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等學校后勤員工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
論文關鍵詞:高等學!『笄趩T工 管理
論文摘 要:高校后勤員工管理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高校后勤的發(fā)展,并且影響到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進程。本文根據高等學校后勤員工的管理現(xiàn)狀,結合現(xiàn)今高校發(fā)展要求,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求為造就一支政治強、作風正、業(yè)務精的高等學校后勤員工隊伍提供參考。
一、目前高校后勤員工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員工文化素質較低,自主學習意識差。目前我過高校后勤員工學歷偏低,知識結構比較單一,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思想觀念相對陳舊,業(yè)務能力偏低,業(yè)務技術人員偏少,不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發(fā)展。
(二)流動性和年齡結構不合理。高校后勤員工中,臨時工和正式工相互混雜。正式工崗位相對穩(wěn)定,流動性差,有的員工甚至十幾年、幾十年都在同一崗位上;而臨時工沒有編制,待遇較低,流動性又異常頻繁。多數高校后勤員工的主要來源是本校職工家屬和精簡下來的下崗職工,年齡躲在40歲以上。這些情況導致了后勤員工職業(yè)道德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后勤服務工作質量不高,人事不匹配,影響了高校后勤改革的進程,甚至阻礙了高校的改革與發(fā)展。
二、高校后勤員工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后勤員工自身的認識不到位。部分后勤員工認為后勤工作主要是服務行的,僅憑借工作經驗即可,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素質和太多的專業(yè)技術即可勝任,因而知識積累少,學歷層次得不到提高,更意識不到應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以豐富和更新知識結構。員工之間溝通較少,專業(yè)技術知識得不到交流,也給后勤工作人員的知識更新造成不少障礙。
(二)對后勤工作投入不足,重視不夠。一方面,后勤員工自身在時間、精力及經濟上投入不足,不鉆研業(yè)務,另一方面,學校在財力、物力及時間上對后勤工作投入不夠,對提高后勤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級業(yè)務能力沒有足夠的重視,員工沒有接受培訓的機會,潛力得不到充分發(fā)揮特別是一線工人,他們文化水平較低,不接受專門的業(yè)務培訓,要提高個人技能十分困難,致使后勤工作效率低,嚴重影響了服務質量和水準。
(三)員工選聘機制不完善。“我國高校后勤企業(yè),以前是通過有計劃的分配,或者通過調動和其他的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傳統(tǒng)的配置方式,而不是通過人才市場的方式。”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行,后勤人事管理逐步向人力資源管理過渡。但受此前計劃分配、調動體制的影響,傳統(tǒng)的行政人事管理方法仍占據主導地位,只注重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卻忽視了人的個體因素。
三、規(guī)范高等學校后勤員工管理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規(guī)范高等學校后勤員工管理,有利于規(guī)范后勤整體管理,進一步提高后勤競爭能力,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順利進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員工的質量意識、思想認識、業(yè)務水平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服務質量,制約著后勤的整體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規(guī)范高等學校后勤員工管理,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務水平,強化后勤服務保障能力,以適應高校發(fā)展的需要。高水平的后勤保障系統(tǒng)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基礎。
四、規(guī)范高校后勤員工管理模式的對策
(一)樹立員工正確的學習理念,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專業(yè)技術水平。現(xiàn)代化的后勤管理需要現(xiàn)代化的人才,因而后勤員工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系統(tǒng),完善知識結構,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提高服務水平和后勤保障水準。同時,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綜合性較強,這就為后勤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涉獵并理解不同專業(yè)、不同方面的知識,以適應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需要。
(二)建立競爭機制,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并重,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由于歷史原因,多數高校后勤員工隊伍十分龐大,結構嚴重失衡,對工作效率及服務質量的提高產生許多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建立競爭上崗機制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人盡其用。同時,應裁汰冗員,完善工作運行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對員工實行有效激勵是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基本原則,實施科學、合理的員工激勵機制,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使他們發(fā)揮潛力。在實施激勵機制時,應注意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并重的原則,只強調物質激勵而忽視精神激勵,或者只強調精神激勵而使物質激勵缺失,都是錯誤的和片面的。應設計合理的薪酬制度,正確、客觀的看待員工的正當需求。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提高后勤員工素質。加大提高后勤員工素質方面的投入,建立科學的員工培訓體系,使員工通過培訓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加適應工作需要,提高服務水平。
(四)完善后勤員工選聘機制。為了適應后勤社會化和高校改革發(fā)展的需要,應著力完善后勤員工選聘機制,不局限于編制的限制,轉變用人觀念?梢酝ㄟ^內部選拔,競爭上崗來培養(yǎng)員工的職業(yè)技能,充實后勤人才隊伍,也可以直接向社會招聘,引進有專業(yè)特長、思想前衛(wèi)、高學歷的年輕力量,改善后勤員工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不合理的現(xiàn)狀。
服務質量是后勤工作的生命線,充分認識后勤員工隊伍的重要作用,規(guī)范后勤員工管理模式,是提高后勤服務質量的基礎和重要手段,對高等學校的整體建設、改革與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后勤管理層應充分重視后勤員工的管理,為高校提供多層次的優(yōu)質服務,為建設高水平大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1]黃世雄.淺議高校后勤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商業(yè)文化,2011.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yè)論文
【對高等學校后勤員工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談對我國高等中醫(yī)藥教育的幾點思考11-16
高等職業(yè)教育招生與就業(yè)的幾點思考論文11-12
淺談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與后續(xù)課程銜接問題的幾點思考11-18
“語文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01-01
初高中銜接的幾點思考12-01
對“讓武術進入奧運”的幾點思考11-20
關于國畫臨摹教學的幾點思考11-16
淺談對網絡社會道德的幾點思考12-07
高校影視教育的幾點思考論文0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