程將其招架到意識范圍內(nèi),使來訪者真正了解癥狀的真實意義,便可使癥狀消失。

  實施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聯(lián)想、釋夢、移情、阻抗、闡釋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常見方法:

  宣泄療法主要是通過交談或誘導,幫助求助者把心中的苦悶、悲痛或壓抑等情感發(fā)泄出來,以減輕心靈負擔,并增進內(nèi)心平衡,屬于心理療法,該療法適用于神經(jīng)癥、心因性精神障礙、心身疾病、情緒反應和各種精神創(chuàng)傷引起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

  領(lǐng)悟療法治療者通過與患者討論其心理問題,使其認識、領(lǐng)悟到心理問題的根源。

  暗示療法是指通過非批評性的暗示使患者產(chǎn)生認知、情感和行為改變的心理治療技術(shù)。

  二、行為治療法

  基本原理:以改變病人的動作(行為)來影響心理變化和克服不適應環(huán)境或社會的異常行為,使自己保持能與環(huán)境一致的關(guān)系。

  理論依據(jù):異常的行為與正常的行為一樣,也是經(jīng)過學習獲得的。既然如此,這些異常的的行為也可以經(jīng)過在學習而使之消退。

  常見方法:系統(tǒng)脫敏法、厭惡療法、強化療法。

  1、系統(tǒng)脫敏法

  通過訓練病人松弛肌肉和不同層次間的逐步放松,在程度較強焦慮時的肌肉完全放松,焦慮不出現(xiàn)。用逐步除去異常行為的脫敏方法。常用于恐懼癥的治療(對動物的恐懼:從語言、圖片、錄象、玩具到物)

  2、強化療法

  滿灌療法,操作步驟與系統(tǒng)脫敏正相反,以恐懼最強處開始或想象之,醫(yī)生可以在場相伴加之語言指導,一旦病人體驗到最可怕的恐懼自己仍然安然無恙,恐懼就會減退或消退。主要用于恐懼癥的治療。

  這是一種快速脫敏療法。

  3、厭惡療法

  在不良的行為或變態(tài)行為出現(xiàn)的同時,施加有害或痛苦的刺激,使有害行為消退。方法: 電擊或催吐藥。用途:酒癮、吸毒、性倒錯等。

  4、自我控制的簡易行為療法

  強化決心、堅定意志是自我控制的簡易行為療法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

  治療日記:針對需解決的問題,擬定一個行為標準,做評價記錄。

  橡皮圈療法:利用拉彈預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圈擊痛自己的手腕,來作為非條件的厭惡刺激,用以抑制某些強迫行為。

  自我獎勵與自我懲罰:表現(xiàn)好的就自我獎勵表現(xiàn)差的就進行自我懲罰。

  重視控制環(huán)境:不良行為是在長期不良環(huán)境中形成的,不擺脫這種環(huán)境則會增加矯治的難度。

  三、森田療法

  創(chuàng)立人:日本心理博士森田正馬。

  適用人群:神經(jīng)癥患者。文化水平較高,癥狀不太嚴重的患者,自己啃啃理論、多多感悟,就能按照圖索醫(yī)治好自己的心理疾病。

  性格分析:

  內(nèi)向性格:沉靜、孤獨、不善言談、含蓄、沉思、嚴肅、敏感、少自信、多自我批評等。

  性格外向:在強烈的刺激下,也會出現(xiàn)內(nèi)向,嚴重的發(fā)生神經(jīng)癥。

  神經(jīng)癥心理沖突的原因

  1、參加一個活動(如演講),容易緊張臉紅,主要是擔心自己的發(fā)言水平不高,聽眾對自己的評價差;

  2、每一次考試前,有一些恐慌,主要想考好,又擔心自己考不好;

  3、與人交談,自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是非常想與這個人談好。

  4、神經(jīng)癥患者卻在這個問題上產(chǎn)生認識誤區(qū),他們認為這些不愉快的心態(tài)是不應該有的。

  5、總要想方設法去克服它、否定它,其結(jié)果必然使這些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產(chǎn)生反向的作用,形成心理沖突;

  6、進而造成患者痛苦感和頑強的抵抗,最終導致神經(jīng)癥。

  治療原則:

  “接受事實,接受情緒,不做任何抵抗”;采取“忍受痛苦、為所當為”的生活準則;甘心“帶著癥狀去生活”進行日常的生活、工作,逐步做到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力所能及的工作、學習有意義的、有興趣的事情上。

  科學忠告

  越是想用意志的作用控制、戰(zhàn)勝癥狀的人,越容易造成兩種精神力量的對抗;任何企圖強行排除癥狀的做法,沒有一個不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造成的惡性循環(huán)猶如作繭自縛,使患者深深陷入沖突旋渦之中無法自拔。

  四、其他方法

  人本主義療法、求詢者中心療法、偏交朋友小組、支持療法、認知療法、音樂療法、催眠療法

  音樂處方

  1、催眠:平湖秋月,銀河會,仲夏之夢;

  2、鎮(zhèn)靜: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小桃紅,仙女牧羊;

  3、舒心:江南好,春風得意;

  4、振奮精神:步步高,狂歡,娛樂生平;

  5、促進食欲:花好月圓,歡樂舞曲;

  6、解憂郁:春天來了,啊莫愁,喜洋洋,悲痛圓舞曲;

  7、消除疲勞:假日的海灘,錦上花,矯健的步伐,水上音樂。

【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相關(guān)文章:

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09-13

心理問題治療方法04-30

八種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11-23

女性心理疾病治療方法11-05

噪音和心理疾病治療方法11-01

心理疾病的治療講究哪些方法09-03

心理疾病的三個治療方法09-14

心理疾病恐高癥的治療方法08-27

心理疾病的不同病因治療方法介紹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