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調動積極因素
老年人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隨著年齡的增長肯定會逐步下降。老年慢性病患者,常常表現(xiàn)出焦慮、內疚、自責的心理,甚至消極悲觀,自暴自棄,有時表現(xiàn)為抑郁少言,有時表現(xiàn)為暴躁、怒氣沖沖,遇到一些瑣碎小事就會大發(fā)雷霆。對于這些情緒表現(xiàn),必須加強心理護理,通過熱情關心,耐心引導,幫助他們消除顧慮及不利的心理因素,增強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因素,主動配合治療。1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老年人一旦退休,馬上就會對自己的年齡敏感起來,總覺得自己老了,什么都不行了,在許多事物面前變得消極被動[1]。心態(tài)的衰老使老年人的健康狀態(tài)每況愈下;疾〉睦先硕酁楸^心態(tài),心理上也突出表現(xiàn)為無價值感和孤獨感。他們希望被重視,被關心,受尊重,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
2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疾病長期纏身、遷延難愈,加之對自身疾病及治療缺乏正確的認識;有的由于長期看病經濟條件不佳;有的病人對住院環(huán)境不熟悉和不習慣。基于以上多種原因,住院后普遍存在焦慮、恐懼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睡眠差。甚至脾氣會發(fā)生改變,固執(zhí)、猜疑、亂發(fā)脾氣。此時更需要我們給老年患者多一分理解與關懷[1]。
3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
3.1護士要努力做到尊重老年患者,給予老年患者的恰當尊稱,并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讓病人盡快熟悉住院環(huán)境,熟悉主管醫(yī)生和護土。病房環(huán)境要盡量做到安靜、整潔、安全,有家一樣的感覺;醫(yī)務人員要多巡視病房,多作自我介紹,關心病人的疾苦,建立醫(yī)患之間的相互信任。這樣,可以幫助病人克服焦慮、恐懼的心理。
3.2鼓勵老年患者要樹立自信、自強、自立的觀念。醫(yī)護人員要注意調整老年患者的心理,豐富病人的生活內容,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適當安排他們參加文娛生活、體育活動[2]。驅散病人心頭的憂郁與煩悶。
4合理的飲食護理
4.1食物選擇:應注意營養(yǎng)平衡,適當限制熱量攝入。選擇攝入足夠的優(yōu)質蛋白,低脂肪,低糖、低鹽、高維生素食物及適量的含鈣、含鐵食物。食物加工應細、軟、松,既利于牙齒咀嚼,又便于消化。烹調后應具有色、香、味,以促進食欲。 4.2避免飲食過量:因為老年人多體弱多病,加上消化系統(tǒng)功能減退,胃中食物排空減慢。過量飲食?梢鸶姑浀炔贿m。因此,宜少量多餐,避免飲食過量。
5老年患者的用藥須十分慎重
護士嚴格執(zhí)行給藥操作規(guī)程,撕去錫紙包裝,按時送給患者,并親自照顧服下。內服與外用藥應分開,標記鮮明,向老人講解清楚,使其確實明白。觀察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夜間或睡眠中給老人服藥,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藥,以防似醒非醒服藥誤人氣管造成嗆咳,對出院后需繼續(xù)服用藥物者,應向患者及其家屬采用口述和書面的方法,認真地做好服藥指導[3]。
總之,通過我們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生理全面的照顧,減輕和消除患者的顧慮及致病的不良心理因素,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減輕了個人、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提高生活質量,讓其享受愉悅的晚年。
參考文獻
[1]朱全元.老年患者心理特點及心理護理[J].中外醫(yī)療2009,28[13]:108
[2]章冬瑛,陳雪萍.老年慢性病康復護理[J].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9,203
[3]林婕,孟愛清,朱彩蘭.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0,26[5]: 91-92
【探討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調動積極因素】相關文章:
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03-28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03-30
全程心理護理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03-29
老年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體會03-27
老年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03-28
老年性癡呆患者的家庭護理12-11
淺談與老年住院患者有效溝通的護理體會03-28
探討需求變動影響貿易模式演進內在機制02-28
淺談護士與老年患者護患關系和護士禮儀03-27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保守治療的護理12-11
- 相關推薦