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四個趣味對聯故事

時間:2022-12-13 09:49:35 對聯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個趣味對聯故事集錦

  趣味對聯故事集錦之一

四個趣味對聯故事集錦

——楊繼盛巧對趣話

  楊繼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對”著稱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進土。相傳他“每作對,人輒稱善”。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他的巧對佳話。

  1、傳說,楊繼盛剛剛入私塾讀書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個年紀較大的學生,私塾先生,看見這麼大年紀的人,也來求學,就出了一個對子相嘲:

  老學生

  誰知話一說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楊繼盛不假思索地接過來:

  小進士

  那位嘲笑“老學生”的先生聽后,大吃一驚,說:“此兒小小年紀,竟聰穎如此,將來必有出息!”

  2、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學生們,學生們作陣交戰(zhàn)的游戲玩耍。正玩在興頭上,不料先生突然回來,大家慌忙四處藏匿。先生大怒,挨個地罰跪,并出對;

  藏形匿影;

  叫學生對,先對出者免罰,對不出的繼續(xù)罰跪。只見楊繼盛微微一笑,答對:

  顯姓揚名。

  先生臉上的怒氣,頓時一掃而光,驚呼:“此乃絕對也!”伸手將楊繼盛拉起來。從此,楊繼盛擅對出了名。在私塾從師十年間,楊繼盛還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聯。

  3、有一次,他的表叔辛體元來做客。剛好家里沒有酒,到酒店去買,湊巧酒也賣完了。辛體元出了上聯戲道:

  無酒是窮主;

  只聽見一個略帶稚氣的聲音回答:

  有兒為名臣。

  辛體元眼光一掃,原來應對竟是小繼盛,不禁嘖嘖稱贊。

  4、楊繼盛長大后,果然成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員外郎。當時奸相嚴嵩專政,楊繼盛因為忠苜敢言,一年之內四次被貶。最後一次,被貶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彈劾嚴嵩,結果被陷害入獄,受盡酷刑后,慘遭殺害。

  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

  這副傳頌千古的名聯,就是楊繼盛在獄中寫下的。對聯鏗鏘有力,表現出他那蕩蕩襟懷,錚錚鐵骨。
 

  趣味對聯故事集錦二

  ——賣柴童妙對進家塾

  1、明朝時,江蘇省吳縣,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盤。施盤家里很窮,上不起學,他五歲開始,就上山砍柴、割草賣錢!同時,利用時間,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學習認字、讀書、吟詩、作對。施盤九歲那年,他進城賣柴,路過一家私塾,聽著里面?zhèn)鞒鰜淼睦世蕰,他好想進私塾當一名學生。恰好此時,私塾的主人張都憲坐轎回家,發(fā)現了小施盤,張都憲問他,站在這里干什么,小施盤囁嚅地,說出了自己想進私塾讀書的愿望。張合憲一聽,哈哈大笑說:“窮小子也想進我家私塾念書,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經小施盤再三懇求,張都憲這才說:“這樣吧,我出一上聯,只要你能對上,我可以破例讓私塾老師收你。”張合憲出的上聯是: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這上聯連用四個“弓”字,兩個“月”、“弦”字。張都憲認為這下子,一定難倒這個賣柴童。沒想到,小施盤聽了上聯,笑嘻嘻地說“學費我出不起,對對子,可難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對出下聯:

  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施盤對出的下聯,連用四個“錦”字,兩個“霞”、“川”字,完全符合張都憲上聯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對“新”、“殘”,用“東”、“西”對“上”、“下”,十分工整,張都憲只好讓他進私塾念書了。

  趣味對聯故事集錦三

  ——切瓜分客

  明代年輕文學家蔣燾,小的時候,才思敏捷,對答如流,蜚聲鄉(xiāng)里。

  1、有一天,他的爺爺,帶他到一座廟里去玩。蔣燾從高高的臺階上往下跳,三蹦兩跳地到了下邊。爺爺見了,笑著說:

  三跳,跳下地;

  蔣燾在下邊一抬頭,正好看見樹上;有只小鳥“撲哧”一聲,飛上天去了,他馬上對了一句:

  一飛,飛上天。

  爺爺聽了很高興,連連贊好。

  2、有一次,他父親的朋友來訪,他們圍坐在客廳吟詩、聯對,忽然烏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風,一會兒,就下起大雨,雨點“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戶上?腿酥校幸蝗丝匆姶皯艏埳系挠挈c印兒,觸景生情,出一上聯求對: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這上聯的意思是說,這會兒,冰涼的雨點,打在窗戶上,東邊窗戶上有雨點,西邊窗戶上也有雨點。從文字上講,巧就巧在“凍雨”的“凍”字,是由“東”和兩點組成,“灑窗”的“灑”字是由“西”和三點組成。這樣,聯意既說明了當時雨打窗戶的情景,又說明了“凍”“灑”兩字的組成。這樣,下聯就不大好對。要求后半句說的事,與前半句說的事,互有關聯,還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兩個字,可真夠難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難以應對,客廳一時沉默。

  這時,仆人送上瓜來,蔣燾的父親,連忙切瓜分片,請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親切瓜,客人們吃瓜的蔣燾,即景生情,高聲說:“我來對下聯”。接著吟道: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一語既出,滿座驚嘆。蔣燾對下聯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說的是當時吃瓜的事。后半句“橫七刀”、“豎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關系。同時“七”、“刀”左右橫看,合起來,是前半句的第一個字“切”;“八”“刀”上下豎著,合起來是第三個字“分”。真是妙語雙關,興趣盎然?腿藗兘再潎@不已。
 

  趣味對聯故事集錦四

  ——小于謙答對顯文才

  于謙,(一三九八——一四五七)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樂進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幼年時就勤奮好學,志向高遠。讀書過目即誦,對句出口皆成。

  1、有一次,于謙的母親,把他的頭發(fā),梳成雙髻上學,一天,被一個叫蘭古春的僧人看到了。蘭古春針對他的模樣,就戲弄他說:

  牛頭喜得生牛角;

  于謙立即應對:

  狗嘴何曾出象牙。

  蘭古春自討沒趣,匆匆而去。

  2、于謙回家后,對母親說:“今后不能再替我梳雙髻了。過了數日,蘭古春恰巧又路過學堂,看到于謙的頭發(fā)梳成三岔,于是再次戲道:

  三角如架鼓;

  于謙隨聲就應:

  一禿似擂槌。

  蘭古春贊其才思敏捷,對于謙的老師說:“這孩子長大后,必定是國家的楝梁。”

  3、有一年清明節(jié),于謙隨家中大人去祖墳掃墓,路過鳳凰臺時,他的叔父,出了個上聯讓他對,聯文是:

  今朝同上鳳凰臺;

  于謙馬上應對:

  他年獨占麒麟閣。

  大人們聽了,對這一抱負甚大的對句驚喜不已,他的叔父說:“此小兒,乃是我們家的千里駒啊!”

  4、掃墓返回的路上,經過一座牌坊,上面寫著三個字:癸辛街

  于謙的叔父說:這三個字的地名,前面兩個字屬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要對個地名對,恐怕不容易。”不料,小于謙用(三國演義)中,所寫到的陜西地名,對道:

  子午臺

  他的叔父和族人們,聽了更加驚訝欣喜,因為這一地名,前兩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中的兩個字,與(癸辛街)恰成一佳對。

  5、過了兩年,于謙成了縣學生員。當時,有一巡按,到他家鄉(xiāng)的一座寺院游玩。隨從官員中,有一人指著殿中佛像道:

  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

  一時無人對出。于謙剛好也在場,他隨口應道:

  一介書生,攀鳳、攀龍、攀桂子。

  眾人無不拍手稱妙。

【四個趣味對聯故事】相關文章:

古代趣味對聯故事07-07

趣味的對聯01-25

趣味對聯集錦09-21

對聯的故事01-19

經典趣味對聯及橫批110副02-29

趣味數字對聯大全01-20

四個字的結婚對聯06-07

古代對聯故事07-20

有趣的對聯故事02-01

趣味漢字諧音對聯集錦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