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供應室管理制度

時間:2023-04-11 08:39:31 松濤 制度 我要投稿

供應室管理制度(精選20篇)

  在發(fā)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是國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體化,是人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jù)。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供應室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供應室管理制度(精選20篇)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

  第一條 供應室各班次人員各負其責,嚴格遵守消毒供應中心各項規(guī)章制度。

  第二條 供應室工作人員要有嚴格的無菌觀念和自己安全防護意識,熟悉各種物品、器械性能、消毒方法、洗滌操作技術和流程。

  第三條 消毒員進行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

  第四條 各項技術操作有嚴格程序和質量標準。

  第五條 無菌物品的存放按《醫(y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的要求執(zhí)行,滿足臨床科室對無菌物品的需要。

  第六條 物品分類、洗滌、包裝、滅菌、存放、發(fā)放等符合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第七條 各種儀器設備專人保管,設定操作流程。

  第八條 專人負責定期監(jiān)測消毒質量,并隨時抽查。

  第九條 在供應器材范圍以內的用品,由各物品使用科室做好需用計劃,臨時或急診用物,則由科室自借自還。

  第十條 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應預先通知,以便準備。

  第十一條 各種用過物品,由各科室先行初步清洗消毒后方可收回消毒供應中心,傳染患者用物,應嚴格消毒后單獨送交消毒供應中心。

  第十二條 建立庫房財產登記本,物品發(fā)放、領取、使用等有嚴格的'手續(xù),消毒供應中心有統(tǒng)一的賬目,各科室有分戶賬,定期清點。

  第十三條 與各相關部門及科室搞好協(xié)作,定期到物品使用科室征求意見,改進工作。

  第十四條 保持消毒供應中心環(huán)境清潔整齊。

  第十五條 回收的醫(yī)療廢棄物嚴格按《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處理。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2

  1、在總護理部主任和護士長的.領導下,成立科室安全小組。

  2、組織所屬工作人員進行法制、法規(guī)及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3、組織所屬工作人員對消毒知識的學習,人人必須熟練掌握消防設備的使用。

  4、消防設備應專人定期檢查和管理,并保證消防設備的完好。

  5、做好假日前的安全檢查,并有記錄,以防隱患。

  6、定期對科室工作進行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3

  一、人員明確醫(y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所需器械物品的供應質量,保障醫(yī)療安全。

  二、科室周圍環(huán)境無污染,內部布局合理,三區(qū)劃分清楚有實際屏障,人、物流由污到潔,強制通過,不得逆行。

  三、在器械物品處理工作流程中,要有必要的設備與設施,如:回收間應有流動水洗手設施。

  四、非本科人員未經允許不得入內,工作人員進入污染工作區(qū)要做好各項防護后再進行操作,離開本區(qū)域時要更衣、鞋等,并進行洗手或手部消毒,工作鞋應每日刷洗,晾干備用。

  五、壓力蒸汽滅菌必須進行工藝監(jiān)測、化學監(jiān)測和生物監(jiān)測,確保滅菌效果,動脈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前須進行B-D實驗并詳細記錄。

  六、滅菌合格物品應有明顯的滅菌標志和日期,專室專柜,分區(qū)存放,下收下送車輛應“潔”“污”分開,每日清洗、消毒、分區(qū)存放。

  七、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物品,拆除大包裝后方可移入無菌物品存放間,物品應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貨架上,距地面20cm,距墻壁5cm,不得將包裝袋破損、失效、霉變的物品發(fā)放至使用科室。

  八、有明確的質量管理和監(jiān)測措施,對購進的原材料、消毒劑、洗滌劑、設備、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等進行質量檢測、監(jiān)督登記,并對自身工作環(huán)境的潔凈和洗滌、包裝、滅菌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質量及對無菌物品的包裝、外觀及內在質量有檢測措施。

  九、臨床科室使用后的.所有診療器械經初步沖洗后由供應室統(tǒng)一回收處理,對一般傳染病病人用過的器械(1)手工處理時直接加酶浸泡,如果污物已干,應煮沸消毒(2)機械處理時應用洗滌機煮沸

  處理。

  十、工作人員要嚴格做好標準預防,安全處理銳利器具,使用后的銳器應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內,3/4滿封口,由專人回收后焚燒處理,禁止利器盒重復使用及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及用手毀壞用過的注射器。

  十一、每月對空氣、工作人員的手、物體表面及滅菌器械應進行檢測并符合標準。

  十二、科內每月的檢測資料要妥善保存,特殊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和有關科室反饋。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4

  一、供應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各種器械、物品的清潔消毒,滅菌方法,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各種操作規(guī)程。

  二、負責全院各科室無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應工作。供應的醫(yī)療器械做到及時、準確、適用和絕對無菌。

  三、備齊和儲備一定數(shù)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證周轉和處于備用狀態(tài)。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點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據(jù)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

  五、科室自備包裝的各種敷料桶、換藥等治療器材應注明科別及消毒日期,按規(guī)定時間送供應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員負責關閉貯槽側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六、所供敷料應符合臨床要求,包布、治療巾、洞巾保持清潔無損。

  七、各種治療巾應注明名稱、消毒時間或有效日期。包內各種物品須認真核對,不得有誤或遺漏。每日嚴格檢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須重新消毒保存。

  八、所有一次性用品均應把好質量關,做好抽樣檢測,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況,保證臨床使用方便及確保安全。

  九、嚴格劃分污染區(qū)、清潔區(qū)、無菌物品儲存區(qū)。無菌物品與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遷回傳遞,防止交叉感染。

  十、對所有的物品器材應建立賬目登記、制度。專人負責、定期清點。

  十一、定期深入臨床各科檢查常備無菌物品質量、數(shù)量、征求意見,及時改進工作。

  十二、每日工作完畢整理室內衛(wèi)生,清掃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臺面。每周五大掃除1次,保持工作間清潔整齊,物品放置有序。

  十三、每日紫外線照射空氣消毒1次,每月空氣培養(yǎng)1次。

  (一)消毒供應中心查對制度

  1、回收物品時,認真查對用物的名稱,數(shù)量,包裝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內器材的品名,規(guī)格,數(shù)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確保準確無誤并登記。

  2、配置各種消毒液,清洗液時,認真查對原液品名,規(guī)格,有效濃度,應配置的方法,應配置的濃度和注意事項等。

  3、包裝重要和特殊搶救物品時,必須雙人核查包內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規(guī)格,數(shù)量,性能,清潔度,包裝材料的清潔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稱標簽,化學指示膠帶(標簽),滅菌日期,有效期,雙方簽名等是否完善,正確,包的體積,重量,嚴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搶救包,手術器械包必須經過二人核對并簽名后能封包。

  4、消毒滅菌員與質量檢測員共同查對,即裝鍋前:查數(shù)量,查規(guī)格,查裝載方法,查滅菌方式。裝鍋后:查壓力,查溫度,查時間,查濃度。下鍋時:檢查有無濕包,破損包,查化學指示膠帶變色情況以及監(jiān)測包中化學指示劑變色是否達到標準要求,在滅菌記錄本上雙簽名。

  5、發(fā)放消毒或滅菌物品時,認真查對包名稱,數(shù)量,滅菌,日期,有效期,化學指示膠帶變色情況以及包裝容器的清潔度,完整性,嚴密性是否達到標準要求。缺認無誤后,方可發(fā)放并登記。

  (二)消毒供應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應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掌握防火,防暴知識,能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須關閉水,電,氣和設備等開關。

  2、各種消毒鍋等機電設備均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做好日常保養(yǎng)維護,嚴防事故的發(fā)生。

  4、壓力蒸汽滅菌器必須專人負責,持證上崗,每臺滅菌器應有年檢合格證。

  5、低溫滅菌器應由專人負責,滅菌前檢查物品包裝是否符合要求,關嚴柜門,防止氣體泄露。取放物品時應戴口罩和手套。

  6、作區(qū)域禁止吸煙,易燃物品遠離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

  (三)消毒供應室消毒隔離制度

  1、消毒供應中心布局應按去污區(qū)。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無菌物品存放區(qū)。辦公生活區(qū),嚴格劃分;路線采取強制通過的方式,不準逆行,各區(qū)人員不得隨意在各區(qū)來回穿梭。

  2、工作人員必須著裝整潔。換鞋入室,按要求洗手。

  3、嚴格劃分去污區(qū)。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無菌物品存放區(qū),三區(qū)標志醒目,非滅菌物品不得與滅菌物品混放。滅菌物品應存放于滅菌物品存放間的貨柜或架上。

  4、分別設置污染。清潔。滅菌物品的發(fā)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厥盏奈廴疚锲肪鶓涍^標準清洗流程后再包裝滅菌。

  5、下送車和下收車應分開放置。分開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畢回科室后應對車輛進行清洗消毒處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嚴格按小區(qū)分開專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環(huán)境和工作人員。

  6、去污區(qū)所有回收人員必須遵循標準防護原則和操作流程。

  7、去污區(qū)及手套室。敷料室。無菌物品存放區(qū)的傳遞窗每日用空氣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氣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5

  1、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

  2、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進行確認。

  3、氣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距明火10米以外。應避開放射性線源。

  4、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止傾倒措施。

  5、夏季應防止暴曬。

  6、嚴禁敲擊、碰撞。

  7、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引弧。

  8、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

  9、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永久氣體氣瓶的剩余壓力,應不小于0.05mpa;液化氣體氣瓶應留有不少于0.5~1.0%規(guī)定充裝量的剩余氣體。

  10、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場合,使用設備上必須配置防止倒灌的裝置,如單向閥、止回閥、緩沖罐等。

  11、不得將氣瓶內的氣體向其他氣瓶倒裝或直接由罐車對氣瓶進行充裝。

  12、氣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對瓶體進行挖補、焊接修理。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6

  1、嚴格執(zhí)行《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規(guī)范》、《醫(yī)院感染管理辦法》與《消毒管理辦法》。

  2、周圍環(huán)境清潔、無污染源、區(qū)域相對獨立;鄰近臨床科室,便于收、送。

  3、內部布局合理,分工作區(qū)域和輔助區(qū)域。工作區(qū)域分為去污區(qū)、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無菌物品存放區(qū),區(qū)域間應有實際屏障。物品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流,空氣流向由潔到污。工作區(qū)域溫度、相對濕度、機械通風的換氣次數(shù)應符合《規(guī)范》相關要求。

  4、有物品回收、清洗、消毒、洗滌、敷料制作、組裝、滅菌、存儲、發(fā)送全過程所需要的設備和條件。

  5、工作人員進工作間必須更換工作衣和鞋子,進無菌間發(fā)放物品必須戴工作帽和口罩。根據(jù)工作需要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包括護目鏡、口罩、面罩、帽子、防護手套、防水衣(圍裙)及防護鞋等。不同區(qū)域的.工作人員,根據(jù)其工作崗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護措施,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

  6、壓力蒸汽滅菌操作程序、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按《醫(yī)院消毒技術規(guī)范》,滅菌合格物品應有明顯的滅菌標志和日期,專室專柜存放,在有效期內使用。

  7、消毒供應室按規(guī)范要求對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器械檢查與保養(yǎng)、滅菌、儲存、無菌物品發(fā)放等工作。

  8、不應在診療場所對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清點,采用封閉方式回收。

  9、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遵循先清洗后消毒滅菌原則進行處理,被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雙層封閉包裝并表明感染性疾病名稱,由消毒供應室單獨回收,按國家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10、無菌物品發(fā)放時,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發(fā)放時應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jiān)測合格后,方可發(fā)放。發(fā)放記錄應具有可追溯性。運送無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應清潔處理,干燥存放。

  11、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應由專人監(jiān)管,在進入消毒供應中心時應檢查檢驗合格證,外包裝是否符合要求。做好入庫檢查、記錄,定時進行物品的盤點、記錄,做到收、發(fā)一致。發(fā)現(xiàn)不合格產品,應立即停止發(fā)放和使用,并通知相關部門。

  12、應專人負責質量監(jiān)測工作,定期對清潔劑、消毒劑、洗滌用水、潤滑劑、包裝材料等進行質量檢查,定期對清洗、消毒、滅菌的質量進行監(jiān)測。

  13、室內保持整潔衛(wèi)生,定時通風換氣,定期進行空氣消毒。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7

  醫(yī)院消毒供應室醫(y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部(88)衛(wèi)醫(yī)字第6號《醫(y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

  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區(qū)、清潔區(qū)、無菌區(qū)劃分清楚,區(qū)域間有實際屏障,路線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潔,強制通過,不得逆行。

  三、各種物品車有“污”“潔”標記,專車專用,分區(qū)存放。發(fā)放無菌物品的車用后用1:200施康i號消毒液擦拭后,方能進入無菌區(qū),收污染物品的車,每次用后用1:200施康i號消毒液擦拭。

  四、無菌物品儲存柜,每日用含250-500mp/l施康i號消毒液擦拭一次。

  五、各種包布(治療包、器械包等包布)一用一洗一更換,保證無缺損。

  六、嚴格檢驗滅菌后成品的包裝和外觀質量,滅菌合格物品有明顯的'滅菌標志和日期、專人專柜存放,在有效期內發(fā)放。

  七、無菌物品一律存放于無菌室,注明名稱、滅菌日期、有效期(霉季5天,其它10天)

  八、用儲槽或特制滅菌盤存放塑料和空針進行滅菌,放入壓力蒸汽滅菌鍋,先打開篩孔的藥板。

  九、每日一次做滅菌設備檢查,每晨一次做b--d試驗,將b--d試紙歸檔備查。

  十、每批物品滅菌處理完成后,按流水號登記入冊,記錄滅菌物品包的種類數(shù)量滅菌溫度作用時間和滅菌日期與操作者等,并將溫度時間記錄紙歸檔備查。

  十一、有明確的質量管理和監(jiān)測措施,每月一次,對空氣,無菌物品、物表、消毒液,手等進行細菌檢測,資料歸檔備查,每周一次對消毒液濃度進行測試。

  十二、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拆除外包裝后移入無菌物品存放間,嚴格質量檢查,不得有包裝破損、失效、霉變,不潔凈的產品發(fā)放到使用科室,執(zhí)行一對一發(fā)放回收制度。

  十三、輸液器注射器由使用科室毀形,供應室統(tǒng)一回收處理。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8

 。ㄒ唬┚哂泻戏ǖ姆ㄈ速Y格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ǘ┳袷貒业姆、行政法規(guī),具有良好的商業(yè)信譽;

  (三)具有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記錄;

 。ㄋ模┚邆渫晟频纳a、供貨或提供服務的能力;

 。ㄎ澹┚哂辛己玫馁Y金、財務和經營狀況;

 。┞男欣U納社會保障、稅收義務;

  (七)生產企業(yè)或經營商品符合國家環(huán)保標準;

 。ò耍┓ㄈ舜碓谏暾堎Y格前沒有職業(yè)和刑事犯罪記錄;

 。ň牛┰瓌t上供應商經營時間在一年以上,特殊行業(yè)要在三年以上;

 。ㄊ┱少徆芾頇C關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9

  1.藥劑科確保按《醫(yī)院基本用藥目錄》及時供應臨床所需藥品。

  2.每月藥品供應計劃,應根據(jù)用藥基本狀況、不同季節(jié)發(fā)病,由藥庫人員編定計劃,并經藥劑科主任審核后,報請院長或主管業(yè)務副院長批準執(zhí)行。

  3.計劃批準后,復印二份。一份送醫(yī)藥公司,作為合同供應計劃,一份存藥劑科保存。

  4.及時組織供應臨床急救藥品及特殊用藥品。

  5.采購藥品堅持按基本用藥目錄和供藥計劃,依有關規(guī)定的定點采購質優(yōu)價廉藥品。

  6.采購藥品,以保證藥品質量為原則,堅決杜絕購進非醫(yī)療性用品及假冒偽劣、過期藥品。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0

  一、各單位對物資供應商的資格應進行審查,驗證供應商營業(yè)執(zhí)照、資質及企業(yè)信譽。

  二、評價供應商的`生產能力或供貨能力,驗證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產品檢驗報告、材質證明、合格證等。評價供應商提供產品的安全保證能力和環(huán)境要求的符合性。

  三、依據(jù)工程局項目管理部評估的合格物資供應商內,擇優(yōu)選擇。

  四、必要時,區(qū)域公司、項目應前對物資供應商進行考察。保證供貨能力、售后服務質量。

  五、區(qū)域公司物資部、項目部等有關單位對物資采購進行策劃并確定采購方案。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1

  1、認真宣傳貫徹環(huán)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及公司環(huán)境保護管理辦法;對本部門的環(huán)保工作全面負責。

  2、參加公司環(huán)保會議及環(huán)境檢查,并對環(huán)保管理不足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

  3、及時組織進購環(huán)境保護工程項目設備、材料,并對采購產品的質量負責。

  4、及時組織進購環(huán)境監(jiān)測儀器、藥品。

  5、及時收集分類和處置公司可回收利用的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

  6、嚴格遵守環(huán)保管理規(guī)章制度,認真學習環(huán)保知識,提高環(huán)保意識。熟練本崗位操作技能,不斷的提高處理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

  7、參加重大環(huán)保事故的調查處理。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2

  1、建立質量控制過程記錄與追溯制度,記錄應易于識別和追溯。滅菌質量監(jiān)測資料保留期應≥3年,清洗、消毒監(jiān)測資料保留期應≥6個月。

  2、對清洗、消毒、滅菌質量的日常監(jiān)測和定期檢測記錄。

  3、滅菌標識要求:滅菌包外應有標識,包括物品名稱、滅菌器鍋號、鍋次、滅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裝者與核對者姓名或編號。使用者應檢查包外和包內化學指示物變色符合標準后方可使用,同時將包外標識留存或記錄于手術護理記錄單上。

  4、臨床使用科室質量反饋有全過程記錄,并妥善存檔。

  5、建立持續(xù)質量改進制度及措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并建立不合格物品召回制度。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3

  1、為更加有效保障學校運行之物資需要,辦公物資采購統(tǒng)一由總務處負責實施。

  2、各部門如有物品采購需求,應統(tǒng)一填寫物品采購申請表,經相應部門分管校長同意后,送總務處進行市場詢價。

  3、總務處詢價人員在詢價過程中應保持詢價工作的.公正客觀,實事求是,嚴禁放水提價,索要回扣等現(xiàn)象,并及時做好詢價記錄。

  4、詢價記錄單次購價在1000元以下的,經總務主任同意后即可實施采購;單次購價為1000-5000元的,經后勤校長同意后方可實施;單次購價或單件購價在5000元以上的,經校長同意后方可實施采購。

  5、學校辦公物資采購應本著節(jié)儉、實用為原則,反對鋪張浪費。

  6、物品采購到校后,所有物品應及時到學校保管室辦理入庫手續(xù),以備相關部門領用。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4

  1、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

  2、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進行確認。

  3、氣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距明火10米以外。應避開放射性線源。

  4、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止傾倒措施。

  5、夏季應防止暴曬。

  6、嚴禁敲擊、碰撞。

  7、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引弧。

  8、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

  9、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永久氣體氣瓶的'剩余壓力,應不小于0.05mpa;液化氣體氣瓶應留有不少于0.5~1.0%規(guī)定充裝量的剩余氣體。

  10、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場合,使用設備上必須配置防止倒灌的裝置,如單向閥、止回閥、緩沖罐等。

  11、不得將氣瓶內的氣體向其他氣瓶倒裝或直接由罐車對氣瓶進行充裝。

  12、氣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對瓶體進行挖補、焊接修理。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5

  1 、貫徹落實永煤控股供應商管理制度;

  2 、對統(tǒng)購物資供應商進行入庫推薦和資質初審,推薦企業(yè)信譽好、產品質量可靠的供應商;

  3 、根據(jù)永煤控股安排組織或參與對擬入庫統(tǒng)購物資供應商進行考察;

  4 、按照永煤控股要求做好在庫統(tǒng)購物資供應商的考評和日常監(jiān)督;

  5 、及時反饋統(tǒng)購物資供應商所供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履約信息。

  6 、制定裕東公司供應商管理制度,經領導小組審定后監(jiān)督執(zhí)行;

  7 、建立健全裕東公司自購物資供應商信息庫,組織對擬入庫供應商進行準入審核,必要時參與考察;

  8 、收錄和維護裕東公司自購物資供應商信息,對在庫供應商進行動態(tài)管理;

  9 、牽頭組織對自購物資供應商進行定期評審,并實行優(yōu)勝劣汰;

  10 、組織調查裕東公司自購物資供應商的不良行為,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11 、負責處理自購物資供應商的.質疑和投訴。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6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為控制進貨的質量,滿足產品質量的要求,對供應商建立調查、評定、選擇以及重新評價機制,特制定本辦法。

  1.2范圍:適用于采購過程的各個階段。

  2、職責:

  2.1采購部負責對供應商進行調查,并組織品保部對供應商進行評價,必要時,應組織到供方現(xiàn)場實地考察。

  2.2采購部負責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

  3、工作程序:

  3.1采購部對現(xiàn)有供應商采用《供應商調查表》的形式,對其進行調查,以了解供方質量保證能力,作為評定的依據(jù)。

  3.2采購部在調查的基礎上,組織技質部,生產部對供應商進行評價。

  3.3在評價的基礎上,選擇合格供應商,總經理審批。

  3.4每年底根據(jù)供應商的業(yè)績進行一次重新評價。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7

  (1)在護理部的'領導下,成立科室安全質控小組。

  (2)定期組織科室工作人員進行法制法規(guī)、消防知識等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定期組織相關業(yè)務學習,提高業(yè)務能力和水平,保證工作質量。

  (3)嚴格執(zhí)行各項技術操作規(guī)程,確保常規(guī)器械滅菌合格率100%,防止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發(fā)生。

  (4)消防設備有專人定期檢查和管理,并保證消防設備的性能完好。

  (5)加強對各工作室的安全檢查,每日下班前,應仔細檢查各工作室水電設施及其它安全設施,做到防火、防盜、防水、防爆。

  (6)做好假日前的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解決。

  (7)使用電機類各崗位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操作程序,防止意外。

  (8)工作區(qū)域禁止吸煙,禁放易燃物品及遠離火源。

  (9)消防通道保持通暢。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8

  建筑分公司供應單位管理制度

  1、項目物資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合格材料供應商(物資供應單位)的評審。對材料供應商的營業(yè)執(zhí)照、資質等級、生產許可證、檢測報告、歷史、業(yè)績、信譽、滿足時間、質量要求以及對不合格品采取補救措施的能力等進行評價,對評審合格的`建立“合格物資供方”名冊。

  2、材料供應商須提供有效的相關資料:營業(yè)執(zhí)照、生產許可證、國家許可的檢驗、檢測報告、核準證、備案證等。經評審合格的物資供應單位可以列入公司“合格物資供方”名冊。

  4、上級部門評審合格的材料供應商可以直接列入“合格物資供方”名冊;

  5、對提供不合格物資的供應商、政府監(jiān)督部門公布的不合格產品或受到查處的供應單位、已撤消機構的供應商應當及時從“合格物資供方”名冊中刪除;

  6、嚴禁從未列入“合格物資供方”名冊的供應單位采購物資。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19

  1、項目物資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合格材料供應商(物資供應單位)的評審。對材料供應商的營業(yè)執(zhí)照、資質等級、生產許可證、檢測報告、歷史、業(yè)績、信譽、滿足時間、質量要求以及對不合格品采取補救措施的'能力等進行評價,對評審合格的建立“合格物資供方”名冊。

  2、材料供應商須提供有效的相關資料:營業(yè)執(zhí)照、生產許可證、國家許可的檢驗、檢測報告、核準證、備案證等。經評審合格的物資供應單位可以列入公司“合格物資供方”名冊。

  4、上級部門評審合格的材料供應商可以直接列入“合格物資供方”名冊;

  5、對提供不合格物資的供應商、政府監(jiān)督部門公布的不合格產品或受到查處的供應單位、已撤消機構的供應商應當及時從“合格物資供方”名冊中刪除;

  6、嚴禁從未列入“合格物資供方”名冊的供應單位采購物資。

  供應室管理制度 篇20

  1、清點分類時,認真清點核對科室、物品名稱、數(shù)量、規(guī)格及性能,準確無誤后登記,如有疑問應及時與相關科室聯(lián)系。

  2、配制各種消毒液、清洗劑時,應認真查對原液品名、規(guī)格、有效期、有效濃度,應配制的方法、濃度和注意事項等。

  3、包裝物品時,必須雙人核查包內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性能、清潔度、所選包裝材料的正確性、完好性,以及包外的信息是否完整,包的重量和體積是否符合要求,經過雙人核對并簽名后才能封包。

  4、滅菌時,消毒員與質量檢查人員共同查對,即入鍋前查數(shù)量、規(guī)格、裝載方法、滅菌方式;入鍋后查壓力、溫度、時間、濃度;出鍋時查有無濕包、破損包、散包,查化學指示膠帶變色情況及監(jiān)測包中化學指示劑是否達到滅菌后的標準要求,在記錄本上雙人簽名并保留滅菌資料至少3年。

  5、使用耗材時應檢查耗材的有效期、失效期、包裝的完整性等。

  6、發(fā)放消毒或無菌物品時,認真查對科室、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失效日期、鍋號、鍋次、包外化學指示膠帶變色情況及包的完整性和嚴密性是否達到標準要求,確認無誤后方可發(fā)放并登記。

  7、物資入庫時須查對物資名稱,證件是否齊全、廠家、批號、規(guī)格、數(shù)量、滅菌標識和日期。

  8、定期查對物品基數(shù),及時補充,保證供應。

【供應室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供應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11-12

消毒供應室管理制度(2篇)04-01

供應室手衛(wèi)生管理制度范本11-13

供應室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精選5篇)04-01

供應室應急預案08-12

消毒供應室制度08-27

供應室實習心得12-14

供應室實習鑒定11-27

供應室的實習鑒定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