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關于高校審計的職能現狀與創(chuàng)新
[摘要]本文先容了高校審計的概念,根據審計對象的不同將高校審計的職能包括監(jiān)視功能和治理功能。另外針對目前多數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現狀,提出由國家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與高校內部審計職員共同組建新的審計主體。從加大審計宣傳,增加審計經費,落實審計責任,公然審計報告等方面強化高校內部審計,力爭從根本上改變現有高校內部審計現狀,為高校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服務。[關鍵詞]高校審計 主體職能 附屬職能審計責任 審計現狀
一、高校審計的職能
高校審計是指高等學校內部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審計職員,依照國家、教育行政治理部分、審計行政治理部分、學校等制定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規(guī)章、制度等標準,采用專門的程序和方法,對本校的財務收支及其策、規(guī)章、制度等標準,采用專門的程序和方法,對本校的財務收支及其見,以加強治理。進步效益的一種經濟監(jiān)視活動。高校審計是內部審計的一種形式。
1.監(jiān)視職能
高校審計的主體職能包括監(jiān)視職能和治理職能,其中監(jiān)視職能是基本職能。審計是一種經濟監(jiān)視活動,監(jiān)視職能是審計的最基本職能。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都具有監(jiān)視的職能,但這三者的監(jiān)視方式、監(jiān)視力度都不相同。高等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并且高等學校的審計應當對高校及所屬單位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性、正當性和效益性實行獨立地監(jiān)視,所以,監(jiān)視職能應該是高校審計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職能。
2.治理職能
高校審計屬于內部審計,首先是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控制與監(jiān)視作用。現階段,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進,效益觀念的增強,投資主體的拓展,學校規(guī)模的擴大,校園經濟的壯大,高校審計在實施控制與監(jiān)視的同時,利用其人才上風,信息上風,更多地圍繞改善治理,進步效益的目標開展工作,逐步發(fā)展成為高等學校治理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方面。為學校治理服務,為領導決策服務,已經成為高校審計的一個重要方面。除了取決于學校主要負責人的治理觀念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審計職員本身,包括敬業(yè)精神和業(yè)務水平。
二、目前高校審計的現狀與發(fā)展的思路創(chuàng)新
審計氣力不足。當前高校普遍存在內審機構不健全、職員缺少現象。在機構設置上,一部分高校合署辦公,由1至2名工作職員;有的高校雖設有,也只是象征性地配置了兩三名審計職員,在職的審計人崗或“轉業(yè)”到審計部設置專門的審計機構,審計工作的專職內審計人這項工作,素質參差不齊。領導對審計工作重要程度熟悉不足。高校在配置審計工作職員時把關不嚴,把一些沒有審計能力的人安排在審計部分,致使審計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當前很多高校還是使用過往傳統(tǒng)的審計方法,靠審計職員手工計算核對數據的對錯。這種傳統(tǒng)的審計方法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時間長、效率低、易出錯,已經不能適應高?焖侔l(fā)展的形勢需要。
強化審計工作的領導和參與督促高校黨政主要負責人充分重視審計工作。國家審計部分依照審計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和業(yè)務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高校審計工作納進高校黨政負責人考核重要內容,制定具體的考核辦法,實行審計工作的問責制、一票否決制。廣泛征集審計線索。省級審計機關、高校審計部分應在高校內外廣泛宣傳審計工作,擴大高校審計線索來源途徑。改革現行審計主體,改變目前高校審計部分職員孤軍奮戰(zhàn)的狀況,引進“內部審計外部化”的機制,發(fā)揮國家審計機關的強制性、權威性職能,形成以高校內部審計部分、注冊會計師審計機構、國家審計機關三種氣力組合的審計機構、國家審計機關三種氣力組合的“審計主體”。充分發(fā)揮高校內部審計部分對高校實際情況了解全面、真實的上風。充分發(fā)揮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較強、審計經驗豐富、職員素質整體較高的上風。 三、創(chuàng)新審計工作思路
國家審計機關根據國家審計規(guī)劃或計劃高校審計部分、社會各方面反映的信息等制定審計計劃,召集注冊會計師進進高校審計現場,由注冊會計師完成審計業(yè)務中的詢證、計算、實際盤點等具體審計工作,高校內部審計職員負責復核確認,審計機關負責終審并出具審計意見,公布審計報告。高校內部審計部分負責審計報告的監(jiān)視、執(zhí)行和反饋等后續(xù)審計。
1.增加審計經費,進步審計工作物質基礎條件,建立審計經費的保障和正常增長機制。在學校年度預算統(tǒng)籌安排各項工作時充分考慮對其審計工作的經費安排。
2.強化高校經濟責任審計。高校審計中除基建審計等專項審計之外,經濟責任審計是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幾方面作為審計重點,能控制經費、預防***、發(fā)現題目、健全制度。①對財務部分行政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其主要內容:是否根據《預算法》、《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公道編制學校預算并對執(zhí)行過程進行有效控制與治理,努力增收節(jié)支,進步資金使用效益;是否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組織各項收進,并及時足額進賬等。②對設備治理部分行政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其重點在于:學校各類資產狀況是否安全完整;公用經費和專用經費的使用是否符合國家財經法規(guī)、學校財務制度和預算規(guī)定,設備費分配方案是否公道,設備的使用效益如何。③對基建規(guī)劃處行政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其重點在于:基建項目是否納進計劃治理,基建投資是否報經主管部分審批,有無自行改變原批準建設項目或擴大建設面積;基建工程和大宗物資設備采購是否按規(guī)定進行招投標,手續(xù)是否完備,經辦的經濟合同、協(xié)議是否正當有效,執(zhí)行情況如何等等情況。
建立評價體系,優(yōu)化審計成果在高校審計中發(fā)現的重大事實,及時移交***分。發(fā)現的弄虛作假、虛報瞞報、惡意欺瞞等事實,如實記錄其人事檔報、惡意欺瞞等事實,如實記錄其人事檔案,有不良記錄的個人將從此不作選拔和任用,杜盡“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健全高校審計工作評價體系,把高校審計反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為重要依據。審計評價可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社會效益方面可以采取問卷調查方式,獲取師生員工對審計結果的滿足度,將群眾的滿足度作為衡量審計工作的一桿標尺;經濟效益方面可以采取對被審項目和社會同類項目經濟效果進行對比,從中找出題目進行分析,對發(fā)現具有傾向性的題目,提出意見和建議等。要將高校審計結果列進高校主要負人業(yè)績考查內容,維護高校發(fā)展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
參考文獻:
[1]張慶龍.內部審計價值(第二版).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2]朱錦余,趙新杰.經濟責任審計.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3]劉高焯.審計學(修訂本) . 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
[4]葛長銀.審計經典案例評析.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淺談高校審計的職能現狀與創(chuàng)新】相關文章:
淺談高校內部審計現狀與效率改善對策11-29
淺談我國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及創(chuàng)新策略06-02
淺談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的現狀反思與創(chuàng)新構想03-18
淺談西藏高校行政管理現狀05-27
淺談高校多媒體教學的現狀分析與思考03-18
高校建設工程審計現狀與改進對策論文11-14
淺談高校內部審計的規(guī)范化建設03-29
淺談高校建設工程管理審計策略論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