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国产无码高清_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日韩无码性爱免费

學校危機管理的三個階段

時間:2024-09-25 19:22:10 危機管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校危機管理的三個階段

  在我國的學校管理中危機意識還很淡薄,學校管理理論中也很少探討學校危機管理問題,我們只能從自己的實踐中獲得一些零散的管理經(jīng)驗。學校管理中缺乏危機意識就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致使我們面對突發(fā)事件時由于沒有應對措施而常常出現(xiàn)手足無措的恐慌局面。根據(jù)學校危機的發(fā)展過程,可將危機管理分為三個階段:

學校危機管理的三個階段

  1、危機防范。

  危機防范、危機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危機發(fā)生前的預防,而非危機發(fā)生后的處理。

  組建組織內(nèi)部危機管理小組;強化危機意識,觀察發(fā)現(xiàn)危機前兆,分析預計危機情境;組織要從危機征兆中透視組織存在的危機,并引起高度重視,預先制定科學而周密的危機應變計劃;進行危機管理的模擬訓練。

  2、危機處理

  危機發(fā)生后,當事人應當冷靜下來,采取有效的措施,隔離危機。不讓事態(tài)繼續(xù)蔓延,并迅速找出危機發(fā)生的原因。其次,以最快的速度啟動危機應變計劃。

  再者,要想取得長遠利益,組織在控制危機時就應更多地關注消費者的利益而不僅僅是組織的短期利益。最后,隨機應變。

  3、危機總結(jié)。

  第一、調(diào)查。對危機發(fā)生的原因和相關預防和處理的全部措施進行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第二、評價。對危機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包括對預警系統(tǒng)的組織和工作內(nèi)容、危機應變計劃、危機決策和處理等各方面的評價。

  要詳盡地列出危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第三、整改。對危機旁及的各種問題綜合歸類,分別提出整改措施,并責成有關部門逐項落實。

  學校危機的起因

  內(nèi)部環(huán)境的改變,如與管理、教學或?qū)W習方面有關的意外事故,包括學童自殺、行政人員的突然更替、管理模式急變等會直接影響學校運作;另一方面,外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變遷等因素也會直接或間接威脅到學校的發(fā)展成敗。面對這些來自外界環(huán)境及內(nèi)在環(huán)境的因素,學校組織的領導人及成員若能對危機的原因加以分類并探究,應有助於對危機的控制及管理。Herman(1994)將學校危機分為與個人有關的危機、與小組有關的危機、與財務有關的危機、與行政人員有關的危機及與災難有關的危機等五類。他就每一類別的危機提出了一些真實個案加以討論,有助我們理解一些常發(fā)生在學校的危機。然而若我們仔細觀察Herman(1994)的分類,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欠清晰,未能有效界定有關危機性質(zhì)、涉及層面與涉及角色,故未能幫助我們選擇策略。綜合各方面文獻,我們可將學校危機的來源分作以下五類(Caudle, 1994; Frisby & Beckham, 1993; Fernandez, 1993; Bloom, 1992; Ziolkowsky & Willower, 1991):

  1. 物理起因:學校設施裝備或附近環(huán)境的物理性質(zhì)、情況和狀態(tài)而引致的危機。例如煤氣管老化、通風設施失靈、校舍墻壁崩裂、觀眾臺或籃球場架倒塌,都會引致意外或人命損傷。又例如學校建筑在危險斜坡下,有山泥傾瀉、造成人命及財物損失的威脅。物理環(huán)境的危險因素,不論是由於自然災害或人為的疏忽,部分是可加控制,亦有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2. 身心起因:學校里一些成員身體或精神有潛伏的病因,例如先天性心臟病、愛滋病、精神病或其他情緒困擾等,一旦在學校病發(fā),可能引起個人或集體傷亡,甚至招來外界誤解、指責,造成學校整體的損害;

  3. 情境起因:現(xiàn)實境況因素所帶來的危機。例如學校所屬學區(qū)人囗老化,適齡兒童日漸減少,若不預早籌劃準備,學校會因為入學率偏低而縮班,最終可能導致學校結(jié)束經(jīng)營。又例如學校位於吸毒者和罪犯經(jīng)常聚集的地區(qū),學生和教師較易受滋擾和威脅,甚至傷亡;學生也較易受影響而犯法生事,影響學校聲譽;

  4. 道德起因:學校成員的行為涉及有違操守的事件,導致所屬學校蒙受損害。一般來說,社會人士會認為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是神圣的工作,會要求教師有較高的道德操守。教師若有違職守、缺乏道義、涉嫌欺詐或損人利己等行為,會造成學校成員感情上或心理上的損害,進而對學校失去尊重及信任,甚或?qū)е滦抛u或信心危機。事件若涉及法律責任,學校及個別成員更須付上民事或刑事的法律代價;及

  5. 失序起因:教師對學校紀律/規(guī)則的意識松懈,又或士氣低落,呈現(xiàn)疏忽、拖延及紊亂等行為傾向,這情況會容易誘發(fā)學校的各種意外事故。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活動時,只顧彼此交談,忘記照顧學童安全,引致學童意外受傷。

  以上的分類描繪出危機的來源與特性,有助我們探討學校危機的管理。

  學校危機的可能後果

  無論學校的物理條件有不利的變化,成員身心有潛伏性的病因,所處的情境漸趨惡劣,或成員疏於職守,甚至有違道德操守、涉及法律責任,都會帶來各種不同形式的學校危機,產(chǎn)生程度不同的負面後果。較直接的危機後果,可分類如下:

  1. 人身的損害:包括傷損肉體、危害健康、甚至做成永久傷殘、喪失生命等各種可能情況;

  2. 物質(zhì)的損失:成員財物的直接損失,或?qū)W校實質(zhì)利益或設施受損等。如學?s班,可能影響到部分教師的升遷機會,甚至喪失原來的職位。又例如校舍倒塌,設施和儀器的喪失。學校被控告,要作賠償,因而喪失學校的資產(chǎn);

  3. 責任的承擔:包括要對人身傷損或財物損失負上責任。這里所說的責任,包括了直接或間接的法律責任、經(jīng)濟責任及道德責任等。例如學童若叁與學;顒佣軅,校方可能要負上多重的責任;

  4. 聲譽的損害:這包括團體的聲譽、個人的名聲、學校的形象及成員的自我形象的損害等;及

  5. 教育的損害:經(jīng)歷危機,學校成員間關系惡化,例如校長與教師欠缺互信,教師間不能合作,學生不能安心,家長對學校產(chǎn)生疑惑等,影響學校教育工作的進行,造成學生教育的損害。

  對於財物損失、肉體傷損、賠償責任等,我們可將之歸納為“客觀性損害”(objective Damage)或“外顯性損害”(explicit Damage),即一般可計算出發(fā)生概率及可能的損失。許多學校都會特地為某些可能危機而引致的外顯性損害購買保險;從而透過分攤、轉(zhuǎn)移等技術,將風險減少至最低程度。將外顯性損害納入“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的項目里,可將可能的損失加以量化及管理;但學校危機引致的精神打擊、權利喪失、校譽喪失或教育環(huán)境惡化等“主觀性損害”(subjective Damage)或“內(nèi)隱性損害”(implicit damage)卻難以估計,亦是最令人擔尤的部分。通常這方面的損害是由於成員在面對危機時,精神及心理狀態(tài)失衡,將不幸的陰影,作無限放大而做成的。心靈或情意方面的損傷,是叫人難以預防及補救的。

  學校發(fā)生意外事件,“客觀性損害”自免不了;再經(jīng)不同內(nèi)外人士或傳媒夸大渲染,對當時人施加壓力,實具有擴大“主觀性損害”的效應。而“客觀性損害”及“主觀性損害”二者間又常會產(chǎn)生相加或相乘的作用,將危機推向一個更難於理解及控制的局面。為免面對這種災難性的局面,學校管理人員實應有計劃地為常見的事故購買保險,減低經(jīng)營上的風險程度;另一方面,除針對客觀性的損害,作出種種的預防措施外,并應著力於減低可能引發(fā)的主觀性損害,亦即要著重危機的全面管理。

  除了有負面的後果外,學校危機亦可能具有正面後果的;所謂“禍兮福所依”、“危而後有機”、“生於尤患;死於安逸”等中國古語,正是描寫危機具有正面意義的情況。其中的意義包括有:由於危機的出現(xiàn),組織成員可能比以前更加團結(jié);組織成員由此培養(yǎng)出尤患意識;成員得到挑戰(zhàn)和鍛煉的機會;因為克服了危機而建立了自信心;藉危機出現(xiàn),一并解決了其他潛存已久的問題等。由此看來,若我們能掌握危機的發(fā)展,加以適當管理,亦會對學校的成長發(fā)展具有良性作用的。

  學校危機多元的觀點

  學校危機或組織危機是組織現(xiàn)象之一,故此對學校危機的分析和管理,可由組織理論入手。根據(jù)Bolman and Deal(1991),和鄭(1995),可用的分析觀點包括結(jié)構觀點(structural perspective)、人群關系觀點(human relation perspective)、政治觀點(political perspective)、及文化觀點(cultural perspective)。由於環(huán)境轉(zhuǎn)變快速,近年有些學者強調(diào)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Dodgson,1993),故可加入學習觀點(learning perspective)。這五個觀點各有不同的關注層面,可用以分析學校危機的影響,從而提出不同管理及預防危機的啟示和方法,F(xiàn)簡介如下:

  1. 結(jié)構觀點

  結(jié)構觀點強調(diào)學校結(jié)構和制度對學校運作的重要性,故此關注學校危機帶來系統(tǒng)混亂、規(guī)則受到考驗、角色倒置,分工不合理、對時間的管理失控、資源分配紊亂或供應短缺、甚至迷失了原來的目標等多個後果。對於危機的管理和預防,這觀點由確立適當?shù)闹贫群鸵?guī)則入手。

  2. 人群關系觀點

  人群關系觀點認為學校成員之人際關系和工作動機是學校表現(xiàn)成敗的基礎,故此關注危機做成的心理沖擊,打擊成員的內(nèi)在動機;影響原來成員間的互助互信關系,造成成員間關系緊張,影響教育工作和群體的和諧。由這觀點來看,學校危機的管理預防,是可由學校成員的心理和人際關系著眼;

  3. 政治觀點

  政治觀點重視學校不同成員和組分間的沖突和權力關系對學校運作的影響,認為學校危機會引起成員間各方利益的沖突:如學校管理層失去威信及權力,甚至失去有效的管治,形成新的權力關系,改變了原來的組織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故此,這觀點認為危機管理應可由校內(nèi)的權力關系和沖突管理入手。

  4. 文化觀點

  文化觀點重視學校成員的價值信念和傳統(tǒng)取向?qū)W校整體協(xié)調(diào)和成敗的決定性作用;故此,關注到危機沖擊到原來的學校信念及有關的文化特質(zhì)。學?赡芙(jīng)歷過重大的危機,但學校的使命及信念并沒有跟隨轉(zhuǎn)變,這種學校危機并未涉及文化功能的後果;相反的,那些危及原來學校價值及信念的事故,雖然在表面上不容易為人覺察得到,反須密切注意。從這觀點來看,適當?shù)奈幕ⅲ兄C的預防和管理。

  5. 學習觀點

  學習觀點認為學校能否有系統(tǒng)學習、適應、發(fā)展、以改善組織的運作,影響學校發(fā)展至大,故此關注學校危機對學校的組織學習的影響。若經(jīng)歷危機,學校成員喪失信心,未能從事件中吸收經(jīng)驗教訓,整體陷於被動惶恐,學校教育工作會受長期不利的影響。對危機的預防和管理,這觀點著眼於建立學校的警覺性、學習性和適應性。


【學校危機管理的三個階段】相關文章:

學校危機的管理09-17

企業(yè)危機管理六階段10-31

企業(yè)危機管理的三個步驟06-21

企業(yè)危機管理的三個過程09-20

物流管理的三個階段08-22

企業(yè)三個階段的戰(zhàn)略管理10-27

企業(yè)危機管理與危機溝通管理08-02

學校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09-22

企業(yè)危機管理的原則-危機管理的內(nèi)容10-22

建設工程質(zhì)量管理的三個階段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