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談高中歷史教學“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

時間:2024-10-01 00:41:26 碩士論文 我要投稿

談高中歷史教學“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抓住歷史課程的特點,那么,高中歷史教學“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是?

談高中歷史教學“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

  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主題式”教學,可以有效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高效地構建知識體系,提高課堂效率。本文從確定教學主題和制訂教學策略兩個方面,闡述了高中歷史教學活動設計的策略。

  關鍵詞:“主題式”教學;高中歷史;活動設計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歷史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新課程目標給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新課程改革歷史教材的編寫以模塊為基本框架和以專題為基本單元,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主題式”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一、確定教學主題

  1.基于課程標準“主題式”教學模式是指每一節(jié)歷史課都要制訂相應的主題,只有明確了主題,教學才有明確的目標。主題的確立并不是任意的,而是要與課程標準緊密地結合起來,無論教學模式怎樣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要與課程標準相適應,要時刻以課程標準為基礎與前提。如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課時,首先要熟悉課標要求,即要求學生掌握共產(chǎn)黨宣言的主要內容,了解和認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因此這節(jié)課的主題就是解讀共產(chǎn)黨宣言、認識馬克思主義的重大意義。只有把握好主題,才能保證課堂不跑題。

  2.符合學生需求主題除了要與課標相適應,還要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要充分結合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在課堂中,學生是主體地位,因此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每一個主題都要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適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二、制訂教學策略

  1.以教學主題為中心的情境創(chuàng)設

  歷史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情境,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抓住歷史課程的特點,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主題式教學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fā)展,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主題。在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圖片、錄音、錄像、影視資料等,通過這些資料將歷史情境再現(xiàn),這種情境具有歷史的滄桑感以及歷史的厚重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切身地感受歷史;充分利用音樂、語言等,營造氣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來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如在學習“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主題的指導下選擇多樣的導入方式,如播放音樂《神話》,與此同時電影海報《英雄》播放出來,基于多媒體的導入方式,教師可以對此對學生進行引導,姑且不管電影以及相應的歌曲與主題有沒有很強的相關性,最主要的是通過歌曲、海報讓學生聯(lián)系本節(jié)課的主體人物——秦始皇。導入的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干擾學生的注意力。

  2.以教學主題為中心的活動設計

  在歷史的主題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主題,設計相關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多樣的主題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活動的類型要與課堂內容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通過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如在學習“美國1787年憲法”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程的主題內容,將學生分成四個代表團,從而讓學生深刻地感受美國政治家的韜略和智慧;顒拥闹饕问骄褪“我是制憲會議代表”,分出的四個代表團都有各自的議題,如如何防止專制、保障民主;如何處理南北方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中央、地方的關系;如何處理州與州之間的關系。每個代表團都要行使自己的權利,拿出相應的草案,并通過自己的辯論來贏得他組的支持,然后進行集體討論,最后投票表決議案。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了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3.以教學主題為中心的史料運用

  為了更加的充實歷史主題式教學,教師要在主題的基礎上準備多角度的、多種多樣的史料,史料輔助教學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在選擇史料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精當?shù)馁Y料,將現(xiàn)在與過去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一種對話,只有結合主題,才能將史料運用得恰到好處。史料要易記易懂,不能艱澀難懂,從而保持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習“拿破侖戰(zhàn)爭”時,教師就可以收集拿破侖的功績,展現(xiàn)拿破侖的風度與風采以及他的氣魄和氣勢。

  歷史主題式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需求,通過主題的確定明確了課堂的目標,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效率;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主題式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索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主題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1]陳瑩靜.高中歷史課中主題式教學初探[J].麗水學院學報,2012(8).

  [2]喬儀晴.高中歷史主題式教學設計的研究和探索[J].學周刊,2012(2).

【談高中歷史教學“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相關文章:

談浸入式教學方法與高級英語教學03-03

談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03-06

談教育教學改革中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3-28

走進高中歷史教學現(xiàn)場主題一03-05

談高校心理健康課參與式教學模式02-28

簡談式教學法在滴定分析概論教學中的具體運用論文02-27

談探究式教學教師要更新理念03-03

從金匱要略醫(yī)案談金匱要略案例式教學03-10

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改革02-27

談我國學校武術教學中的設計藝術12-0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