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領導力含義的紛爭
引導語:領導力的概念是領導理論研究中的一個基礎性概念。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關于領導力含義的紛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理論界、企業(yè)界以及他們內(nèi)部對“領導力”的理解差異很大,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領導力就是領導者的能力,是領導者能力的簡略表達,其中包括領導者的決策能力、執(zhí)行魄力和以身作則的行為能力等,如林大正將企業(yè)家的領導力分為行為層、管理層和戰(zhàn)略層三個層次[1]。持此觀點者主要將焦點集中在某個領導者個體心理特征的層面。這是對領導力最狹義的理解。
2、領導力是領導者的綜合性影響力。如李光炎指出,領導力=F(道德魅力,崗位能力,職責努力,心理承受力)。[2]與把領導力理解為領導能力相比,這種定義增加了個性中更廣泛的內(nèi)容。
3、領導力是由領導機制來實現(xiàn)的多種力的總和,是一個“力系”。如王修和等指出:領導力是指“內(nèi)生于領導場并作用領導資源配置過程的力量,即來源于領導結構、領導性質(zhì)、領導方式的、體現(xiàn)領導功能及領導規(guī)律要求,主要由領導機制來實現(xiàn)的多種力的總和。同作用于自然界的力量一樣,領導力表現(xiàn)為“一群力”,即一個‘力系’。”他們還將這個“力系”分解為領導注意力、領導激勵力、領導決斷力、領導駕御力和領導摩擦力等五個方面。[3]
4、領導力和領導(Leadership)是同一個概念。持此觀點的學者并沒有直接給出這樣的論斷,但在翻譯外文文獻和著作時,直接把Leadership翻譯成領導力。在一些中文文獻中經(jīng)常將領導力和領導兩個概念交替使用。
現(xiàn)代領導理論發(fā)展的趨勢已經(jīng)明顯顯示:第一,領導是每個人的事[4]。領導力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但他是在人際互動中產(chǎn)生的,離開人際關系互動的環(huán)境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獲得領導力,研究領導力應該將視野放在組織或群體之中;第二,領導力是動態(tài)的。一方面,一個人的領導能力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在實踐中生成,通過實踐培養(yǎng),另一方面,適應于一個組織文化的領導力往往不能直接移植到另一個組織中去,因此,靜態(tài)地研究領導者的影響力,無論是能力還是綜合影響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對領導力的廣義的理解,即將領導力理解為內(nèi)生于領導場并作用于領導資源配置過程的力量,是通過領導機制實現(xiàn)的多種力的總和。顯然,這比較符合領導理論發(fā)展的方向,也符合現(xiàn)代系統(tǒng)科學的方法論和世界觀的要求,F(xiàn)代系統(tǒng)科學是以現(xiàn)代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發(fā)展為基礎的綜合科學,它強調(diào)從整體的、聯(lián)系的和發(fā)展的觀點來分析問題。越來越多的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聯(lián)系的、充滿神奇和活力的世界,“17世紀的科學已經(jīng)無法解釋21世紀發(fā)生的事情”[5],社會和環(huán)境的發(fā)展呼喚新型的領導關系。也只有對領導力作廣義的理解才有利于拓展領導力的研究,才有利于發(fā)展新型的領導關系。當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討關于領導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表達。
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國外的研究。雖然國外對領導問題的研究比我們起步早,但對leadership理解也是千差萬別。1990年,巴斯(Bass,B.M.)在其編輯的《領導學手冊》中,在總結各種學派和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11種界定[6]:
1、領導意味著群體過程的中心;
2、領導意味著人格及其影響;
3、領導意味著勸說服從的藝術;
4、領導意味著影響力的運用;
5、領導意味著一種行動和行為;
6、領導意味著一種說服的形式;
7、領導意味著一種權力關系;
8、領導意味著一種互動中逐漸形成的結果;
9、領導意味著一種分化出來的角色;
10、領導意味著結構的創(chuàng)始;
11、領導意味著一種實現(xiàn)目標的手段。
加里·尤克爾(Gary Yukl)也曾總結了過去50年來關于領導的9種代表性定義,然后他給出了一個廣義方式的定義:領導是讓他人理解和同意必須去做什么和如何去有效地去做的過程,以及促進個人和集體努力去實現(xiàn)共同目標的過程。接著,他進一步對領導過程的范圍進行了界定[7]:
1、在成員中解釋外部事件;
2、選擇所追求的目標和戰(zhàn)略;
3、鼓動成員去實現(xiàn)目標;
4、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合作;
5、組織工作;
6、發(fā)展成員的技能和自信;
7、在成員中學習和分享知識;
8、從外圍人員中謀求支持和合作。
我們沒有必要把更多學者對領導的界定進行逐一的分析,一個肯定的結論是:不只是研究的側(cè)重點不同,他們對領導力的理解也未必一致。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指出領導者與圈內(nèi)人士(thein-group)和圈外人士(the out-group)存在不同的作用方式;路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 著重分析領導者如何為下屬指明實現(xiàn)工作目標的途徑來幫助下屬,并為下屬清理路程中的各種路障和危險,從而使下屬的這一“旅行”更為順利;變革領導理論(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重點論述領導者如何為組織提供變革的強大動力,使成員對達成變革目標有超乎預期的貢獻;團隊領導力理論(Team leadership Theory)研究團隊成員如何共同完成對團隊的領導任務。
也可以比較負責任地說,在西方現(xiàn)代領導理論中,作為研究對象的leadership,更多地是關于“如何”的解讀與回答,沒有分析目標背后的東西,沒有展開對領導力以什么為基礎的探索。
【領導力含義的紛爭】相關文章:
保健含義07-10
什么是領導力07-31
領導力的培養(yǎng)06-20
什么是領導力?05-14
領導力風格10-08
領導力的本質(zhì)07-05
領導力的風格09-23
領導力的核心09-22
提升領導力07-14
打高爾夫的含義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