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德國的學位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一經(jīng)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j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德國的學位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德國的學位制度
碩士學位
自然及工程技術科學碩士(Diplom)
Diplom的原意是一種獎勵取得優(yōu)秀成績或通過某項考試的證書,以后逐漸演變成一種學位,這種學位最早頒發(fā)于1899年,首先適用于通過工業(yè)大學畢業(yè)考試的學生,以后逐步擴展到其他類型的高校,1939年正式成為法定的學位。 現(xiàn)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和經(jīng)濟科學等專業(yè)的學生,在滿足了學習條例對所學專業(yè)規(guī)定的條件、完成碩士畢業(yè)論文、通過一系列的口試和筆試后,即可畢業(yè)并被授予自然及工程技術科學碩士學位,所學的專業(yè)方向通常被附加在學位之后,如工學碩士(Diplom-lngenieur)、數(shù)學碩士(Dipl-Mathe-matiker)、心理學碩士(Diplom-Psychologie)等等。
此外,有些學位由國家考試委員會統(tǒng)一頒發(fā),如體育教學碩士(Diplom-Sportlehrer)和圖書館學碩士(Diplom-Bibliothckar)等,而在有些專業(yè)里也可由私人機構(gòu)頒發(fā),如美容碩士(Diplom-Kosmetikerin)等。學位獲得者具備了職業(yè)專門知識,有資格獨立開業(yè)或者在工業(yè)界和經(jīng)濟界的多種專業(yè)領域里工作。
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Magister)
Magister這個詞來自拉丁文,原意是“教師”,它曾經(jīng)作為所有系科的最高學位和全權(quán)高校教師的職業(yè)稱呼,與博士頭銜毫無差別,到了17世紀時,它只作為教師的職業(yè)稱呼,而到了19世紀中葉,這個詞在德國消失。1957年以來,Magister作為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學位重新被引入當時的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并一直沿用至今。人文科學和部分社會科學專業(yè)的學生,只要通過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考試,即可被授予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與自然及工程技術科學碩士不同,所學的專業(yè)并不附加在學位之后,而是一律通稱人文及社會科學碩士(Magister Artium)。
博士學位(Doktor)
博士學位是德國最高一級的學位,“特許任教資格”(Habilitation)是一種專為博士而設的資格考試,通過該考試的博士擁有在高校任教的資格,具備了成為教授的基本條件。
與我國的高校體制不同,德國的大學沒有“博士點”的概念,所有的大學教授都可以是博士生導師,因此,從理論上講,凡是獲得第一級學位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在德國大學的有關專業(yè)中攻讀博士學位(Promotion),通常不需要進行資格考試,但有一個前提條件,申請人必須成績優(yōu)秀且必須先找一個博士導師,在德國稱為“Doktorvater”或“Doktormutter”,他或者向申請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建議一個論文題目,或者接受申請者建議的題目。
適合中國學子留學的德國大學雙學位
德國也有雙學位?留學歐洲名校,獲雙校文憑?德國大學雙學位名額競爭激烈嗎?如何申請雙學位?學了德國大學雙學位有哪些好處?快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有在柏林、牛津和巴黎求學的經(jīng)歷,在布魯塞爾和奧爾登堡的實習經(jīng)驗,這樣的履歷一般會讓人印象深刻。但是如今,僅憑在海外度過的幾個學期或短暫停留已不再能令招聘單位感到信服,除非擁有兩所大學的學位。
學業(yè)結(jié)束時,22歲的倫納特科赫埃澤(Lennart Kocheise)拿到兩張畢業(yè)證,一張來自羅伊特林根(Reutlingen)大學ESB商學院,另一張來自馬德里科米亞斯大學ICADE商學院?坪瞻煽偣矊W習了八個學期的國際化管理,其中兩個學年在德國,兩個學年在西班牙。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科赫埃澤一直同時在兩所高校注冊,因為他在修雙學士學位,也就是說,畢業(yè)時可以同時拿到兩張畢業(yè)證書。
德國有越來越多的高校提供此類課程。自由柏林大學(Freie Universitt Berlin)國際合作中心的馬蒂亞斯庫德(Matthias Kuder)在進行雙學位課程研究。他說:德國國內(nèi)現(xiàn)在共有五百余個學士及碩士雙學位項目?梢灶A見,此類專業(yè)的數(shù)量還將大幅增加。經(jīng)濟學、工程學和社會學領域的雙學位專業(yè)最為普遍。即使各個項目的細節(jié)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學習過程中肯定要包括一個留學階段。
雙學位有助于在海外找工作
雙學位學習之所以對許多人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在就業(yè)市場上能讓人獲得更好的機會。庫德說:在招聘者眼里,獲得雙學位的學生通常素質(zhì)和能力比較高。 應聘者的個人資料中包括一張外國大學的畢業(yè)證書,而不僅僅是幾個學分,也會給招聘者留下比較深的印象。此外,在海外留學不會浪費時間,因為通常不存在承認學分的問題。這樣的畢業(yè)證書首先能夠幫助應聘者在國外找到工作。
此外,雙學位學生們肯定比那些只在德國國內(nèi)上過大學的同學有更多的經(jīng)驗。ESB商學院的克里斯多夫賓德(Christoph Binder)教授介紹道:在我們學院修雙學位的學生,要用兩種語言學習企業(yè)管理學。通過實習,他們對兩種企業(yè)文化都會有所了解。ESB商學院自1979年起開辦雙學位課程。
1000位申請者競爭145個名額
倫納特科赫埃澤之所以選擇在ESB商學院修雙學位,是因為他希望在大學期間有一段時間在國外度過。他想去西班牙,因為他中學畢業(yè)后,為了學習西班牙語,在塞維利亞(Sevilla)生活過一年,從那時起他就愛上了那個國家。
科赫埃澤說,進入雙學位學習最大的障礙是門檻高,競爭激烈。以羅伊特林根大學為例,每年大約有1000名申請者競爭大約145個學習名額。大約500名年輕人能夠入圍第二輪入學考試。錄取的關鍵不在于中學畢業(yè)成績,即使是平均成績非常靠后的學生也有被錄取的機會,他們必須是那些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的人,在中學學習期間已經(jīng)有過國外生活經(jīng)驗。賓德如是說。
科赫埃茲說,性格靦腆的學生學習這樣的專業(yè)恐怕感覺不會太好,因為學習過程緊張忙碌,要搬很多次家,不斷結(jié)識新的人,遇到新的情況。此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也并非總那么容易。
對雙學位課程感興趣的人首先要仔細咨詢,庫德建議申請者仔細研究專業(yè)的課程設置,雙學位是一個彈性概念,不要被其華麗的名稱和廣告語所迷惑。申請者應仔細考察,未來他從兩所大學獲得的畢業(yè)證書是否具有同等效力,是否都能夠被廣為承認。
【德國的學位制度】相關文章:
留學德國學位制度介紹03-24
德國博士培養(yǎng)和學位論文管理對我國的啟示03-15
德國存款保險制度02-11
瑞典留學學位制度介紹03-21
德國教育制度介紹12-29
留學德國的條件-留學的德國的費用03-10
德國留學:申請德國公立大學03-24
德國留學生交到德國朋友03-26
德國留學去德國必須知這些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