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簡述外語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

時間:2024-07-25 12:41:10 外語 我要投稿

簡述外語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

  關鍵詞:外語教學外語能力培養(yǎng)

簡述外語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

  摘要:外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外語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外語教學活動應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在外語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擁有正確的外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意識和文化意識,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與思維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外語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學生使用技巧或有目的的行為,以達到幫助學習及回憶語言和內容方面的信息的目的。它既包括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多采取的整體性的策略,也包括學習者針對具體的學習任務所采用的具體的方法或手段。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有意識地運用的一種外在的促進學習的技能,這種技能是可以教授的。學習策略分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是高層次的行為,對語言習得產生宏觀和間接的影響,具體指學習者對語言學習進行規(guī)劃、監(jiān)控或評估等;“認知策略”是在對學習材料進行分析、歸納或轉換過程中所運用的策略,對語言學習產生直接影響,具體指推理、演繹、組織、總結、預練等;“社會情感策略”主要指合作性策略.用于人際交往或對情感的控制,具體指合作、提問、自言自語等。

  由于學生個體的學習目的、動機、情感、學習經歷以及學習外語時的客觀條件等方面不同,他們所采取的學習策略也截然不同。正是由于學習者學習策略的選擇不同,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結果也大為不同。一個良好的學習者可以根據(jù)不同外語、不同學習任務、不同的外語課堂類型而選擇不同的學習策略。因此,他們可以相對提高語言習得的速度,較快地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語言習得水平。

  針對學習策略有兩種培養(yǎng)方法:一是直接講授,一是間接訓練。直接講授指教師告訴學生策略訓練的目的和意義,然后進行訓練;間接訓練中.敦師不告訴學生為什么練,練何種策略,但把學習策略安排在學習活動中或練習材料中,學生在練習中無意識地掌握學習策略。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意識和文化意識

  外語教學應包含兩個層面:一是語言符號層面。即通過一段時期的外語學習,學生掌握一定的語音、語法、詞匯、修辭等知識,叭而為掌握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奠定基礎。二是文化層面.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涵。外語學習者不僅要學習一種截然不同的語言符號,而且要學習陌生的文化,包括各種制度規(guī)范、禮儀習俗、行為方式。因此,外語學習者如何面對與本民族文化相沖突的目的語文化,站在什么樣的角度,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看待他們(即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文化意識),是外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外語教學中的重點在于語言本身。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就其本身的內部結構而言是一個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語言正是通過語言單位、類別及組成的分支系統(tǒng)之間的各種各樣的關系聯(lián)結起來的語言單位可以分為浯素、詞、熟語、詞的結構模式、詞組結構模式和句子結構模式等.不同的語言在這些語言單位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首先應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語言材料去理解母語和外語之間在語言單位上的差異,掌握外語的基本語音、詞匯和語法,進而使學生的“語篇水平”“交際能力”“信息傳遞能力”“文化知識”等得到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思維能力

  外語教學的跨文化性決定了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外語教師應使學生在語言能力上從文化知識重現(xiàn)這一層面上升到文化理解、文化洞察與分析這一更抽象、理性的層面。因此,高職外語教學應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文化交流的使者,使其具有較強的洞察力和分析比較能力。

  思維是指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過程,語言與思維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一方面,從語言對思維的作用看,語言使思維物質化:另一方面,從思維對語言的作用看,思維是構成語言單位的必要條件。只有通過大腦的反映活動,語言單位的形式方面才能與客觀世界的事物、現(xiàn)象和關系發(fā)生聯(lián)系。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外語教學中是一個常常被忽視的問題。外語教學課程量大,技能操練多,沒有給學生保留足夠的思維空問和拓寬知識的空間。但實質上,合理的外語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外語教學過程始終貫穿思維的運用和發(fā)展,這是語言和思維的辯證關系決定的。

  首先是教學內容和教材的選擇與合理運用,F(xiàn)在,我國現(xiàn)有的外語教材有很多種,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教育背景、學習動機、學習水平、語言技能的弱項、學習方法的偏好以及任課教師本人的專業(yè)基礎、語言水平、教學經驗、語言技能的強項、教學方法的偏好、對教學效果的期望等選擇教材并安排教學內容。同時,不同性質的學習材料(文字材料、語音材料、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可為各種類型思維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不同的可能性,外語教師應充分利用材料的內容和學習目標去鍛煉學生的思維,并給自己的單元教學規(guī)定思維培養(yǎng)方面的具體目標。

  其次是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由于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不應該固守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各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對結論的推理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使學生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思維的深刻性與廣闊性、獨立性與批判性、邏輯性與靈活性,真正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林立,國外英語學習策略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

  [2]李紹山,白濟倫.外語學習的心理過程與策略[J].山東外語教學,1999(2).

  [3]宋艷葵.外語思維與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11).

  [4]周立華.外語教育的兩個重要模式——語言意識與文化意識[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1999(5).

  [5]戚雨村.語言學引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3).

【簡述外語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相關文章:

外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探析02-27

外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02-19

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初探英語教學論文03-16

語文教學論文: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11-26

淺析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與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12-08

論外語教學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11-25

談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與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11-16

學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論文開題報告03-28

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論文02-2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