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牡丹花在佛事插花藝術中的應用
佛事供花源于給佛供養(yǎng)的花卉,是隨著印度佛教一同傳入我國的。起初,佛事插花多用蓮花,但隨著佛教的中國化與世俗化,自唐代始,牡丹也逐漸應用于佛事插花中,且形成兩種不同的風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哪档せㄔ诜鹗虏寤ㄋ囆g中的應用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種是用于佛教儀式與佛前供奉(幾案中間設香爐、香爐兩旁各對稱放置香花與燭臺,稱為五供)的花。
為了體現(xiàn)佛教的莊嚴與光明,所用之花多選用大朵艷麗之花,花器亦較華美、醒目,花枝多嚴謹對稱。這在歷代佛教繪畫中均可看到。
如唐代《陀羅尼經(jīng)咒絹畫》中繪菩薩像及禮拜之人以及成對擺放的寶瓶,瓶上系絲帶,瓶中插滿盛開的花。故宮博物館內保存的元代山西稷山縣興化寺內一壁畫《七佛說法圖》中,繪莊嚴說法情景:七位佛前,便設皿花,皿中盛大朵牡丹,下承蓮座,佛邊有珊瑚枝、靈芝等寶物。四川省博物館藏有宋代《柳枝觀音圖》,繪美麗的觀音閑坐,手執(zhí)柳枝,旁邊有一只大花盆,盆中插放大朵牡丹,山茶和萱草相襯于一旁。明代法海寺壁畫中天女捧皿花,皿中插牡丹,一旁天女手捧壽石,象征富足、長壽。
此類插花主要是表現(xiàn)佛教凈土極樂世界之境界,具有色彩華麗、花朵碩大、花姿端莊、花型嚴謹對稱的特點,花器華美,配以佛畫、法器(金鋼杵、如意、八寶)等。
另一種形式則是禪室插花。
為佛家禪僧日常起居處陳設之花,表達空寂、絕塵、無我、純凈、慈悲的境界。用花量極少,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如唐代盧楞迦繪《六尊者圖》中,繪一羅漢旁,置一竹制花幾,上有花缸插大小兩朵牡丹,花色純白清潔,于寂然中體悟禪意。再如《芥子園畫譜》之《人物》集中,繪釋迦牟尼佛、馬鳴尊者兩幅,均以小瓶中插牡丹,配以香爐,放于幾上,花僅一朵,卻襯托出空寂、超然的禪心。
禪室插花以空、寂、清、凈為特點,選用色彩淡雅之花材,花器以肅靜、古樸的竹、木、陶、瓷、古銅等為佳,配以佛珠、拂塵等。
【牡丹花在佛事插花藝術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茶藝中的插花藝術09-10
插花藝術中插花容器的種類與選擇方法09-30
插花藝術中的花朵布置小貼士10-10
插花藝術:群聚式插花11-03
藝術插花與裝飾插花的區(qū)別08-14
藝術插花的種類有哪些-藝術插花的特點08-04
插花的基本材料與插花藝術的風格03-21
藝術插花的材料準備與插花技巧09-02
插花藝術的作用07-28
藝術插花的技巧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